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孙登(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孙登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太子,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赤乌四年(241年),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

孙登死后孙权说了8个字为何南京王朝太子多早死?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按过去皇帝确立太子“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一般原则,吴国的第二任皇帝是怎么也不会有最小儿子孙亮份的。虽然大儿子孙登是庶出,孙权还是

历史人物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有《临终上疏》之作

人物生平受封太子孙登是三国时期孙吴建立者孙权的长子,他的生母地位卑微,幼时被徐夫人抚养。黄初二年(220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吴王,并且拜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万户侯,孙权以孙登年幼辞去爵位不受。同

孙登死后孙权说了8个字为何南京王朝太子多早死?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按过去皇帝确立太子“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一般原则,吴国的第二任皇帝是怎么也不会有最小儿子孙亮份的。虽然大儿子孙登是庶出,孙权还是

揭秘孙权三个不争气的太子:孙登、孙和、孙瑾

...《三国志》的时候,发现吴国也有几位废太子,他们就是孙登、孙和、孙瑾,由此又丰富了“废太子”的含义。废太子:1.没有当上全国统一政权的皇帝的太子,或被杀或被废;2.没有当上割据政权的皇帝的太子;3.病死的太子;4.亡...

揭秘孙权三个不争气的太子:孙登、孙和、孙瑾

读《三国志》的时候,发现吴国也有几位废太子,他们就是孙登、孙和、孙瑾,由此又丰富了“废太子”的含义。废太子:1.没有当上全国统一政权的皇帝的太子,或被杀或被废;2.没有当上割据政权的皇帝的太子;3.病

为什么孙登要放掉背弹弓的青年

孙登是孙权立的太子。有一天,他带着随从去郊外游玩。突然,只听"嗖"的一声,一只弹丸飞过来,差点儿击中太子。随从四处追寻射弹的人。  这时,正巧有个青年背着弹弓走过,随从立刻认定他是偷射太子的人,当即逮

历史人物 徐夫人,是孙登的养母,为人有妒忌之心

人物生平最初嫁予吴郡陆姓世家的陆尚(陆康之孙),陆尚卒殁处后于单身。孙权被封为讨虏将军,驻屯吴郡时(200年到207年),聘娶徐氏为妃子,并由她养育庶生的长子孙登。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当孙权搬

孙权长子孙登为何英年早逝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时吴大帝孙权长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

三国时期吴国宣太子孙登生平 孙权长子孙登简介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时吴大帝孙权长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

孙权长子孙登为何英年早逝?太子孙登怎么死的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时吴大帝孙权长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