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

相关tags:

刑部_名词解释:官署名。汉本以廷尉掌刑狱,但东汉时,尚书已涉刑狱。应劭《汉官》谓尚书之二千石曹掌水火、盗贼、词讼、罪法。《晋书·职官志》则谓二千石曹主词讼,中都官曹主水火、盗贼。两说虽异但尚书掌刑狱则同。魏、晋以后,尚书之三公、比部、都官等曹均关刑狱,南朝之宋、梁、陈、北朝之北齐,均设都官尚书。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开皇三年(583)改称刑部,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惟元代只设刑部,无大理寺。清末改设法部,刑部之名遂废。参见“大理寺”、“三法司”。

刑部狱、徒坊、金吾狱、京兆府狱和县狱

刑部狱有关刑部狱,武则天时依照《周礼》改刑部为秋官,故又被称为「”秋官狱”。其相关资料相当少,研究者对于刑部狱是否存在莫衷一是。万岁通天元年虽然下诏废除,但是刑部狱依然继续存在着。关于刑部狱的位置,应

明朝历史 明朝大理寺和刑部的职责有什么区别

 明朝大理寺和刑部的职责有什么区别?  刑部负责审理普通案件及审批地方送审的案件,而大理寺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如涉及到高官显贵甚至皇亲国戚的案件  更为重大的案件则需要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司

刑部尚书、直隶总督--李卫

李卫(1686―1738),江苏桐城人,康熙捐资员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同鄂尔泰、田文镜均系雍正帝心腹)。雍正四年(1726),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江西考官查嗣庭以《诗经》句“维民所止”

历史人物 明朝刑部尚书洪钟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洪钟别称:自号两峰居士字号:字宣之所处时代:大明王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钱塘人主要成就: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洪钟个人洪钟(?-1523年),字宣之,自号两峰居士,

沈荩被刑部杖毙

太后一生杀人无数,没有一次像这一次深受中外舆论的责备,这个人就是沈荩,沈荩因此被誉为“中国史上第一个殉职的记者”。哪么沈荩为何被杀?又是如何死去的,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1903年7月31日,沈荩为中国

历史人物 明朝官吏开济,被言官弹劾至死的刑部尚书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开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的言官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他们官职虽低,但能量巨大,时常能依靠口诛笔伐把一个个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给拉下位来!>洪武年间的刑部尚书是个职位不

历史人物 明朝官吏开济,被言官弹劾至死的刑部尚书

今天全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开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的言官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他们官职虽低,但能量巨大,时常能依靠口诛笔伐把一个个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给拉下位来!>洪武年间的刑部尚书是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