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原文_翻译及赏析

Posted 歌行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原文_翻译及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原文_翻译及赏析

2、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挑灯杖》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原文_翻译及赏析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骆宾王

人物生平

基本介绍
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近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生平事迹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

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678年(仪凤三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

680年(调露二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684年(嗣圣元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孟棨《本事诗》则说:“当(徐)敬业之败,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另有一说表示骆宾王跳水逃生,亡命于“邗自白水荡”(今启东吕四一带);而追兵将领怕承担对朝廷重犯追捕不力的罪名,杀了与他们相貌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名活了下来。死后葬于南通。

而据《中国名胜词典》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

介绍

骆宾王: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唐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

成就

骆宾王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得擅长什之誉”(胡震亨《唐音癸签》)。

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此。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以及盛唐的李颀、王维、高□,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著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骆宾王的诗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代·骆宾王《咏鹅》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物早教古诗100首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那堪)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咏蝉 /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诗三百首咏物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唐代·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咏史怀古 送别地点查看更多骆宾王的诗文>>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挑灯杖》原文及翻译赏析

挑灯杖原文:

禀质非贪热,焦心岂惮熬。终知不自润,何处用脂膏。 诗词作品:挑灯杖 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诗词归类:【唐诗三百首】、【悼亡】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咏镜》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镜原文: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诗词作品:咏镜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咏镜》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镜原文: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诗词作品:咏镜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挑灯杖》原文及翻译赏析

挑灯杖原文:禀质非贪热,焦心岂惮熬。终知不自润,何处用脂膏。诗词作品:挑灯杖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诗词归类:【唐诗三百首】、【悼亡】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挑灯杖》原文及翻译赏析

挑灯杖原文:禀质非贪热,焦心岂惮熬。终知不自润,何处用脂膏。诗词作品:挑灯杖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诗词归类:【唐诗三百首】、【悼亡】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咏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水原文: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诗词作品:咏水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咏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水原文: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诗词作品:咏水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原文: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诗词作品:从军行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原文: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诗词作品:从军行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出石门》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石门原文:层巖远接天,绝岭上栖烟。松低轻盖偃,籐细弱丝悬。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诗词作品:出石门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

古诗词大全 骆宾王《出石门》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石门原文:层巖远接天,绝岭上栖烟。松低轻盖偃,籐细弱丝悬。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诗词作品:出石门诗词作者:【唐代】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