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梦中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Posted 词人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梦中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梦中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2、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咏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梦中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梦中作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标签: 写花 写雨 抒怀 春天 词 动植物 景色 情感 季节

《好事近·梦中作》赏析

赏析一

此词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此词名扬于时苏轼有题跋云:“供奉官莫君沔官湖南,喜从迁客游……诵少游事甚详,为予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黄庭坚跋此词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全词题为“梦中作”,系写梦境,先写出中漫游,再写飞云空中变幻和醉卧出藤阴下。整首词出语奇警,意境幽绝。
起首二句,写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色,环环相扣,宛转相生。春路上下了一场春雨,给人以浥尽轻尘的快感;春雨过后,春花盛开,给人以无比绚烂的印象;而春花一动,整个山间又出现一片明媚的春光,遂使人目迷五色,如入仙境。作者仅用寥寥十一字就写出了一个带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奇特境界,为全词定下了基调。三、四两句,紧承前意。“行到”一句,与首句“春路”相应,点明方才的一切乃词人的梦魂春路上行走所见,而这条春路,傍临小溪,曲径通幽,越走越深,境界越是奇丽。“有黄鹂千百”,则把这种奇丽的景象充分地渲染出来。“小溪深处”,应是一个静谧的所在,黄鹂或许正树上栖息。词人的突然来到,打破了一片岑寂,无数黄鹂立刻喧腾起来。上有黄鹂飞鸣,下有溪水潺湲,再加上满山鲜花烘托,境界何其优美。
过片二句,镜头移向天空,只见飞云变幻著各种形态,竟象龙蛇一样,碧空中飞舞。“夭矫”二字,写出龙蛇盘曲而又伸展的动态,极富于形象性。“空碧”即碧空,因押韵而句法倒装。碧空万里,龙蛇飞舞,这个景象煞是壮观。它象征著词人梦境中获得了一刹那的精神解放。对作者用语和造境之奇特,清人陆云龙评曰“奇峭”(《词菁》卷二),陈廷焯评曰“笔势飞舞”(《词则。别调集》)。所谓“奇峭”者,当是指景象奇伟,格调峻峭,非一般绮靡之作可比,也与少游其他作品不同。所谓“笔势飞舞”,是形容词笔纵横捭阖,笔端带有感情,落纸如龙蛇飞动,奔逸超迈,运转自如。
“醉卧”二句,由动至静,静的状态中,创造了一种无我之境,反映出词人消极出世的思想。古藤浓阴的覆蓋下,词人酣然入睡,置一切于不顾,似乎很超脱,达到了无我之境,实际上这是对黑暗现实一种消极的反抗,亦即明人沈际飞所云“白眼看世之态”(《草堂余续集》卷上)。此处写得静谧幽绝,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妙。《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云:“秦少游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后南迁,久之,北归,逗留于藤州,遂终于瘴江之上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之而化。”据此,此词当为秦观于绍圣二年春所作,离去世有五年之久。因结语有“醉卧古藤阴下”之句,后人遂以为其死于藤州之谶,实属一种迷信说法。
全词所写,皆淡语、景语、致语、丽语、奇语,景致奇丽,意境深微,借优丽的梦境,隐托痛绝的情怀,确乎“如鬼如仙”,“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充满浪漫、奇诡的色彩。

