鸦片战争爆发后,耆英调署杭州将军,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与伊里布同赴浙江与英军议和。1842年,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翌年又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
耆英(1787年~1858年)字介春,隸滿洲正藍旗,多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六世孫,嘉慶朝東閣大學士祿康之子。為清朝宗室A片子。耆英以蔭生授宗人府主事,後任理事官,歷任內閣學士、護軍統領、內務府大臣、禮部
那是在1840年的时候,英国挑起了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清军不断地被英军击溃,道光皇帝认为是用人不当造成的。于是他把往日的功臣林则徐撤职,并在1842年任命了一个新的钦差大臣,让他兼杭州将军,统帅浙江的
1843年1月,伊里布和璞鼎查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方“慨然”应允了清方最为关切的、清方本来就不承担任何义务的五口之外不得通商游历和华商欠英商款项不得由清政府垫赔等几项条件,谈判主要围绕着关税税率进行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陈兵南京江面,提出了停战议和条件。这时,道光皇帝已由忽战忽和完全转向了妥协求和,密谕耆英、伊里布赶紧向英军求和。8月29日,耆英作为清王朝的钦差大臣、议和全权代表,与璞鼎查在
耆英耆英当过藩院、礼部、工部、吏部、户部尚书,八旗都统,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曾外任热河都统,盛京、广州、杭州将军,两江、两广总督等封疆大吏,最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其父禄康为嘉庆朝之东阁大学士,父
清政府代表在英国军舰上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汉语拼音:NanjingTiaoyue;英语:TreatyofNanjing),又称《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代
良弼,字赉臣。1877年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爱新觉罗氏,红带子,隶镶黄旗。其祖伊里布,道光时协办大学士,任两江总督。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力主妥协投降,“解仇通好”,与耆英一起代表清政府同璞鼎查签订《南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强迫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据此,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法黄埔条约》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刺萼尼强迫两广总督耆英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