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江苏丹阳的简介

Posted 降水量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江苏丹阳的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丹阳: 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

丹阳是现今江苏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当时境内生长着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丹阳。

丹阳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处26件,散布在胡桥、荆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只石兽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丹阳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发地;行宫九里村是“吴”姓祖始地;境区存有季子庙、沸井、明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

丹阳是人文荟萃之地,名人志士,贤臣良将,代不乏人。

近现代,丹阳孕育了著名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戴伯韬,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泰斗吕叔湘,以及对革命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共产党人夏霖、黄竞西、管文蔚和匡亚明等一大批名人志士。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粟裕领导新四军在丹阳及邻县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据地。

解放前夕,《解放日报》在丹阳创刊。

1949年4-5月,丹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前委、华东军区和中共华东局临时驻地,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丹阳运筹帷幄,指挥了解放大上海的战役,培训干部,准备物资,为接管上海作了大量准备。

丹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南京68公里,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横贯市区;常州机场坐落市境,西距南京机场80公里,东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2小时车程,班机直航世界各地;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离市区18公里,全市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东经119°24′~119°54′,北纬30°45′~32°10′,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2.5公里。

东邻武进市,南毗金坛市,西北与丹徒县交界,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

全市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2%;水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占18.8%。

【地貌】丹阳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为主。

西部和北部是宁镇丘陵余脉的低山丘陵岗地,其地形较为复杂,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洼地交替分布。

低山群中最高峰为水晶山,主峰海拔166米。

东部和南部属太湖平原湖西部分,地形低平,一般在海拔7米左右。

【资源】土地资源:在全市陆地面积中,平原6.12万公顷,占陆地的72% ;低山丘陵岗地2.38万公顷,占28%。

2002年底,全市耕地面积5.69万公顷,其中农田保护区5.38万公顷。

?

水资源:(一)地表水。

全市共有河道96条,计长464公里,其中以京杭运河、九曲河、丹溧漕河为主脉,沟通全市水系,形成全市水系网络,为水资源的蓄、引、提、调、排发挥巨大作用。

另有大小水库9座,库容688万立方米;大小塘泊近万个,蓄水1500万立方米。

(二)过境水。

水资源丰富,北可引长江水,西和西南有句容、丹徒的客水。

可利用过境水主要是长江水,沿江有主要引排涵闸10余座,引排流量500多立方米/秒,每年可引水5亿立方米左右。

(三)地下水。

一般在200米~300米深处,部分地下浅层在30米~100米处。

地下水储藏量约4亿立方米,可供开采量约1.2亿立方米/年。

目前因地表水丰富,地下水极少利用。

?

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

金属矿种主要有铁、锰、方铅,但质低量少。

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石英、陶土、泥炭、煤炭、砾石、斧劈、奇石、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其中斧劈和奇石质量优良,蕴藏量达亿万吨。

??

【气象】2002年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

年平均气温16.5℃,比常年偏高1.5℃,是丹阳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全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值偏高。

冬季(12月~2月)平均气温5.9℃,比常年偏高2.5℃,是历史最高值,也是自1986年以来的第16个暖冬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共26天,极端最低气温-4.6℃,出现在2001年12月25日和26日;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15.8℃,比常年偏高2.0℃,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12.0℃,比常年偏高4.0℃,是历史的最高值;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26.8℃,比常年偏高0.6℃,≥35.0℃的日数为8天,极端最高气温达38.6℃,出现在7月15日,仅次于1959年的38.8℃;秋季(9月~11月)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偏高0.8℃。

2002年的终霜日为2月24日,初霜日为11月2日,无霜期250天,比常年长29天。

?

年降水量1243.3毫米,比常年多184.9毫米,偏多17.5%,属正常略偏多年份,但降水的多寡,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

冬季降水量153.4毫米,比常年多41.1毫米,偏多36.6%;春季降水量407毫米,比常年多144.5毫米,偏多55%,其中5月份明显偏多,偏多111.7%,属特多月份;夏季降水量507.3毫米,比常年多38.2毫米,偏多8.1%,属正常年份,但7月份特少,降水量仅为75.4毫米,为常年同期的42.3%,由此造成了明显的伏旱现象,对秋熟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秋季降水量174.0毫米,比常年少43.2毫米,偏少18.7%,其中11月份特少,为10.5毫米,仅占常年的19.6%。

全年总降水日数111天,比常年少10天。

降水日数最多的月份是4月份和12月份,降水日数均为15天,降水日数最少的月份是9月份和11月份,降水日数均为4天。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天,出现在12月17~25日,降水量57.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5天,出现在1月27日~2月20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2.5毫米,出现在6月20日。

全年≥50.0毫米的暴雨日为6天,比常年多3天,其中6月份两次暴雨,5月、8月、9月、10月各有一次暴雨。

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雨长度为20天,梅雨量243.6毫米,梅雨情况基本正常,但梅雨量略偏多(偏多16.6毫米)。

?

