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长虹卧波的来历

Posted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间故事 长虹卧波的来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远古时代,如今的武汉原是云梦泽中的一块陆地。有座东西走向的大山挡住了南天来的大水,洪水四处乱跑,淹田地,毁村庄,十分猖獗。大禹接到舜帝的旨意,接替他父亲鲧来到这里治水。大禹治水时有龟、蛇二将相助,龟将驮着神土“息壤”筑堤防、造陆地、堵决口,防止泛滥;蛇将用神尾摆动画地,开辟江河,导水泄洪。大禹把东西大山拦腰斩断,江水奔腾泻去,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大禹为了不让洪水再度泛滥,就令龟、蛇二将一东一西镇守天上来的大江。最初,龟、蛇忠于职守,时间一长,一个东一个西,隔着滚滚的大江,可望不可及,便感寂寞难熬,就横江叙旧。老百姓怕断流成灾,先后在黄鹄矶上建黄鹤楼,在禹功矶上建晴川阁。分别压着龟、蛇两头,不让它们横江。阁楼一建,龟蛇也只得暗暗流泪。后来,楼毁阁危,龟、蛇相约待到敲一梆半夜子时相互合拢促膝畅谈。更夫晓得后,每天到了子时不敲一梆。一天天过去,龟蛇总听不到子时敲梆,痛苦极了。

  到了光绪末年,有位才华出众、善良智慧的书生来到禹功矶的黄公书院用功。这书生既不读诗云子曰,也不写八股文章,对着天凝望了九天九夜,又在驮石碑的石龟旁沉思了九天九夜,决心画一条长虹飞架两岸,成全龟蛇相念之苦。在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书生引笔铺纸,开始画彩虹。他画了一张又一张,画了一夜又一夜。到了第九夜,画好了一幅《长虹卧波图》,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全,浓淡适宜,整体静寂慈善,书生甚是称心如意。

  这时,在丛林中,有一个女子对书生的作品啧啧称赞。书生吓了一跳,慌乱中把《长虹卧波图》给撕了。这位女子见此情形,便闪出树林,来到窗前,说道: “公子,你的丹青画的那么好,为何撕去·”公子见窗下有个女子,不觉一惊,道:“女公子,深更半夜,临窗发话,有何见教· 请到房里一叙。” 女子大大方方,飘然入内,道:“公子,女子来到禹功矶,见你画了九天九夜,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善心勃发,十分感动,但不知道公子为何画长虹卧波·”书生便把自己的夙愿告诉了女子。女子道:“让女子画张试试!”说完,握笔挥毫,瞬间一条长虹飞落在龟蛇二山的头顶,江水在长虹下欢腾北去,龟蛇二将也握手言欢了。

  长虹卧波之后,女子忽然隐去不见了。后来百姓就传说:“仙女下凡架大桥了!”

相关参考

文章大全 一路长虹的励志语录

一路长虹的励志语录:1、上一句是,愿你一路长虹,下一句是,祝君百年高寿。2、那就祝他前程似锦,我一生高攀不起。那就祝他前程似锦,一路长虹。3、春天的事业是温暖的,夏天的事业是芬芳的,秋天的事业是沉甸甸

谜语大全 一道长虹落江面,人来车往很方便。不怕风吹和雨打,交通运输做贡献。 (打一物)

谜底:桥

民间故事 油条的来历

油条是中国大众最喜欢的食品之一。油条起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   相传在南宋年间,邪恶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因妒嫉及贪婪,外通金国,在东窗定下了毒计,

民间故事 满族的来历

很久以前,在东北的长白山有一潭,今人称作天池。池水十分清澈,加之四周高峰林立,风景非常秀美。一天,三位仙女来到池中洗澡。大姐叫恩古伦,二姐叫正古伦,三妹叫佛古伦。洗完后,她们正准备披衣,突然一只喜鹊口

民间故事 施药观音的来历

传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化身,施药观音是其中之一。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山东登州。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一种疫病正在迅速蔓延,许多人不治身亡。慈悲的观音菩萨见此情景,十分不忍,于是化作一个卖药的老翁

民间故事 杨柳观音的来历

传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化身,杨柳观音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有一天,观音菩萨听说中州地区民风很不好,百姓愚昧无知,贪财好利。慈悲的菩萨决定前去度化那些愚人。   乘着祥云的观音菩萨来到中州地区的太室山

民间故事 三眼泉水的来历

三国时期蜀国下辖的夷道县(在今天的湖北宜都县西北)有一座句将山,山上没有水源,住在山附近的居民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   一天,山脚下的村子中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相貌丑陋、满身长疮的乞丐。他挨家乞讨,村民

民间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原来,自古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老百姓,非常重视节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节气上来讲,自农历二月二日起,已经進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播种了。此时充足的降雨将

民间故事 来历不正的豆腐桥

“安乐桥”及另外三座“豆腐桥”,从建成到现在已经有八百多年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桥呢,这里边有一个故事。   据说当年岳飞大破金兵的时候,手下有个部将叫王

民间故事 “月下老人”的来历

人的命运从一出生就已经是天注定,甚至包括结婚对象,也根据前世的因缘冥冥中早已由专司此职的神仙安排妥当,只是现在的人不相信罢了。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主掌男女婚姻的神,称为“月下老人&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