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古從軍行

Posted 蒲桃

篇首语:努力让人有了奇迹般的进步,努力可以让人有了奇迹般的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古從軍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古從軍行

2、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

古诗词大全 古從軍行

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譯文

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臺,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曠野云霧茫茫萬里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哀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聽說玉門關已被擋住了歸路,戰士只有追隨將軍拼命奔波。年年戰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注釋⑴烽火:古代一種警報。⑵飲(yìn)馬:給馬喂水。傍:順著。交河:古縣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魯番西面。⑶行人:出征戰士。刁斗:古代軍中銅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飯,晚上敲擊代替更柝。⑷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琵琶以娛之。⑸“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不利,廣利上書請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使至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⑹蒲桃:今作“葡萄”。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1032、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45

賞析

“從軍行”是樂府古題。此詩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實寫當代之事,由于怕觸犯忌諱,所以題目加上一個“古”字。它對當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于壯。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思想。萬千尸骨埋于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觀望四方有無舉烽火的邊警;黃昏時候又到交河邊上讓馬飲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面,這里借指邊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漢朝細君公主遠嫁烏孫國時所彈的琵琶曲調,當然,這不會是歡樂之聲,而只是哀怨之調。一、二句寫“白日”、“黃昏”的情況,三、四句接著描繪夜晚的情況:風沙彌漫,一片漆黑,只聽得見軍營中巡夜的打更聲和那如泣如訴的幽怨的琵琶聲。景象非常肅穆而凄涼。“行人”,是指出征將士,這樣就與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聲,引起共鳴了。

接著,詩人又著意渲染邊陲的環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無城郭可依,“萬里”極言其遼闊;雨雪紛紛,以至與大漠相連,其凄冷酷寒的情狀亦可想見。以上六句,寫盡了從軍生活的艱苦。接下來,似乎應該正面點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詩人卻別具機杼,背面傅粉,寫出了“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兩句。胡雁胡兒都是土生土長的,尚且哀啼落淚,更不必說遠戍到此的“行人”了。兩個“胡”字,有意重復,“夜夜”、“雙雙”又有意用疊字,有著烘云托月的藝術力量。

面對這樣惡劣的環境,沒有人不想班師復員。可是辦不到。“聞道玉門猶被遮”一句,筆一折,似當頭一棒,打斷了“行人”思歸之念。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漢軍攻大宛,攻戰不利,請求罷兵。漢武帝聞之大怒,派人遮斷玉門關,下令:“軍有敢入者輒斬之。”這里暗刺當朝皇帝一意孤行,窮兵黷武。隨后,詩人又壓一句,罷兵不能,“應將性命逐輕車”,只有跟著本部的將領“輕車將軍”去與敵軍拼命,這一句其份量壓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厲。拼命死戰的結果無外乎“戰骨埋荒外”。詩人用“年年”兩字,指出了這種情況的經常性。全詩一步緊一步,由軍中平時生活,到戰時緊急情況,最后說到死,為的是什么?這十一句的壓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見蒲桃入漢家。”

“蒲桃”就是葡萄。漢武帝時為了求天馬(即阿拉伯馬),開通西域,便亂啟戰端。當時隨天馬入中國的還有蒲桃和苜蓿的種子,漢武帝把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彌望皆是。這里“空見蒲桃入漢家”一句,用此典故,譏諷好大喜功的帝王,犧牲了無數人的性命,換到的只有區區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見帝王是怎樣的草菅人命了。

此詩全篇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緊,直到最后一句,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此詩巨大的諷諭力。詩巧妙地運用音節來表情達意。第一句開頭兩字“白日”都是入聲,具有開場鼓板的意味。三、四兩句中的“刁斗”和“琵琶”,運用雙聲,以增強音節美。中段轉入聲韻,“雙雙落”是江陽韻與入聲的配合,猶如云鑼與鼓板合奏,一廣一窄,一放一收,音節最美。中段入聲韻后,末段卻又選用了張口最大的六麻韻。以五音而論,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節錯落,各極其致。全詩先后用“紛紛”、“夜夜”、“雙雙”、“年年”等疊字,不但強調了語意,而且疊字疊韻,在音節上生色不少。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1032、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45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

原文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譯文

  邊境地區的敵情警報頻傳而震驚,朝廷則撥發大軍縱橫于邊塞。擺出精巧萬變且可風卷邊敵的常山陣法,扎定號角威鳴、軍紀嚴明的細柳營盤。不畏嚴寒的士兵手中劍上的霜花凝而不落,通宵巡邏的哨衛伴著弦月直到天明。一定會象當年漢武帝收復河南地般驅除入侵者,在那收復之地也建一座朔方城般的勝利之城。

參考資料:

1、王東的新浪博客 明余慶之《從軍行》賞讀

賞析

明余慶的《從軍行》雖然不比盧思道和楊素的軍旅詩差,但他的名氣、官位等可是比前兩位差得太遠了。《隋書》只是在他父親的傳后提到有關余慶的這么兩句話:“子余慶官至司門郎。越王侗稱制,為國子祭酒。”此處提到的那位越王楊侗原本是隋末戰亂時的東都留守官,聽說隋帝楊廣被勒死,便在自己控制下的洛陽稱起了皇帝,還自改國號為“皇泰”,結果還不滿一年,便被那位樂爭好斗、“殘忍褊隘”的大軍閥王世充幽禁后廢而代之。明余慶呢,就是為這么個倒霉短命的“皇帝”陛下當“國子祭酒”,其出路和運程可想而知。

