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体系
Posted 条约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体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两种,选一下吧。
(1)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从鸦片战争开始。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
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
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 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 运动的兴起
1. 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 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 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2. 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 《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 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 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兴起的背景
2. 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 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 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2)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2、《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 解放战争
1、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3、宣告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的事件是解放军占领南京。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相关参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原始社会①旧石器时代(远古时代)---元谋人、北京人(原始人群);山顶洞人②新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大汶口居民、黄帝尧舜禹时期的居民(氏族公社)2.祖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原始社会①旧石器时代(远古时代)---元谋人、北京人(原始人群);山顶洞人②新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大汶口居民、黄帝尧舜禹时期的居民(氏族公社)2.祖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原始社会①旧石器时代(远古时代)---元谋人、北京人(原始人群);山顶洞人②新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大汶口居民、黄帝尧舜禹时期的居民(氏族公社)2.祖
知识点总结也就是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现阶段关系到社会的热点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
第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概念(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②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以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