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相关tags:
《战争与和平》名词解释: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于 1863~1869 年。小说的背景是从 1805 年俄军在奥国境内对拿破仑的战争到 1820 年“十二月党人”起义酝酿时期,长达十五年之久。全书以描写 1812 年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的卫同战争为中心,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整部小说以罗斯托夫、包尔康斯基、别祖霍夫和库拉金这四个家庭在这一时期的生活变迁为主线而展开。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在国难当头之际依旧争权夺利、醉生梦死、漠视国家的命运。以罗斯托夫、包尔康斯基、别祖霍夫为代表的理想化了的宗法制领地贵族则为人正直、热爱祖国、接近人民。小说的主人公是彼埃尔·别祖霍夫及挚友安德烈·包尔康斯基。他们二人性格不同,但都热衷于思考、探索。通过各自在卫国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和不同感受,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新生。小说热情歌颂了俄国人民和那些平民出身的士兵、军官和游击战士,赞扬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同仇敌汽的英雄气概。但也有不足之处,作者虽然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但他把历史的发展归因为神意和天命,还宣扬了听天由命和不以暴力抗恶的消积思想。在艺术手法上,创造了一种开放的流动的结构,使长篇小说这种体裁具有了史诗作品的容量。小说运用“心灵辩证法”揭示人物内在生活的多面性、复杂性,从而塑造了众多性格遇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语言丰富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光彩夺目的杰作之一。
(楚广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