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

相关tags:

函谷关名词解释:古关名。
有新、老二函谷关。老函谷关在今河南省西部的灵宝县东北,战国时秦置。东自崤山,西至潼津,古时通称函谷,号称天险。关城在谷中,绝崖壁立,深隧如函,故名。关扼险道,东西长10公里,向为秦东戍防重地。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至关前而败退。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西入咸阳,据守此关,项羽不能进。汉初,置关都尉戍守。
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杨仆徙关置于今河南省西北部的新安县东北,即新函谷关。
新关西距老关(即汉弘农县)150公里。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置八关都尉,即东汉八关,新函谷关为八关之首。

历史军事 揭秘函谷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战国函谷关之战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官网

1.函谷关景区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

为什么汉以后听不到函谷关了

作者万瑜函谷关始建于周初,甚至殷商时期。当时称为桃林塞。周武王伐殷时,就是出函谷,大会诸侯于孟津。此后周武王设专门管理关塞的‘司险’,可见在当时桃林塞已经是重要关隘。函谷关因为路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之战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为何不参加

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诸国万众一心攻

函谷关之战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为何不参加

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诸国万众一心攻

秦汉时期的雄关要塞,到了唐宋,函谷关为何丧失了作用

说起函谷关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函谷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雄关要塞,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境内。顺便聊一下灵宝肉夹馍,非常不错,因为作者吃过。在秦汉时期,函谷关的作用非常大,直接扼守了关中地区的门户。但

历史人物 战国第一雄关——函谷关的具体优势

原标题:战国第一雄关——函谷关的具体优势在中国的版图上,有着许多的关口,这些关口在冷兵器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嘉峪关、潼关、汜水关、函谷关、剑门关等等,每一个关口都有着许多的故事。在战国时期,函谷

!攻入函谷关逼迫强秦割地求和 战国第一人

公元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军攻秦。前296年,函谷关被攻破,秦昭王急谋割地自救。匡章作为齐国的高级将领,虽然

历史军事 战国时期的函谷关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咸阳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

战国匡章攻入函谷关竟逼迫强秦割地求和

公元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军攻秦。前296年,函谷关被攻破,秦昭王急谋割地自救。匡章作为齐国的高级将领,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