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相关tags:

王弼名词解释:三国魏玄学家,魏晋玄学主要创始人之一。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汉末著名士族王粲的侄孙。少年即有盛名,好论儒道,通辩能言,曾与何晏、钟会讨论“圣人”有无喜怒哀乐问题,与荀融讨论《周易》大衍义等。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誉,何晏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遂以弼补台郎。弼善谈玄理,而事功亦非所长。正始十年(249)因事免官,后病故,死时年仅二十四岁。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风,竞事清谈。对《老子》哲学中的“先天地生”的“道”和“有生于无”作了玄学解释。提出“万物皆由道而生”(《老子注·三十四章》),而“道者,无之称也”(邢昺《论语疏》卷七引《论语释疑》),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最高本体——“道”或“无”。指出“无形无名,万物之宗也”(《老子指略》)。并指出“道”或“无”是无法用名、称去把握的,“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老子注》)提出“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老子指略》),说明名称概念总是就事物某一部分特征来反映事物的。并由此认为“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同上)。区分“名”与“称”的不同,认为“名也者,定彼者也;称也者,从谓者也。名生乎彼,称出乎我”(《老子指略》)。承认名号与对象相对应名词解释:“夫不能辩名,则不可与言理;不能定名,则不可与论实也。”(同上)但又认为“名号则大失其旨,称谓则本尽其极”。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引向以无为体,强调“贵无”而“贱有”,“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注·四十章》)。因此“天地虽广,以无为心”(《老子注·三十八章》)。但又强调“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周易·系辞上》韩康伯注引《大衍义》);作为万物之宗的“无”,不能独立自明,必须通过“有”,才能从天地万物的存在上去明了“无”是万物之宗。并从本末、体用、动静、一多等关系来论证“以无为本”。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的命题,“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并进一步强调,“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把“言”、“象”看作“得意”的障碍。其命题对后人力求通过具体物象以体会深奥意趣的美学思想及“意象”范畴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在“名教”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名教出于自然,以自然为本,以名教为末,反对把名教规范和自然本性对立起来。以援老入儒,融合儒道。反对何晏“圣人无喜怒哀乐”,认为圣人也有五情,“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圣人与众人的区别仅在于“应物而无累于物”(同上)。政治上则主张“治众者至寡”(《周易略例·明录》),“执一统众之道”(《论语释疑》),以维护君主、圣人的绝对统治地位。并提出一套防止邪恶的“举本息末”方法,认为“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善察;息淫在乎去华,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止讼在乎不尚,不在善听”(《老子指略》)。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等。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弼集校释》,首次汇集了王弼全部著作,并加以校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