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
相关tags:
伊斯兰教_名词解释: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意为“顺从”。以前,伊斯兰教在中国也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分布于亚洲、非洲、特别是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的一些国家被定为国教。七世纪传入中国,曾先后在回、维吾尔、哈萨克、乌
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十个少数民族中传布。伊斯兰教的产生是当时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由于东西商路改道而加剧的社会经济衰落状况、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为号召,在麦地那建立了代表奴隶主、贵族商人利益的政权,在以后的发展中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奥斯曼帝国等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义有:信仰安拉(中国称真主)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古兰经》;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还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必遵的“功课”,并针对当时阿拉伯社会情况规定了若干制度和道德规范。该教主要有“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