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
相关tags:
公私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伦道德的一对范畴。公:公平、公共的、共同的;私:利己、自己的、个人的。《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韩非子•饰邪》:“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诡使》篇又说:“所以治者法也,所以乱者私也。”《商君书•修权》:“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商君书》论及“私”的有私利、私交、私行、私门、私劳、私斗、私议、私勇、私义、私名、私善等义。中国古代关于公私关系的观念大致有四种。大公无私:“天公平而无私,故美丑无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管子•形势解》)。先公后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小雅•大田》)。不以私害公:“同心为国,岂容以私而害公”(《宋史•杜范传》)。以公灭私:“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公矣”(王夫之《思问录•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