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顺天府大兴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祥符区)人。史可法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顺天府大兴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祥符区)人。史可法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本名:史可法 别称:史忠正、史督师、史阁部 字号:字宪之,又字道邻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主要作品:《史忠正公集》 主要成就:抗击清军,城破身死史可法——明末抗清名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两句诗诗悬挂在扬州梅花岭下,明朝杜氏史可法祠堂享堂内的一副对联,为清代温室张尔荩撰写,为的是祭奠史可法的忠君报国。诗句的意思是说,梅花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残朝孤臣,丹心一片为社稷督师扬州,数点鲜血浸梅花”是他的真实写照,字宪之,号道邻。史可法小的时候勤奋好学,在顺天府试中,中了第一名秀才。崇祯元年后又中了进士,同年出任陕
史可法 史可法抗清的历程持久而又艰辛,最后不得不血战扬州,受此屈辱,留下了绝命书,史可法绝命书的内容是什么? 史可法血战扬州 清军南下,并把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江南一带,其阵势势如破竹,有一举
史可法墓 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在扬州城壮烈殉国后,史可法的尸体消失在废墟之中。依据他的遗嘱,史可法的衣物帽子被安葬在梅花岭下。那么,史可法纪念馆在何处呢? 史可法墓 史可法墓曾经在文革期间遭到
人物生平闻名乡里史可法因祖上的荣誉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史可法生于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因为孝顺被乡里人所知。史可法早年以孝闻
史可法因祖上的荣誉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史可法生于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因为孝顺被乡里人所知。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崇祯元年
史可法因祖上的荣誉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史可法生于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因为孝顺被乡里人所知。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崇祯元年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大臣,明末抗清名将,受世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他在明朝末年率兵抗击清军,随后在明朝亡国,北京城破之后。史可法在南方拥立福王登基,创建弘光小朝廷,继续坚持抗清斗争。后来在守卫扬州城
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祖籍北京大兴县,公元1601年在河南开封祥符县出生,公元1645年在扬州去世。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将领和民族英雄。 史可法本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无论是明朝还是后来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