赏析二

此词名扬于时。苏轼有题跋云:“供奉官莫君沔官湖南,喜从迁客游⋯⋯诵少游事甚详,为予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黄庭坚跋此词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全词题为“梦中作”,系写梦境,先写出中漫游,再写飞云空中变幻和醉卧出藤阴下。整首词出语奇警,意境幽绝。
起首二句,写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色,环环相扣,宛转相生。春路上下了一场春雨,给人以浥尽轻尘的快感;春雨过后,春花盛开,给人以无比绚烂的印象;而春花一动,整个山间又出现一片明媚的春光,遂使人目迷五色,如入仙境。作者仅用寥寥十一字就写出了一个带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奇特境界,为全词定下了基调。三、四两句,紧承前意。“行到”一句,与首句“春路”相应,点明方才的一切乃词人的梦魂在春路上行走所见,而这条春路,傍临小溪,曲径通幽,越走越深,境界越是奇丽。“有黄鹂千百”,则把这种奇丽的景象充分地渲染出来。“小溪深处”,应是一个静谧的所在,黄鹂或许正在树上栖息。词人的突然来到,打破了一片岑寂,无数黄鹂立刻喧腾起来。上有黄鹂飞鸣,下有溪水潺湲,再加上满山鲜花烘托,境界何其优美。
过片二句,镜头移向天空,只见飞云变幻著各种形态,竟象龙蛇一样,在碧空中飞舞。“夭矫”二字,写出龙蛇盘曲而又伸展的动态,极富于形象性。“空碧”即碧空,因押韵而句法倒装。碧空万里,龙蛇飞舞,这个景象煞是壮观。它象征著词人在梦境中获得了一刹那的精神解放。对作者用语和造境之奇特,清人陆云龙评曰“奇峭”(《词菁》卷二),陈廷焯评曰“笔势飞舞”(《词则·别调集》)。所谓“奇峭”者,当是指景象奇伟,格调峻峭,非一般绮靡之作可比,也与少游其他作品不同。所谓“笔势飞舞”,是形容词笔纵横捭阖,笔端带有感情,落纸如龙蛇飞动,奔逸超迈,运转自如。
“醉卧”二句,由动至静,在静的状态中,创造了一种无我之境,反映出词人消极出世的思想。在古藤浓阴的覆蓋下,词人酣然入睡,置一切于不顾,似乎很超脱,达到了无我之境,实际上这是对黑暗现实一种消极的反抗,亦即明人沈际飞所云“白眼看世之态”(《草堂诗余续集》卷上)。此处写得静谧幽绝,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妙。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云:“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后南迁,久之,北归,逗留于藤州,遂终于瘴江之上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之而化。”
据此,此词当为秦观于绍圣二年春所作,离去世有五年之久。因结语有“醉卧古藤州阴下”之句,后人遂以为其死于藤州之谶,实属一种迷信说法。
全词所写,皆淡语、景语、致语、丽语、奇语,景致奇丽,意境深微,借优丽的梦境,隐托痛绝的情怀,确乎“如鬼如仙”,“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充满浪漫、奇诡的色彩。

《好事近·梦中作》作者秦观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八品),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的其它作品

○ 鹊桥仙·纤云弄巧

○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 春日

○ 踏莎行·郴州旅舍

○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 秦观更多作品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咏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咏梅

[作者] 陈亮   [朝代] 宋代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好事近·咏梅》赏析

赏析一

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的画笔,似乎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绰约风姿。“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的皪”,用这两字点出梅花的秀洁,但也只有两三枝,故并不显得繁艳。而在“苍碧”的暮烟衬托下,却还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点破”二字,以示不凡。作者笔下没有给读者一个鲜花锦簇的热烈画面,而只以“两三枝”相点缀,似乎显得冷清。这是因为梅开于冬春之际,这使它与姹紫嫣红的春花不同,它的开放,要经受一番与严寒的搏斗。梅以虬劲的枝干和甚至显得稀疏的花朵,在万卉凋零的严寒中向世界显示了它独出的英姿,这孤傲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人们折梅或画梅,往往只取一两枝,正不以繁华似锦为美。因此,词中“的皪两三枝”确是恰到好处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给人以“点破”“暮烟苍碧”的感觉。接下来,词人用带有主观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使这梅介入人事,并赋予它以情感。
词的下片更以抒情为主。换头两句不仅有承转作用,而且极力渲染夜色,造成一种优美静谧的境界,为写朦胧梦境创造条件。然后,作者别出心裁地以梦中化蝶、追踪香迹抒发自己对梅的喜爱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续以“恐幽香难觅”一句为结,却言梦中虽可化蝶穿花,却因无法再寻觅到梅的幽香而若有所失,写出爱梅人对梅可见而不可及的微妙心理。如此虚虚实实、或梦或醒,既真切而又光怪陆离,把这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交织在一起来写,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赏析二

