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文化常识考点融入趣味故事,有趣有料,记得更牢(附练习)

Posted 语文梦工场

篇首语:行动是知识最好的果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20个文化常识考点融入趣味故事,有趣有料,记得更牢(附练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乐学文化常识(一)侍郎是狗一次,侍郎纪晓岚与尚书和珅在一起喝酒,席间忽然跑过一只狗。和珅有意侮辱纪晓岚,指着那条狗问:“是狼是狗?”意思是“侍郎(纪晓岚)是狗”。纪晓岚听出和珅是在骂自己,微微一笑,回答说:“上竖是狗,垂尾是狼。”意思是辨别是狼是狗要观其尾巴,狗的尾巴尖是向上竖着的,而狼的尾巴是下垂拖着的。“上竖是狗”分明是说“尚书是狗”。和珅本想用“是狼是狗”谐音来辱骂纪晓岚,没想到纪晓岚用“上竖”的谐音巧妙地回击了他,可谓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古代文化小

常识:1.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中令,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之后随着尚书台的权利加大,侍郎日渐重要。隋唐之时,于京城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国家政务。其中,每部一名之侍郎为辅佐尚书主官之事务实际执行者。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2.尚书,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因太宗为皇子时曾任其职,故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朝废除。

配套练习: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下设侍郎,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B.谥号,是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一个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C.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D.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的朝代也有特殊规定),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答案:A 解析: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B.门生,中国东汉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科举考试,考生得中进士后,对主考官亦称门生。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称阼阶,天子祭祀升阼阶,后用践阼指皇帝祭祀祖宗。D.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答案:C 解析:“践阼指皇帝祭祀祖宗”解说不正确,践阼指的是“皇帝登基”。乐学文化常识(二)财主炫富从前有个大财主,家有万贯,但还很小气,他为了富上家富,并炫耀自己,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一天傍晚,有个穷秀才从这家门口路过,看了这副对联不禁暗笑,怒其为富不仁,鱼肉乡里,乃趁夜改之,便用笔偷偷的把其中的三个字稍微改动:上联是: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下联是: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第二天财主一看 当是就气的昏倒在地。

古代文化小常识:1.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2.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配套练习: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D.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答案:C 解析: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B.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农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D.刺配:脸上刺了字,发放送往远地充军。刺,即黥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答案:B 解析: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乐学文化常识(三)进京赶考从前有个秀才,带着自己的书童挑上行李,上京城赶考。走到半路上,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秀才的头巾刮掉了,书童急忙喊道:“公子,帽落地了,落地了!”秀才是个比较迷信的人,他觉得有点不吉利,因为“落地”和“落第”读音相同,而‘落第’就是考不中的意思,所以嘱咐书童道:“以后再有什么东西掉了,就不要说落地,要说及地(第)了。”书童点头答应:“知道了!”但书童担心担上的行李再掉下来,便边说边把行李用绳子牢牢地栓紧。秀才见状说:“是要栓紧一点,不要再让掉下来。”书童回答说:“公子,这回就是走到天涯海角再也不会及第(地)了。”

古代文化小常识:秀才:1.优异之才。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举士名目。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唐初曾与明经、进士并设为举士科目,旋停废。后,唐宋间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3.学生泛称。元明以来用以称书生、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4.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5.一些成年人对学习较好学生的称呼。及第: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披宫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又如《祭妹文》中“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龙门,龙门是个地名,又称禹门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指出了龙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故有“一登龙门,身声价十倍”之说。于是,人们就借此来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得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由于唐代科举,很倚赖名流推荐,于是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烧尾,据上述“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后举行的盛宴,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宴”。因此,又有人称中进士是“烧尾”。折桂,郤诜曾在与晋武帝的一次对答中,以月亮中的桂树枝指代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人才。后来白居易写诗祝贺其弟连中三元及第,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配套练习: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 秀才,即茂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答案:D 解析:“京师”两个字分开,“师”没有“国都”的意思。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孝成帝把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B.纲纪,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汉以功曹、五官掾为郡国的纲纪,有时也将主簿包括在内。后来州牧的主要属吏别驾、治中也称为纲纪,魏、晋均沿用此称。C.“登第”指登进士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项,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乐学文化常识(四)小名叫狗子过去,有个叫刘大的人,家里很富有。当时有钱可买官做,刘大就花钱买了个官当。下车伊始,去谒见上司。上司问道:“你管辖的那个地方,风土怎样?”刘大说:“我们那儿并无大风,尘土就更少了。”上司问:“春花怎样?”刘大答:“今年春天的棉花每斤二百八。”上司问:“百姓怎样?”刘大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有不少。”上司有些生气,说道:“我问的是黎庶。”刘大说:“梨树很多,结果子却是很少。”上司火了:“我不是问什么梨杏,我问的是小民!”刘大忙站起来说:“是,大人!我的小名叫狗子。”

