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翻译

篇首语: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原文及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张炎《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原文及翻译赏析

淡黄柳·空城晓角原文: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淡黄柳·空城晓角翻译及注释

翻译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只有柳树,在大街两旁轻轻飘拂,让人怜惜。因此创作此词,来抒发客居在外的感受。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我独自骑在马上,只著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注释1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2江左:泛指江南。3纾:消除、抒发。4晓角:早晨的号角声。5恻恻:凄寒。6鹅黄:形容柳芽初绽,叶色嫩黄。7岑寂:寂静。8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合肥情人。

淡黄柳·空城晓角赏析二

  宋光宗赵惇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合肥,这首词就是这年春天在合肥写的。

  如小序所说,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可是,通篇都是写景,作者寄居异乡的惆怅,伤时感世的愁绪,尽在不言之中。

  上片首二句先写「巷陌凄凉」。作者写作这首词的历史时期,合肥离南宋的边防线不是太远,是所谓「边城」。「空城」写出城内萧条冷落;「晓角」增添了气氛的悲凉。「马上单衣寒恻恻」,写「巷陌」中的人物,也就是作者自己在异乡边地的感受。「看尽」两句又转入写景,眼前的柳色「鹅黄嫩绿」,和江南十分相似,「都是江南旧相识」,流露出淡淡的思乡情绪。

  过片「正岑寂」三字,承上启下,由柳色想到江南的故乡,但这里毕竟不是故乡,如「小序」所说,「与江左异」,因此才有「岑寂」之感。「正」字引出下文,转写寒食时节。「强携酒」句的「强」字,写出满怀愁绪,本来已无心访人饮酒,但适逢佳节,只好「强携酒,小桥宅」,去找情侣过节,无非是敷衍应景。「怕」字又一转,写作者对春天的留恋,本来无心赏春,而当「梨花落尽」时,眼前会「尽成秋色」,那是会更添惆怅的。结尾三句,紧承上句,叙写「春」将逝去,当「燕燕飞来」之时,就只有一池绿水了。惋惜春光逝去,在写春景中反映边城的凄凉,作者意在排解愁绪,实际上却不自觉地流露出无限烦恼,家国隐恨。

  全词意境凄清冷隽,造句朴素自然,用语清新质朴,绝无矫柔造作的痕迹。本词以写景为主,情在景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词的「境界」时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姜夔这首《淡黄柳》是「有我之境」。在柳色春景的描写中,作者的万般愁绪,无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著痕迹地表现出来。

淡黄柳·空城晓角简析

题解  此词是写作者客居合肥的心感。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符离之战后,百姓四散流离,一眼望去,满目荒凉。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树。作者客居南城,其时已近寒食,春光明媚。但人去苍茫,只有绿柳夹道,仿佛在向作者呜呜倾诉,有感于此,作者便作了这首《淡黄柳》。

评解  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合肥,此词就是这年春天在合肥写的。姜夔在合肥的相好是姐妹二人。他在《解连环》词中云:「为大乔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木。」「乔」字也作「桥」。故小桥宅定指恋人处所无疑。郑文焯说「小桥宅」即赤栏桥西作者客居之所,然而自己大清早携酒到自己的住宅,意实格。结拍三句虚写自己的心情及与恋人赏春时所见之景色。姜夔之词,在自伤中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陈廷焯说:「南渡之后,国势日非。百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白雨斋词话》)。此为知言。合肥本长江腹地之名城,南宋时却已成边境城市,满目疮痍。作者之伤感,即为此而发。与《扬州慢》(淮左名都)的黍离之悲有相似之处。作者写作这首词的历史时期,合肥离南宋的边防线不是太远,所谓「边城」是也。上片开头两句先写「巷陌凄凉」。过片「正岑寂」三字,承上启下,由柳色想到江南的故乡,转写寒食时节。结尾三句,惋惜春光逝去,在写春景中反映边城的凄凉,作者意在排解愁绪,却流露出无限的烦恼及家国隐恨。本词抒写羁旅行役之愁。在对暮春景色的依恋中,隐寓著词人的身世之感。上片描写城中凄凉萧条的景色,下片抒写韶光逝的悲哀。写景蕴情,笔致淡雅,意境清空凄凉。

简评  这是作者的自制曲。通篇写景,而作者寄居他乡,伤时感世的愁怀,尽在不言之中。上片写客居异乡的感受。垂杨巷陌,马上轻寒,边城春色,举目凄凉。而眼前柳色,「鹅黄嫩绿」,却与江南相似。下片写惜春伤春情绪。清明携酒,唯怕花落春去。全词意境凄清冷隽,用语清新质朴。在柳色春景的描写中,作者的万般愁绪,无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著痕迹地表现出来。

  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渐入虚拟的情景,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其惆怅情怀已然愈益深浓。然而还不仅此。前人曾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却写出江淮之间春亦寂寥,并暗示这与江南似相同而又相异,又深忧如此春天恐亦难久。这就使读者感到全词的情感决非「客怀」二字可以说尽,作者的感叶伤春,实际上反映出同时代人的一种普通的忧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末日之感。因此张炎赞此词:「不惟清空,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现飞越。」

