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一

Posted

篇首语: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一

2、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六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一

原文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譯文

  即使為你獻上:裝在金杯里的美酒,鑲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繡著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裝飾的帳幔,織著各種葡萄的錦緞被子。也擋不住年歲將老紅顏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涼。希望你節制悲傷減少憂愁,聽我側擊行路難的歌調。君不見漢時的柏梁臺,魏時的銅雀樓都早已灰飛煙滅,難道有誰還能夠聽到古時候的清音管樂?

注釋①奉:奉送。邰希葑給。卮(zhī知):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這句是說把用金杯盛著的美酒獻給你。 ②玳瑁(dàimào代冒):一種和龜相似的海中爬行動物,其甲殼黃褐色,有光澤,可用做裝飾品。 ③七彩芙蓉:多種顏色的芙蓉花圖案。羽帳:用翠鳥的羽毛裝飾的帳子。 ④九華蒲萄:以許多蒲萄組成花紋的圖案。蒲萄,即葡萄。錦衾:用錦做成的被子。以上四句是寫贈送給人的四件解憂之物。 ⑤紅顏零落:容顏變得衰老。寒光:寒日的光輝。宛轉:轉移。時欲沉:時將晚。這二句是說人已容顏衰敗,年歲將老,正如月光轉移,夜將深沉一樣。 ⑥裁悲:制止悲傷。裁,免除。減思(sì四):減少愁思。思,憂愁。抵(zhì紙)節:擊節。抵,側擊。節,樂器名,又叫“拊”。行路吟:指《行路難》詩。這二句是說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聽我用柑打著拍子來唱《行路難》。 ⑦柏梁:臺名,公元前115年(漢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長安。銅雀:臺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鄴城(今河南省臨漳縣)西北。柏梁臺和銅雀臺都是歌詠宴游的場所。寧:豈、何。清吹:悠揚的管樂。這二句是說如今在柏梁和銅雀臺上,哪還能聽到古時悠揚的樂聲呢。

賞析

在鮑照最為擅場的樂府詩體中,《擬行路難十八首》稱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寶”。這一組內容豐富而又形式瑰奇的詩篇,從各個側面集中展現了鮑照詩歌藝術的多姿多態,確實像一塊精光四射、熠熠生彩的鉆石。無怪乎歷代選家和評論家凡矚目于六朝詩歌的,都不會遺漏了它。

顧名思義,“擬行路難”當為樂府古題“行路難”的仿作。后者本屬漢代民歌,多已失傳,據《樂府解題》記載,其大旨是“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東晉人袁山松曾對它的曲調和文句進行加工改造,而袁制亦已亡佚。故鮑照此詩雖云擬作,實為這一詩題流傳至今的最早篇翰,發攄的也是詩人自己胸中的磊塊,并不同于一般的擬古篇什,所以有的詩集收錄此詩時,去掉了題目上的“擬”字,徑稱作《行路難》。齊梁下及唐代不少詩人,也都襲用這個調名寫出了一批名作。

《擬行路難》共一十八首,有的本子作十九首,是將其中第十三首分割成了兩篇。這十多篇詩涉及不同的題材內容,體式、風格也不盡一致,看來并非一時一地之作,今人已有考辨。但是,把它們在同一詩題下編為一組,又絕非出于偶然。這不僅因為它們都采用了“行路難”的曲調,而且各首之間確有共同的主旋律貫穿著,那便是對人生苦悶的吟唱。在形式上,這組詩都采用七言和雜言樂府體,音節流暢而富于起伏變化,以適應作者所要抒發的強烈而跳蕩的情緒。正是這樣一個統一的基調,加上作者構思、編排上的某些匠心,使得這些詩篇自然地發生聯系,合成了一個可以放在一起加以觀照和品評的整體。