全年日照总时数1548.3小时,比常年1992.6小时少444.3小时,偏少22.3%;除1月和9月略有偏多外,其余月份均偏少,最少的4月份,仅为常年值的40.9%。

冬季日照时数340.7小时,比常年少75.6小时,偏少18.2%;春季日照时数244.5小时,比常年少231.0小时,偏少48.6%;夏季日照时数501.3小时,比常年少100.6小时,偏少16.7%;秋季日照时数492.9小时,比常年少6.0小时,偏少1.2%。

由于全年日照偏少,对农作物的热量吸收、光合作用及水稻的分蘖、发棵带来不利的影响。

?

全年以偏东风占主导,其风向频率为16%,其次为东北风,其风向频率为8%。

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0.3米/秒,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出现在3月21日,另一次是出现在8月26日的西风;8级以上瞬间大风日数为3天,是常年的69.8%。

全年雷暴日数共22天,比常年(32天)少10天。

全年大雾数为26天,比常年(39天)少13天。

丹阳市辖13个镇:司徒镇、延陵镇、珥陵镇、导墅镇、皇塘镇、吕城镇、陵口镇、访仙镇、界牌镇、新桥镇、后巷镇、埤城镇、云阳镇。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丹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

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

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曲阿县为凤美县。

东汉初复名曲阿县。

吴嘉禾三年(234)改曲阿县为云阳县。

晋太康二年(281)复名曲阿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

乾元元年(758)改丹阳郡为润州,丹阳县属润州。

后经历朝,丹阳均属镇江。

民国元年(1912)丹阳县直属江苏省。

1949年4月丹阳全境解放,属镇江专区。

1958年9月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丹阳县属常州专区。

1959年9月又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丹阳县属镇江市。

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仍属镇江市。

?

【文化、文物】丹阳有6000年的文明史。

历史上人文荟萃,三国吴的韦昭,南朝的萧衍、萧统、萧刚、萧子显,唐代的皇甫冉、曾昆仲、许浑、张潮,宋代的吴淑、蔡肇、高述,明清时的姜绍书、吉梦熊等,他们分别以文学、史学、书画等名垂史册。

近、现代,则有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家吕叔湘、史学家唐邦治、文学家束纫秋、孔学家匡亚明,以及彭炎、束沛德、梅朵、尚丁等,他们均对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丹阳的民间文化艺术亦丰富多彩,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曲艺戏剧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

具有地方特色的丹剧,就是取之民间艺术精华,为优秀地方剧种。

?

丹阳境内的文物众多。

南朝齐梁陵墓石刻有1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延陵季子墓碑及碑亭、江南第一梵钟——唐中和铜钟、总前委旧址等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玉乳泉井、明朝万善塔等60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还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遗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黑陶宽把盖杯、湖熟文化遗物——鬲、马家浜文化遗物——腰沿釜、西周青铜凤纹尊等。

丹阳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

还不采纳^^^^^^^^追问

太长了,你这就是抄的

太长了,你这就是抄的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江苏丹阳的简介

丹阳: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文史百科 江苏丹阳四季怎么样

基本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6.5℃,比常年偏高1.5℃,是丹阳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值偏高。冬季

文史百科 江苏丹阳四季怎么样

基本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6.5℃,比常年偏高1.5℃,是丹阳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值偏高。冬季

文史百科 江苏丹阳四季怎么样

基本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6.5℃,比常年偏高1.5℃,是丹阳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值偏高。冬季

道教 葛洪简介

葛洪简介  葛洪,道教历史上着名的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是丹阳句容(今中国江苏)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取自《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意。葛洪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卒于晋哀帝兴

道教 许谧简介

许谧(305年—376年),一名穆,字思玄。东晋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许迈第五弟。据《真诰》、《玄品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一载,年少知名,博学有才章,儒雅清素,与时贤多所交往。少仕郡主簿功

道教 许迈简介

许迈(300年—349年),一名映,又名玄,字叔玄、远游,东晋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省)人。据《晋书‧许迈传》、《三洞珠囊》载,许家世代为官,而迈性慕玄门,清虚怀道。从郭璞习得筮卦之法,又师事鲍靓,修上

文史百科 me丹阳的消费水平怎么样

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经济比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丹阳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走廊,位于江苏省南部,属太湖流域片区。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省城南京68公里;西距省城南京68公里;东与常州市武进区、新

文史百科 me丹阳的消费水平怎么样

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经济比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丹阳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走廊,位于江苏省南部,属太湖流域片区。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省城南京68公里;西距省城南京68公里;东与常州市武进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