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

相关tags:

枢密院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官署名。
始设于唐代中期。五代时曾改称“崇政院”。
北宋初,枢密院始成为全国最高的军政机构,与掌管全国行政的最高机构中书省并称“二府”。《宋史·职官志》: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枢密院的长官为枢密使,副职为枢密副使。南宋仍沿设枢密院。
辽代设有三个枢密院,一为北枢密院,掌同兵部;一为南枢密院,掌同吏部;一为汉人枢密院,掌汉族地区的兵马。战时又设“行枢密院”、“东征行枢密院”等,掌战区军政。
金、元两代的枢密院仍掌军政,略如宋同。战时亦沿辽制,设行枢密院。明代废。

枢密使

  枢密使,唐代后期由宦官充任的要职。唐代宗永泰间,始用宦官掌枢密。宪宗时,置左右枢密使。枢密使的职务本来只是接受表奏,上呈皇帝,又将皇帝意图传达给中书门下(宰相起上传下达的作用。但枢密使既接近皇帝,

五代十国第一军政重臣的发展史

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发展历程枢密使一职,源于唐代宗永泰年中所设置的「”掌枢密”之职,当时是有宦官担任,而且没有公署,唐宪宗时期开始改为枢密使,但仍然是由宦官担任,并出现了枢密院这个机构。唐灭亡前夕,唐僖宗

历史人物 北宋名将、枢密使狄青简介

宋朝人物中文名:狄青别名:狄汉臣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汾州西河出生日期:1008年逝世日期:1057年职业:将军、枢密使、同平章事(丞相)主要成就:前后25战,大破西夏;夜袭昆仑关,平侬智高之乱

宋太祖麾下名将枢密使曹彬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曹彬是郭威妃子郭氏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

历史人物 鲁国公乔行简简介 乔行简怎么死的

  乔行简是南宋时期大臣,生于公元1156年,去世于公元1241年,为浙江东阳人氏。进士及第后入朝为官,曾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军国重事,封鲁国公。  乔

历史人物 平沼骐一郎是谁 平沼骐一郎生平简介

平沼骐一郎是执日本帝国主义官僚界牛耳的帝大法学部毕业生的佼佼者。1926年任枢密院副议长,同年被授予男爵勋位,1936年担任枢密院议长,其后当过总理大臣和内务大臣。是日本政界元老,极右势力的祖师爷。天

张浚是怎么死的 南宋名相张浚生平简介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登进士第,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苗刘之变时,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年),提出经营川陕建议,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在川陕...

鲁国公乔行简简介 乔行简怎么死的?乔行简代表诗词

  乔行简是南宋时期大臣,生于公元1156年,去世于公元1241年,为浙江东阳人氏。进士及第后入朝为官,曾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军国重事,封鲁国公。  乔

历史如何评价张浚 南宋名相张浚是怎样的人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登进士第,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苗刘之变时,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年),提出经营川陕建议,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在川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