陈亮的这首词初看是咏梅,但并不单纯是为了咏梅,而是有所寄托,作者想借梅的高风亮节来比喻自己的卓尔不然。
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的画笔,似乎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卓约风姿。“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的皪 ”,是鲜明的意思。用这两字点出梅花的秀洁,但也只有两三枝,故并不显得繁艳。而在“苍碧”的暮烟衬托下,却还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点破”二字,以示不凡。作者笔下没有给读者一个鲜花锦簇的热烈画面,而只以“两三枝”相点缀,似乎显得冷清。这是因为梅开于冬春之际,这使它与姹紫嫣红的春花不同,它的开放,要经受一番与严寒的搏斗。梅以虬劲的枝干和甚至显得稀疏的花朵,在万卉凋零的严寒中向世界显示了它独出的英姿,这孤傲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人们折梅或画梅,往往只取一两枝,正不以繁华似锦为美。因此,词中“的皪两三枝”确是恰到好处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给人以“点破”“暮烟苍碧”的感觉。接下来,词人用带有主观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 ”,使这梅介入人事,并赋予它以人的灵性 。这里的“玉奴”,泛指美人。看,这梅虽那样纯洁孤高,却又多么有情呵!本来此景应该说是玉奴倚梅吹笛,但在词人眼里,却恰恰相反,而是这梅有意地循屋檐斜入过来,陪傍著吹笛的玉奴了。作者这样写,不但化无情为有情,而且突出了梅的形象,而吹笛的“玉奴”反成为陪衬了。因为这里是在咏梅啊。
词的下片更以抒情为主。换头两句不仅有承转作用,而且极力渲染夜色 ,造成一种优美静谧的境界,为写朦胧梦境创造条件。然后,作者别出心裁地以梦中化蝶 、追踪香迹抒发自己对梅的喜爱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续以“恐幽香难觅”一句为结,却言梦中虽可化蝶穿花,却因无法再寻觅到梅的幽香而若有所失 ,写出爱梅人对梅可见而不可及的微妙心理。
如此虚虚实实、或梦或醒,既真切而又光怪陆离,把这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交织在一起来写,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借物咏怀的手法 ,是我国魏晋之际的阮籍首创,他用此法创作了8 多首诗词 ,此后,很多身居战乱中怀才不遇的诗人常采用这种手法来借物寄心,写怀述志 。“ 咏梅”更是历代诗词作家耳熟能详的题材。
所以,关于梅,无论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总难免除落入俗套之运。象众所周知的梅的高洁品格,这当然是必须突出的重点,但若纯粹地只从这点着眼,就努必会步前人后尘。如何从这里独辟蹊径,写出新意,那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陈亮的这首诗词,从表面上看,显得平淡无奇,没有惊人之语,运用历史典故亦不多。但仔细品读,便会发现它仍是以新的手段写出新的志趣,并未落入前人窠臼,而实在是独具一格,精妙独到。

《好事近·咏梅》作者陈亮简介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諡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陈亮的其它作品

○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 水龙吟·春恨

○ 念奴娇·登多景楼

○ 梅花

○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 陈亮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秦观《好事近·梦中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好事近·梦中作原文: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籐阴下,了不知南北。好事近·梦中作翻译春天到来野花在雨中开了,一枝花的开放说明春天的到来。(我

古诗词大全 秦观《好事近·梦中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好事近·梦中作原文: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籐阴下,了不知南北。好事近·梦中作翻译春天到来野花在雨中开了,一枝花的开放说明春天的到来。(我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梦中作》(秦观)全诗翻译赏析

好事近·梦中作秦观系列: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籐阴下,了不知南北。赏析  此诗作于词人贬监处州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梦中作》(秦观)全诗翻译赏析

好事近·梦中作秦观系列: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籐阴下,了不知南北。赏析  此诗作于词人贬监处州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咏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咏梅[作者]陈亮 [朝代]宋代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好事近·咏梅》赏析赏析一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咏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咏梅[作者]陈亮 [朝代]宋代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好事近·咏梅》赏析赏析一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作者]张镃 [朝代]宋代手种满阑花,瑞露一枝先坼。拄个杖儿来看,两三人门客。今朝欢笑且衔杯,休更问明日。此意悠然谁会,有湖边风月。《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作者张镃简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作者]张镃 [朝代]宋代手种满阑花,瑞露一枝先坼。拄个杖儿来看,两三人门客。今朝欢笑且衔杯,休更问明日。此意悠然谁会,有湖边风月。《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作者张镃简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作者]高登 [朝代]宋代潇洒带霜枝,独向岁寒时节。触目千林憔悴,更幽姿清绝。多才应赋得天真,落笔惊风叶。从此绿窗深处,有一梢秋月。《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作者高登简

古诗词大全 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作者]高登 [朝代]宋代潇洒带霜枝,独向岁寒时节。触目千林憔悴,更幽姿清绝。多才应赋得天真,落笔惊风叶。从此绿窗深处,有一梢秋月。《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作者高登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