此篇作為《擬行路難》開宗明義第一章,帶有序曲的性質。

詩篇一上來,以“奉君”二字領起了下面四個排比句:“美酒”而盛以“金卮”,“雕琴”而飾以“玳瑁玉匣”,羽毛制作的帳幔間繡出了“七彩芙蓉”的圖案,錦緞織成的被面上綻開著“九華蒲萄”的花紋。奉獻到你面前的吃的、玩的、用的器物,無一不精美絕倫、色彩繽紛,足令人賞心悅目、忘憂解悶。這—賦體鋪排手法的發端,為整個樂曲的演唱蓄足了氣勢,取得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可是,別誤以為作者是在為人生譜一曲歡樂之歌,想要盡情謳頌人世間種種官能的享受,那樣就大錯而特錯了。在那一陣子緊鑼密鼓、急管繁弦式的華采樂段之后,樂隊突然沉寂下來、沉寂下來,悠悠地轉出一聲低咽的吟嘆:紅顏難駐,歲月遲暮,寒氣閃爍,年華逝去。人生的這一大悲哀,又不是美酒、雕琴之類所能消解得了的。讀到這里,讀者方明白前面那陣子開場鑼不過是個鋪墊,外形愈裝扮得富麗堂皇,愈見出骨子里的哀感沉綿。

那末,也不能聽任這種憂思無邊無際地膨脹起來,吞噬了人的整個靈魂。詩人在唱出人生苦悶的主題之后,卻又反過來勸慰人們要“裁悲”、“減思”,節制和排遣自己的傷痛;而排遣的方法則在于聆聽他的擊節歌唱,那歌子便是傾訴人生苦難、不平的《行路難》。用宣說人間苦來排解現實生活中的苦悶,看似矛盾,但也不足為奇,因為通過這一獨特的宣泄活動,是可以給人的心理機制恢復和帶來某種程度的平衡,減輕人們心靈上的重壓的。這大概正是詩人自己情不自禁地要創作這一組詩的內在動因吧。于是,詩歌開篇定場鑼鼓聲中被推上舞臺前列的那些琳瑯滿目的器玩,至此重又獲得了生氣。它們不光是人生苦的墊襯,同時也是詩人演唱人生苦的布景、道具和音響手段。詩人就站在這一絢麗輝煌的背景下,一手高舉盛滿美酒的金杯,一手挾起玉飾花雕的古琴。仿佛他正注目于讀者,他就要放聲歌唱了。這是非常美妙的瞬間,非常動人的景象。

詩寫到這里,已經完成了序曲的任務,本可就此打住。而詩人為了加重語意,卻又添出一段尾聲: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意思是說:沒見到嗎,漢武帝時的柏梁臺,魏武帝時的銅雀臺,當年歌舞勝地,樂聲盈耳,曾幾何時,風流云散,而今哪還有清音繞梁呢?言下之意:我的歌聲也是稍縱即逝,要聽就請抓緊吧。結末這兩句看似逸出題外的話,既是對上文“聽我抵節行路吟”的補充申說,又是對詩中“人生苦”主題的點題和呼應,而字面形式上轉向援引古人古事,采用宕開一筆的寫法,更增添了詩歌搖曳不盡的風神。

總合起來看,作為整個組詩的引子部分,此篇在立意上是比較單純的。它的意圖只是要交代寫作這一組詩的緣起,即便涉及人生苦悶的主旨,亦僅點到為止,不作進一步展開。所以讀者在這里接觸到詩人內心的感慨還很抽象,缺少具體的內涵。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詩中這個單純意念的表達形式卻很不簡單:由獻列各種精美的器玩以行樂解憂,導向人生苦痛、憂思難遣,再折回裁悲減思、擊節吟唱,而結以清吹不永、勝概難繼,可說是一層一個逗頓,一層一道彎子。轉折處是那樣的突兀峭拔,而承接時又十分妥貼自然,極盡波譎云詭、跌宕生姿之能事。這樣一種屈曲層深的構思方法,決不是為了賣弄技巧,它能夠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詩歌單純意念下深藏著的復雜微妙的情緒心理,那種苦悶與慰藉、排解而又難解的感情糾葛。貫通《擬行路難十八首》的整體,構成組詩中心情結的,正是這一矛盾尖銳的心理態勢。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六

原文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譯文

①案:一種放食器的小幾。又,案,即古“椀”(碗)字。 ②會:能。這句是說一個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 ③安能:怎能。蹀躞(diéxiè疊謝):小步行走的樣子。這句是說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飛呢。 ④弄兒:逗小孩。戲:玩耍。 ⑤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這二句是說自古以來圣人賢者都貧困不得意,何況像我們這樣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賞析

