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相关tags:
《蜀道难》名词解释:七言古诗,李白作。诗作于天宝元年(742)左右。诗人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出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与关切。作品一开始便写道:“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奇峰突起,感叹强烈,领起全篇。接着用神话和历史典故,以及黄鹤难越、猿揉难攀的夸张描写,极言蜀道之高峻、奇伟。最后写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诗中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照应开头,一咏三叹,本篇是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代表作之一,通篇运用雄健飘逸的笔调,生动多彩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律,描绘出一幅极其惊险、瑰丽的蜀地山川图。作品形象五光十色,意境波澜壮阔,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惊叹此篇“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
(王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