古代文化小常识:一、黎庶黎,黎民,起初是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后来指平民大众。庶,百姓,起初是指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黎庶,在后来地位平等,指平民大众。文言文中平民的别称有: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黎民:即平民。“黎”通“度骊”:黑色,因黑发而名。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另有别称:苍生、生民、丁口、氓(甿)、黎庶、黎元等。二、下车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源于《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配套练习: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B. 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C.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指太子所居之宫,此处借指太子。与“中宫”可借指“皇后”同理。D.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答案:D 解析:“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错,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B.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C.“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D.“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答案:B 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算号。

乐学文化常识(五)谁没出息?从前,有个巡抚,他父亲是个知县,儿子是个浪荡公子,可他孙子少年得志,18岁就做了个五品官。一天,巡抚不知因何不快,指着儿子气愤地说:“讨嫌的东西!你看你儿子多惹人喜欢,少年得志,一举成名。而你呢?游手好闲,到老也没出息。”他的儿子不服气,回答说:“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这没出息的怎么是我呢?”古代文化小常识:知县: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一词的起源。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意即不任命正式地方官,地方官职权由中央派遣的官员代理,所谓“知事”),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巡抚:南北朝时期就有“巡抚”之名,在当时,巡抚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事与民事这两项职能,时有派遣巡抚出巡边镇及赈灾抚民的情况。到了唐代,正式设立巡抚为职官,并改巡抚为“巡抚使”。武则天时期,狄仁杰以冬官侍郎,任江南巡抚使。然而遍寻诸史,在唐代仅见三人担任过巡抚使,出现的频率很低。到了宋代,巡抚使制度日趋发展,“巡抚”一词开始常常见诸于史籍,为明清时期巡抚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配套练习: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指就职治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后来也经常用来指官员的任职。B.大司农,官职名,始置于汉,掌钱谷之事,为九卿之一。由魏至明,历代相沿,或称司农。C.晏驾,本义是车驾晚出,汉以前用以讳称帝王死亡,而汉以后则讳称驾崩。D.县令:一县的行政军事长官,又称“知县”。如《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答案:D 解析: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并非军事。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是由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B.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表示已经成人,并给自己起字。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的和人世的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答案:B 解析: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乐学文化常识(六)官场变色龙话说有一群候补知县,凑在一起打麻将。才打完一圈,一个仆人来送信,说巡抚大人的夫人得了重病,某著名医生正前往治疗。大家一听,立即推倒牌局,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寻找自己的衣服、帽子,纷纷呼喊奴仆备马抬轿,急欲赶到巡抚的官邸。正扰攘间,又一仆人进来,说得病的不是夫人,是巡抚的老娘,且已医治无效,撒手而去。大家相视而笑,说:“太夫人仙逝,巡抚大人需回家丁忧,再也管不着咱们了。来来来,打完这一局,明天早晨再去吊唁不迟。”过了一会儿,又一仆人进来说,这回得到确切消息,死去的不是巡抚的老娘,而是巡抚本人。现在府中乱了套,幕僚正在写报告,请总督派人来补缺。众人立即齐刷刷地脱了衣服,重新入局,连声说:“我去,差点耽误了大好时光。赶紧摆上,打个通宵。”

古代文化常识小知识:丁忧:丁忧,指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出自《晋书·袁悦之传》: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历代均有规定,且品官丁忧,若匿而不报,一经查出,将受到惩处。但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到明代把它定在律令,除了父母丧不必去官。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100天,忌日另给假日。仙逝:意思指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出自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古人忌讳说死,因此在《礼记·曲礼》中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配套练习: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B.刺史:地方主政官员,兼有检核问事及监察之职。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C.朔即朔方,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中的“朔漠”即北方的沙漠。D.郊指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郊迎指出迎于郊以示敬重。答案:B 解析:刺史不是地方主政官员。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死”的说法,《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B.“媵”本义指送嫁的人或物品,男女皆可为媵。后来也可指“嫔妃”,如《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嫱”。C.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依一定的誓约结成的联合关系叫“盟”。D.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答案:B 解析:媵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而“嫔妃”指帝王妻妾。乐学文化常识(七)祸从口出唐元和年间,李贺工于诗歌,韩愈非常看重他,常在缙绅面前称扬他,李贺由此声名鹊起。其时,元稹正年少,以明经第一擢第,也善诗,想与李贺结交。一日,持了名片,登门拜访。李贺见了名片,并不请他入内,反而命仆人传话:“你只是明经及第,何必来看李贺?”元稹无话可答,只好怀恨而去。后来,元稹制策登科,授左拾遗。不久,升为礼部郎中。他在与朝士议论时提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应该避讳,不能赴进士科试。同时,李贺也因举止轻薄,受到同辈士人排挤,以致终生坎坷。古代文化小常识: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如: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指古时做过官的人。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配套练习: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汉末至魏晋时名士的装束,后来形容儒雅从容,举止潇洒。旧小说中多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形象。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B.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宦官的代称。C.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D.“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答案:B 解析:后来成为转用为官宦的代称,并非宦官。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20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D.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齐衰、斩衰、大功、小功和缌麻。答案:D 解析: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亦称“五服”。

