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Posted 御史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2、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郭传

  郭,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八年,授江南吴江知县。材力强,善断疑狱。征赋行版串法,胥吏不能为奸。居官七年,治行为江南最。

  二十五年,时河督靳辅请停下河,筑高家堰重堤,清丈堤外田亩以为屯田,谓可增岁收百馀万。巡抚于成龙议不合,上令尚书佛伦往勘,主辅议。二十七年,疏劾辅治河无功,偏听幕客陈潢阻下河。上御乾清门,召诸大臣,下疏,令会同察议。寻辅入觐,复召诸大臣与议。申言屯田害民,辅坐罢,而擢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疏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行私,详列诸罪状,并及佛伦、傅拉塔与辅等交通状,于是明珠等降黜有差。直声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狱未具,疏言:“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诏责疑揣。寻法司奏请事实,当夺官。上以平日鲠直敢言,改降五级调用。

  三十八年,上南巡,迎驾德州。既还京师,谕大学士阿兰泰等曰:“原任左都御史郭,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任。”上官,疏言:“黄州、武昌二府兵米二万七千有奇,运给荆州、郧阳汛地①,悬隔千里,输②费不赀,请改折色③。江夏等十三州县有故明藩产,田瘠赋重,数倍民粮,请一律减徵。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濒江地,水土④,有赋无田者三百馀顷,请豁免。”皆允行。

  四十年,以病乞休,上曰:“病甚,思一人代之不可得,能如者有几人耶?”未几,以病剧再疏求罢,仍慰留。五十四年,卒。

  (节选自《清史稿·郭传》)

  【注】①汛地:军队驻防之地。在清代兵制中,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②输:运输。:同“挽”。③折色:旧时指除米麦实物赋税之外的其他实物或货币,也称所征田粮等价的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④水土:,同“啮”,侵蚀。,同“堕”,山崩。

  4.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B.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C.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D.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这三个阶段的考试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B.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C.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台”,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D.乞休,自请辞官退休。古代对此管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身”“致仕”“解绶”“移病”“告老”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督靳辅以屯田增收为由奏请停止疏通河道,修筑高家堰大堤。巡抚于成龙不赞成此议。皇上派尚书佛伦前去调查,佛伦赞同靳辅的建议。

  B.郭为官鲠直敢言,曾弹劾何督靳辅治河无功、大学生明珠与余国柱朋党、佛伦等与靳辅勾结串通。查实后,皇上罢免了明珠等大臣的官职。

  C.郭受山东巡抚钱钰贪污牵连,上疏辩解,皇上责怪他胡乱猜疑。后来,经法司查明,郭在贪污案中却有不妥之责,皇上将他降官五级调用。

  D.皇上南巡回京后,钦点郭担任湖广总督。郭上任后,上疏建议改变军粮供给形式、或减免贫瘠土地的赋税,皇上全都同意了。

  7.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5分)

  (2)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5分)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潘耒传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于议不果归。逮居丧,哀毁骨立。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枋殁,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有《遂初堂集》。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B.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C.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D.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仓猝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仓猝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陈德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仓猝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甘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甘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甘文传  甘文,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甘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甘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甘文传  甘文,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甘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甘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甘文传  甘文,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潘耒传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潘耒传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

古诗词大全 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潘耒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潘耒传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