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290-307年在位。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惠帝去世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而人们对他“白痴”的认定,又主要是基于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间,园中池塘边的草丛里,响起了一阵蛤蟆的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而人们对他“白痴”的认定,又主要是基于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间,园中池塘边的草丛里,响起了一阵蛤蟆的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立“皇帝”一词之后,皇帝就成为了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标准称号。 在中国封建王朝,“皇
司马衷简介 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290——307年在位。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
司马衷简介 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290——307年在位。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历史上的司马衷真是个白痴吗?《晋书·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立“皇帝”一词之后,皇帝就成为了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标准称号。 在中国封建王朝,“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代表,是国家的老大,可以随意的左右他人
今天小编说的就是史上公认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司马衷之所以得到这个称呼,其中一个原因简直耳熟能详,那就是有名的典故“何不食肉糜”。另外还有一个,说是有一年夏天,司马衷在皇宫闲逛时,听到了几声蛙叫,于是提出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 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