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知事

相关tags:

县知事名词解释:

民初及北京政府时期县行政机关首脑。

1912年11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令各省所属县及州厅长官一律改称知事。1913年1月袁世凯颁令各省直属的州厅一律改为县,行政长官一律改称县知事。1914年5月袁世凯复颁布《县官制》,规定县置知事,隶属于道尹,为县行政长官,县知事须经二级考试或由中央及地方高级官员保荐后,再由该省行政长官呈由国务总理及内务总长荐请任命,方可出任,任期二至四年。1928年改称县长。

国民党史 谢健

谢健字铸陈,四川荣昌人,1883年生。日本大学法科毕业。曾任秭归、黄陂县知事。1928年11月任国民政府文官处秘书。1931年7月任考试院高等考试典试委员。1935年2月任司法行政部常务次长。1938

国民党史 杨增新

杨增新字鼎臣,云南蒙自人,1864年生。1889年举人,1890年进士。曾任天水县知事,甘肃河州道尹州官,甘肃陆军学堂提学使兼学堂总办,高等学堂监督等职。1908年任新疆阿克苏道尹。1912年4月署新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九品芝麻官

有的,明清都有九品官。还有更小的不入流,即孙悟空的弼马温。正九品: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京官:各营兰

历史人物 宁少养五万军也要办教育

  北洋军阀时期,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奉省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主政东北的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于1916年10月28日,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

历史人物 宁少养五万军也要办教育

  北洋军阀时期,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奉省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主政东北的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于1916年10月28日,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

范公堤的历史

唐代大历元年(766),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实,筑堤堰以捍海,自楚州高湾至扬州海陵县境,延袤142公里,名为常丰堰。宋代开宝年间(968-976),泰州知事王文佑增修捍海堰,后因年深月久逐渐倒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