乐学文化常识(八)唐朝兄弟情唐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移官,任柳州(今属广西)刺史。当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奏明皇上:请朝廷授刘禹锡为柳州刺史,自己愿代刘禹锡到播州上任。其时,恰巧大臣裴度也奏请皇上慎重考虑任命一事,于是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古代文化小常识:元和: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如先皇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新年后改元。刺史: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配套练习: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孝成帝把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B.“太祖”“太宗”之类的称呼叫做庙号,是古代帝王生前所获得的封号。只针对特定人群去世之后的封号称为谥号。C.“服阕”,又叫服除,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居丧者的服丧期长短不同。D.“尚书”,一指《尚书》,是现存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另指官职,是辅佐尚书令的职官。答案:B 解析:“是古代帝王生前所获得的封号”错误,庙号专用于古代帝王死后;“只针对特定人群去世之后的封号称为谥号”说法不准确,谥号指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B.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C.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春秋》《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答案:C 解析:“河汉”指的是“银河”、“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内海的河流成为河”。乐学文化常识(九)父亲是贼钱良臣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钱良臣很讲究名讳。说起避讳来,自己的家人也不例外。他有个儿子,年纪还小,然而很聪慧。他自小就知道父亲讲究名讳,在读书的时候,凡是遇到“良臣”二字,就自动把它改了。一天,他读《孟子》,其中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他照例改读为:“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听着无不大笑。古代文化小常识: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该词语出自《淮南子·要略》《颜氏家训·风操》《蒲剑集·屈原考》等。《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古代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配套练习: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讳的目的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B.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C.《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D.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答案:C 解析:应是班固编撰。《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相当于七岁的年龄阶段,女孩称为髫年,男孩称为韶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还要比垂髫之年小上几岁,“总角、孩提”是幼年的泛称,而“垂髫、始龀”是童年的泛称。B.会盟,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春秋战国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曾举行 过多次会盟。C.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氏,籍,指做官名册。革职,只是革去现有职务,有重新起用的可能;削籍,则意味着除名,意味着永不录用了。D.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地位相当于宰相。答案:D 解析:到宋代,设中书门下,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

乐学文化常识(十)非常不敢说五代时候,有一个号称“长乐老”的大臣,叫做冯道,他又字“可道”。这个人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别人着急,他却自自在在。他很俭朴,一点也没有大官的架子,他跟仆人们一起吃饭,吃同样的东西。有的凶狠的将军们,抢来漂亮女人,送给他,他表面上收下,骨子里却把漂亮女人送还她自己的家里去。在五代的纷乱局面里,他跟过四个姓的朝代,在十个皇帝手下做过大臣。他的人生观是“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他永远是乐观而机智的。当契丹灭了后晋这个朝代,冯道也跟着跑到契丹的朝廷里,契丹的皇帝骂冯道说:“你跑来干嘛?”冯道说:“我们没有城,也没有兵,打不过你们,怎么敢不来?”契丹的皇帝是野蛮人,要把中国人一城一城的杀光,可是自从冯道投降后,契丹的皇帝便放弃了这种野蛮的手法,因为他接受了冯道的巧妙劝说,冯道的智慧太高了,外国头脑简单的皇帝,不得不听他的。冯道虽然使中国老百姓免于被屠杀,可是历史上,他却背上“汉奸”的罪名。历史家说他不应该伺候那么多朝代、那么多皇帝,可是冯道说:“管你什么人做皇帝呀!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少杀一点老百姓,我都干!”冯道活了很久,活到七十三岁,跟孔夫子同年。冯道是个快乐的聪明人,有一些关于他的笑话。据说有一天,他的学生读《老子》这部书,一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因为“道”是冯道的名,“可道”是冯道的字,他的学生不敢直接叫老师的名字,所以碰到“道”和“可道”,就念成“不敢说”,而把这两句《老子》,念成了:“不敢说”“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古代文化小常识:1.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2.《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春秋时期老子(李耳)著。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配套练习: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又有字。无论男女,到成年才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或用于自称,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B.“夷人”,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有“东夷、西狄、南蛮、北戎”之说。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头触地而时间短暂,故称之,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D.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答案:B 解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既可以是指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又可以指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作。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C.“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农历每月的十五为“望”,农历每月的十六为“既望”,《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望”即为此意。“晦”则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如果是正常退休则称为“致仕”。在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答案:A 解析:《老子》成书于春秋时期。乐学文化常识(十一)忽听钟声传刻漏康熙三十五年,长洲人吴廷桢参加顺天府乡试,因文章出众而中举,然而由于他冒充北籍,被查实后斥革。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南巡,自浙江回京时,途经苏州,吴廷桢迎驾献诗。康熙看过这首诗后,很是赞赏,又命他登船当场作诗,限用“江”韵。吴廷桢略一思索,吟出前两句:“绿波潋滟照船前,天子归来自越邦”,一时却不能做出下面的句子,苦思未得。正在他窘迫之际,忽然听到舟中的自鸣钟响,顿时触景生情,吟出后面两句:“忽听钟声传刻漏,计程今已到吴江。”康熙听后,大为赞赏,让吴廷桢第二天来行宫,当即命礼部恢复他的官职。

