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

Posted 里斯

篇首语: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白马非马

这天,正巧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

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

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

关吏说:“白马是马”。

公孙龙说:“我公孙龙是龙吗?”

关吏一愣,但仍坚持说:“按照规定只要是赵国的马就不能入关,管你是白马还是黑马。”

公孙龙微微一笑,道: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说,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

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你要马,给黄马、黑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由此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说白马非马。”

2、整袋谷子

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2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

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

1粒谷子落地时是有响声的,只是听不到罢了。

3、阿基里斯

芝诺是古希腊一个极善于诡辩的哲学家。

他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诡辩是这样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

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

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

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

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扩展资料:

诡辩使用到的主要手法:

1、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在论证过程中,诡辩者故意违反论题要明确的原则,论点含混暧昧,似是而非,企图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不同的解释,为自己的某种目的辩护。

2、虚假论据。

它是指故意违反论据要真实的规则,用编造的例证和错误的原理作为论据,去论证错误的论题。

3、循环论证。

论题的真实性是要靠论据来证明的,而论据的真实性又要靠论题去证明,就是循环论证。

4、以人为据。

它是指在论证中,把对某人的品质的评价移到对某人提出的论断的评价上去。

换言之,用对某人品质的评价代替对论题的论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诡辩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诡辩

相关参考

音乐艺术 姜昆的“诡辩”

   1988年10月初,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一场“笑星和歌星”的电视节目,由姜昆等三位相声演员和李谷一等三位声乐演员比赛唱歌,由姜昆和李谷一当裁判。第一轮,姜昆给双方各评

文史百科 姓庄的名人

庄姓历史名人庄周:即庄子,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一说今河南省商丘)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做过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张清静无为,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著有《庄

文史百科 姓庄的名人

庄姓历史名人庄周:即庄子,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一说今河南省商丘)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做过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张清静无为,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著有《庄

文史百科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有关的人物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非吕布第一人莫属有关的历史故事很多举例:千金买骨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

文史百科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有关的人物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非吕布第一人莫属有关的历史故事很多举例:千金买骨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

文史百科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有关的人物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非吕布第一人莫属有关的历史故事很多举例:千金买骨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

文史百科 有关马的历史故事

有关马的历史故事  故事一: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l

文史百科 有关美国的历史故事

南北战争:CivilWar,U.S.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把奴隶

文史百科 有关黄河的历史故事

黄河九渡的历史故事。这是成吉思汗攻灭西夏的最后一战。当时,成吉思汗由河西走廊进兵途中不幸坠马受伤,认为不太吉利,遂有退兵之意。于是遣使前往西夏,责问西夏无端之处,以便找个撤兵的台阶。哪知西夏国主不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