淡黄柳·空城晓角赏析三

  上片写清晓在垂杨巷陌的凄凉感受,主要是写景。

  首二句写所闻,「空城」先给人荒凉寂静之感,于是,「晓角」的声音便异常突出,如空谷猿鸣,哀转不绝,像在诉说此地的悲凉。听的人偏偏是异乡作客,更觉苦痛,此二句与《杨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意境相近。那词前面还说:「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此词虽未明言,但其首二句传达的「巷陌凄凉」之感,亦有伤时意味,不惟是客中凄凉而已。紧接一句是倒卷之笔,点出人物,原来是骑在马上踽踽独行的客子,同时写其体肤所感。将「寒恻恻」的感觉系于衣单不耐春寒,表面上是记实,其实这种生理更多地来自「清角吹寒」的心理感受。繁荣已成为过去,无奈春光依旧,物是人非,更添身世之感。下二句写所见,即夹道新绿的杨柳。「鹅黄嫩绿」四字形象地再现出柳色之可爱。「看尽」二字既表明除柳色外更无悦目之景,又是从神情上表现游子内心活动——「都是江南旧相识」。「旧相识」唯杨柳(江南多柳,所以这样说),这是抒写客怀。而「柳色依依」与江左同,又是反衬著「巷陌凄凉,与江左异」,语意十分深沉。于是,作者就从听觉、肤觉、视觉三层写出了「岑寂」之感。

  过片以「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包笼下片。当此心情寂寞之际,又逢「寒食。虽是荒凉的」空城「,没有士女郊游的盛况,但客子」未能免俗「,于是想到本地的相好。白石词中提到合肥相好实有姊妹二人,一是能拨春风的大乔,一是能妙弹琴筝的小乔。说」强携酒,小桥宅「,是本无意绪而勉强邀游,」携酒「上著」强「字,已预知其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惨景。上数句以」正岑寂「为基调,」又寒食「的」又「字一转,说按节令自该应景为欢:」强「字又一转,说载酒寻欢不过是在凄凉寂寞中强遣客怀而已。再下面」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的」怕「字又一转,说勉强寻春遣怀,仍恐春亦成秋,转添愁绪。合肥之秋如何?

  作者只将李贺「梨花落尽成秋苑」易一字叶韵,又添一「怕」字,意恐无花即是秋,语便委婉。以下三句更将花落春尽的意念化作一幅具体图画,以「燕燕归来,问春何在」二句提唱,以「唯有池塘自碧」景语代答,上呼下应,韵味自足。「自碧」,是说池水无情,则反见人之多感。这最后一层将词中空寂之感更写得切入骨髓闻之惨然。

淡黄柳·空城晓角赏析一

诸葛忆兵

  这首词作于词人客居合肥赤阑桥之时。合肥地处江淮边区,多历战事,民生凋敝,景物荒凉。寒食清明时节,春光正好,却一派凄凉。词人感慨良多。以生机勃勃,夹道依依的杨柳来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引发种种慨叹。夏承焘先生评云:「此词以柳色起兴。作者客居合肥,柳色由鹅黄变嫩绿,时序已从早春度入暮春,『明朝又寒食,』正面点明暮春。下片词以惜春为主题。因为『怕梨花落尽成秋色』,所以才『强携酒,小桥宅』。结句『池塘自碧』,只寥寥四字,概括出『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景色。综观全词,上片『马上单衣寒恻恻』,寓飘零之感;下片『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寓迟暮之悲。」(《姜白石词校注》)这飘零与迟暮是在特定的地点和时代中生发的,也就暗中寓含了一种家国之痛。只是不露痕迹,耐人咀嚼。 诗词作品:淡黄柳·空城晓角 诗词作者:【宋代姜夔 诗词归类:【婉约】、【写景】、【思乡】

古诗词大全 张炎《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

楚腰一捻。羞翦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愁蹙眉心斗双叶。正情切。柔枝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 诗词作品:淡黄柳(赠苏氏柳儿) 诗词作者:【宋代张炎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淡黄柳》(姜夔)全诗翻译赏析

淡黄柳姜夔系列: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古诗词大全 《淡黄柳》(姜夔)全诗翻译赏析

淡黄柳姜夔系列: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古诗词大全 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淡黄柳·咏柳原文: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淡黄柳·咏柳注释1三眠:

古诗词大全 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淡黄柳·咏柳原文: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淡黄柳·咏柳注释1三眠:

古诗词大全 张炎《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楚腰一捻。羞翦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愁蹙眉心斗双叶。正情切。柔枝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诗词作品:淡黄柳(

古诗词大全 张炎《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楚腰一捻。羞翦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愁蹙眉心斗双叶。正情切。柔枝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诗词作品:淡黄柳(

古诗词大全 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原文及翻译赏析

好事近·飞雪过江来原文: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好事近·飞雪过江来注释1江:指长江。2赤栏桥:在安徽合肥。姜夔《淡黄柳

古诗词大全 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原文及翻译赏析

好事近·飞雪过江来原文: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好事近·飞雪过江来注释1江:指长江。2赤栏桥:在安徽合肥。姜夔《淡黄柳

古诗词大全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作者]张炎 [朝代]宋代楚腰一捻。羞翦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愁蹙眉心斗双叶。正情切。柔枝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

古诗词大全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作者]张炎 [朝代]宋代楚腰一捻。羞翦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愁蹙眉心斗双叶。正情切。柔枝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