《從軍行》全詩只八句,原文為: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其白話大意是:邊境地區的敵情警報頻傳而震驚,朝廷則撥發大軍縱橫于邊塞。擺出精巧萬變且可風卷邊敵的常山陣法,扎定號角威鳴、軍紀嚴明的細柳營盤。不畏嚴寒的士兵手中劍上的霜花凝而不落,通宵巡邏的哨衛伴著弦月直到天明。一定會象當年漢武帝收復河南地般驅除入侵者,在那收復之地也建一座朔方城般的勝利之城。這首詩除了用典處需略加拆析外,詞句并非冷僻詰屈。首句的“三邊”系稱漢時設立的邊地三州“幽、并、涼”州,“幽州”大抵為現今的河北北部及遼寧等地;“并州”相當今日的河北保定、山西的太原及大同一帶;涼州則為現在甘肅、寧夏及青海皇水流域的諸地區。古代典籍常將“幽并”連用,此時指稱的地域相當現今的河北、山西北部以及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地區。詩畢竟不是地理學,多為意指而極少確指,此詩中的“三邊”之謂也就并非要象這里的注明那般確切,無非是指稱邊境地區而已。

“從軍行”是個樂府詩題,以前介紹盧思道的“從軍行”時就提起過。據《樂府題解》的說法,“‘從軍行’皆軍旅苦辛之辭”,所以明詩與盧詩的共同點都在于述說了軍旅之苦辛。他們的不同之處是在寫法和著意上,盧詩求細,多至七言28句,不但寫戰事細膩,寫家人對征人的思念也細膩,最后著意于漢夷間的民族和好,表明對戰爭的厭惡及對和平的向往;明詩求簡,僅僅五言八句,一二兩句寫邊關報警、漢師出征,三至六句概述戰事的勝利和邊地戰場的寒苦,最后兩句寄托著勝利后對敵方的處置方式的設想----象漢代那樣建立專門的城堡、屬地和戶籍民事組織,把對方有效的控制管理起來。

雖說明余慶史傳無名,卻是名家之后。其父明克讓算得上梁、周、隋三朝名士。明克讓字弘道,山東平原人。《隋書.卷五十八》中居列傳之首,里面記述說:“克讓少儒雅,善談論,博涉書史,所覽將萬卷”。而且早熟有為,14歲既就任參軍,是一位少年參謀。早年是在南朝的梁廷為士,梁滅后在北朝的北周為官。隋文帝登基后,又被隋征召為官,且以侯爵加封。因其為官為文的名望具很高,隋前太子楊勇曾以師相尊,深為隋廷看重。隋文帝時的禮樂典故多由他參與修訂編撰。隋文帝開皇14年(公元594年)明克讓去世,享年70歲。或許是父輩的熏陶與影響吧,明余慶在隋末文壇上也算是小有名氣,這里選錄的詩便是其中的左證。

隋朝歷時短,文人名流自然也少,而且其中多數是自北朝和南朝入隋的,前者如盧思道、楊素、薛道衡,后者如虞世基、虞世南等。有趣的是千古荒淫負惡名的隋煬帝楊廣卻也頗好文學、頗有天分、頗富詩才,盡管他的大多數詩都是反映其荒淫娛樂的消極之作,但也有個別的景物描寫詩語言、意境都很不錯,如其中的《野望》:“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去,一望黯銷魂。”看不出是出于帝王之筆,也看不出是出于荒淫者之筆。所以,歷史上的大惡者也偶有天賦善意的自然流露,這大概就是三字經上所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的印證吧!也有的惡痞終生不為善、不言善,但命臨終結時的所言所情卻往往應驗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銘言。又有些扯遠了。轉回來說,這里提到本無盛名的明余慶,實在是因為他的這首《從軍行》的軍旅詩寫得不錯的緣故,并非是沖著他的歷史名望的。詩以作結為:隋詩詠戰慕昔時,指故言今意可知。略地傷民人盡恨,邀功討賞眾皆嗤。平安有定唯發展,寇盜無生乃孝慈。古鑒雖塵能預警,團圓奮進最相思!

參考資料:

1、王東的新浪博客 明余慶之《從軍行》賞讀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原文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譯文

古诗词大全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原文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譯文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

原文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譯文  邊境地區的敵情警報頻傳而震驚,朝廷則撥發大軍縱橫于邊塞。擺出精巧萬變且可風卷邊敵的常山陣法,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

原文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譯文  邊境地區的敵情警報頻傳而震驚,朝廷則撥發大軍縱橫于邊塞。擺出精巧萬變且可風卷邊敵的常山陣法,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其二

原文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譯文譯文身經沙場百戰鐵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突進營壘,射殺呼延大將,獨自率領殘兵千騎而歸。注釋1.沙場:胡三省《通鑒注》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其二

原文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譯文譯文身經沙場百戰鐵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突進營壘,射殺呼延大將,獨自率領殘兵千騎而歸。注釋1.沙場:胡三省《通鑒注》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其二

原文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譯文譯文身經沙場百戰鐵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突進營壘,射殺呼延大將,獨自率領殘兵千騎而歸。注釋1.沙場:胡三省《通鑒注》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五首

原文候騎出紛紛,元戎霍冠軍。漢鞞秋聒地,羌火晝燒云。萬里戈城合,三邊羽檄分。烏孫驅未盡,肯顧遼陽勛。韓旆拂丹霄,漢軍新破遼。紅塵驅鹵簿,白羽擁嫖姚。戰苦軍猶樂,功高將不驕。至今丁零塞,朔吹空蕭蕭。百萬

古诗词大全 從軍行五首

原文候騎出紛紛,元戎霍冠軍。漢鞞秋聒地,羌火晝燒云。萬里戈城合,三邊羽檄分。烏孫驅未盡,肯顧遼陽勛。韓旆拂丹霄,漢軍新破遼。紅塵驅鹵簿,白羽擁嫖姚。戰苦軍猶樂,功高將不驕。至今丁零塞,朔吹空蕭蕭。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