古代文化小常识:1.乡试: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式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2.礼部: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其后历代相沿不改。隋至宋属尚书省,元属中书省,明、清为独立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隋置尚书一人。礼部下辖礼部司、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初由侍郎掌管,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侍郎为尚书之佐,各司侍郎均改为郎。四司分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唐因之,置尚书、侍郎各一人,四司设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

配套练习: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又叫入学考试。B.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C.乡试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D.会试,又称春闱。会试中考中的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答案:D 解析: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才成为进士。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荒: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荒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答案: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乐学文化常识(十二)爱才惜才为国忙乾隆二十二年会试,翰林院编修卢文弨(号抱经先生,曾官侍读学士)参与校阅试卷。山东考生一卷子,文辞简淡淳雅,卢认为若非学问根基深厚,决达不到如此,便将卷子进呈推荐。主考官却嫌其文空虚,而弃置不顾。考卷录取名次排定后,诸阅卷官都退而离去,唯独卢又拿着此卷子上堂,对主考官说不应当失去这个士子,再三力争,但终未见效,卢为此而伤心地洒下了眼泪。考试事务一告竣,卢力荐试卷之事在场外传开,人们争相索取此卷子,阅后都为之称叹,打听此考生原来是昌乐人阎循观。所以阎虽未被录取,却因此而名闻京师。

古代文化小常识:1.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考试内容重经义,轻诗赋。明清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于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2.翰林院编修: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编修一职从清朝起正式确定。明代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翰林院编修,一般来说是科举考试的殿试之后,由榜眼、探花授编修。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品级为正七品。

配套练习: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答案:D 解析:无“肱股之臣”。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D.翰林院编修: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由榜眼、探花担任。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答案:B 解析: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小常识logo-500


相关参考

童话故事 有趣的五个朋友

  一根针,一个瓷瓶,一个泥罐,一只苍蝇,还有一根麦杆,它们是五个很要好的朋友,它们住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这不,家庭主妇瓷瓶正在给大家分派任务呢!瓷瓶让针去扫地,泥罐去河边打水,苍蝇去赶牛,

益智故事 有理不如有趣

  不妨离开道理一会儿。  上经济课,老师问: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是什么?一同学淡定地答:一个是普通话,一个是广东话。  某大学周易专业最牛的一次课:老师拿了个罗盘进了教室走了一圈,说道:“今日不宜上课!

物理天地 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

  实验一:观察扩散现象  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颗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较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如果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物理天地 5个简单趣味物理实验

  观察扩散现象  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颗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较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如果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感受大气

文史百科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一,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的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

文史百科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一,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的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

文史百科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一,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的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

文史百科 几个有趣的世界历史战争小故事

意大利人的那些****在二战时,意大利是与德、日三国组成的法西斯同盟,号称“轴心国”,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是抱著一种矛盾的心态的,这种心态反映的就是德国军事爱好者给予意大利的评语的一个笑话——如果意大利

文史百科 几个有趣的世界历史战争小故事

意大利人的那些****在二战时,意大利是与德、日三国组成的法西斯同盟,号称“轴心国”,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是抱著一种矛盾的心态的,这种心态反映的就是德国军事爱好者给予意大利的评语的一个笑话——如果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