全詩分三層。前四句集中寫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憤心情。一上來先刻畫憤激的神態,從“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這樣三個緊相連結的行為動作中,充分展示了內心的憤懣不平。詩篇這一開頭劈空而來,猶如巨石投江,轟地激起百丈波瀾,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關注。接著便敘說憤激的內容,從“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縛下有志難伸、有懷難展的處境。再聯想到生命短促、歲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難忍。整個心情的表達,都采取十分亢奮的語調;反問句式的運用,也加強了語言的感情色彩。

中間六句是個轉折。退一步著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不如丟開自己的志向,罷官回家休息,還得與親人朝夕團聚,共敘天倫之樂。于是適當鋪寫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場景,雖則寥寥幾筆,卻見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場生活的苦厄與不自由,構成了強烈的反差。當然,這里寫的不必盡是事實,也可能為詩人想象之辭。如果根據這幾句話,徑自考斷此詩作于詩人三十來歲一度辭官之時,不免過于拘泥。

然而,閑居家園畢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貫企求伸展抱負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決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結末兩句又由寧靜的家庭生活的敘寫,一躍而為牢騷愁怨的迸發。這兩句詩表面上引證古圣賢的貧賤以自嘲自解,實質上是將個人的失意擴大、深化到整個歷史的層面——懷才不遇并非個別人的現象,而是自古皆然,連大圣大賢在所不免,這足以證明現實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詩篇的主旨便由抒寫個人失意情懷,提升到了揭發、控訴時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這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升華。還可注意的是,詩篇終了用“孤且直”三個字,具體點明了像作者一類的志士才人坎坷凜冽、抱恨終身的社會根源。所謂“孤”,就是指的“孤門細族”(亦稱“寒門庶族”),這是跟當時占統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對講的一個社會階層。六朝門閥制度盛行,世族壟斷政權,寒門士子很少有仕進升遷的機會。鮑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標榜,自然為世所不容了。鐘嶸《詩品》慨嘆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是完全有根據的。他的詩里不時迸響著的那種近乎絕望的抗爭與哀嘆之音,也不難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說過,同為詩人抗議人生的哀歌,此詩較之《擬行路難·瀉水置平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寫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詩也并非一瀉到底。起調的高亢,轉為中間的平和,再翻出結語的峭拔,照樣是有張有弛,波瀾頓挫。音節安排上由開首時七言長調為主,過渡到中間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繼以奇峰突出的兩個長句作收煞,其節奏的高下抗墜也正相應于情感旋律的變化。所以兩首雜言體樂府仍有許多共同之處。再進一步,拿這兩首感憤言志之作,來同前面那些借思婦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較,風格上又有不少異同。前詩婉曲達意,這里直抒胸臆;前詩節拍舒徐,這里律動緊促;前詩情辭華美,這里文氣樸拙——隨物賦形,各有勝境。不過無論哪一類題材,都能顯現出作者特有的那種奇思煥發、筆力健勁的色調,這正是鮑照詩歌最能打動人心的所在。《南史》本傳用“遒麗”二字評論他的樂府創作,后來杜甫也以“俊逸”概括其詩風,其實“俊”和“麗”還只標示出它的體貌,“逸”和“遒”才真正攝得它的神理。從鮑照的“俊逸”到李白的“飄逸”,是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的。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761-762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四

原文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譯文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樣,人生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人生是既定的,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四

原文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譯文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樣,人生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人生是既定的,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六

原文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譯文①案:一種放食器的小幾。又,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其六

原文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譯文①案:一種放食器的小幾。又,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十八首

原文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萬鏤,上

古诗词大全 擬行路難十八首

原文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萬鏤,上

古诗词大全 行路難·其一

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通:饈;直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一作:雪暗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

古诗词大全 行路難·其一

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通:饈;直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一作:雪暗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

古诗词大全 從軍中行路難二首(一作行軍軍中行路難、軍中行路難)

原文君不見封狐雄虺自成群,馮深負固結妖氛。玉璽分兵征惡少,金壇受律動將軍。將軍擁旄宣廟略,戰士橫行靜夷落。長驅一息背銅梁,直指三巴登劍閣。閣道岧峣起戍樓,劍門遙裔俯靈丘。邛關九折無平路,江水雙源有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