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新教材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Posted 经济

篇首语:心态决定成功的方向,勤奋是推动学习的基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新教材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课

一、一万 畜牧业 炎黄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

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

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

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民房屋为干栏式建筑。

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鸟和太阳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二课

一、禅让 世袭 国家 二里头文化 B C B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的社会代替“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

二、宫殿建筑群的出现,说明社会分化明显;青铜器、玉器大多用做礼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等级森严及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

材料一中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材料二中有关“城…,礼…”的记载。

考古发掘出的遗址、遗物对文献记载具有印证或补充的功能。

第三课

一、汤 内服 外服 甲骨文 商 B A C D 政:实行内外服制。

经:重视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

文:甲古文是较成熟的文字。

思:崇尚鬼神和祖先,实行礼治。

二、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和统治状况等。

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占卜的风俗印证了材料二中的表述。

甲古文是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印证了一些历史文献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使商王朝历史成为信史。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衰败

读图学史

观察陶制模型,说一说东汉城堡的主要特征。

外有高墙,四周有角楼,可用以了望和防卫等。

文献选读

阅读以上两段史料,比较东汉豪强地主田庄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异同。

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特征,自给自足,庞大富庶——膏田满野、连栋数百、农林牧渔齐全、织酿造作经营。

私人武装,称雄一方——平时巡逻守卫,镇压农民,战时打仗。

相同——经济上自给自足,独立经营;军事上拥有武装。

不同——东汉是皇帝的赏赐与豪强地主自行兼并,且能世袭,但必需受皇帝控制;西欧是分封土地同时分封人口,相对独立不完全受国王控制。

练习与测评

1.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共同原因:吸取前朝(秦朝、王莽新朝)的繁民劳众,激化矛盾的教训,可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具体举例说明。

历史作用: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延续王朝的统治和强盛,致使出现“武帝强盛”和“光武中兴”的局面。

2.你认为东汉王朝走向衰弱的原因有哪些?

东汉中兴不过三代,其走向衰弱的原因:刘秀的“柔道”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还有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豪强地主和田庄削弱了朝廷的权势。

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

探索与争鸣

“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

”这句话有无道理?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有一定道理。

如西汉末东汉初的社会概况: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问题极其严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据此,王莽的改制却未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而是完全遵照儒家经典《周礼》进行,一是恢复上古井田制,然时土地买卖已成历史趋势,不可逆转;二是由政府对工商业实施严格控制,达到重农抑商目的,却违背市场规律,助长了官商的营私舞弊;三是依据《周礼》改革货币,致使币制混乱不堪,反而引起极大矛盾。

这些在现实社会中是完全行不通的,因而遭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最终王莽的治天下导致天下更加不安。

而知晓民心刘秀吸取王莽的教训,采取“柔道”治理天下,先使天下安,释放奴婢,整顿吏治,重行三十税一的西汉旧制,以减轻农民负担,并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恢复了宽松安定的局面。

使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以史实证明。

第11课 割据与分裂

练习与测评

1.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痛败北?

官渡之战胜利:主观——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经济上努力发展辖区经济,使其实力迅速增强。

客观——袁绍的骄傲与轻敌。

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惨败:主观——骄傲轻敌,对南方的状况缺乏了解,战略上失误。

客观——

孙刘联合抗曹,运用火攻,大获全胜。

2008年在赤壁曹操败北。

2.简述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并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曹魏占据北方,时北方是经济的重心;蜀汉另据川汉天府之国的有利地形;孙吴割据江南的优势自然环境。

据此,曹魏的广泛屯田,恢复经济;蜀汉的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开拓西南;孙吴的江南开发,发展航运均是他们因地制宜进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国鼎立局势形成后,其实力均衡,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皆运用政权的力量,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

多种因素的作用,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探索与争鸣

隋唐以前的中国早期历史,呈现的是一条时分时合的演进轨迹。

造成分的现象有多种原因,如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地区差异造成的地方意识,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衰弱的中央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等。

请根据你了解的历史知识,分析三国分立的原因,并对这种状况做一评价。

自东汉末期一路走来,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时期。

造成三国分裂的原因,

有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在汉代还未消亡;地区差异造成的地方意识——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豪强地主一旦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充足的经济资源,往往与丧失控制力的统一王朝分庭抗礼,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衰弱的中央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五胡入主中原等。

评价:分裂割据必然对社会经济和民间生活造成危害,民心总是渴望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下,避免战乱,获得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要求合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从大一统帝国的中央集权体制看,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不断加强对地方的严密控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效的统一管理,是其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统一需要的日益增强,分裂因素的不断消解,使中华帝国的发展实现了从“分分合合”向“终归一统”的迈进。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北朝与南朝

读图学史

观察地图,谈一谈中原居民的南下,对促成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乃至更南的地区转移。

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困境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东晋宋齐梁陈政局的南迁、中原文化随之南移等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民族融合

读图学史

观察“北魏陶制文吏俑、文官俑服饰”和“魏晋墓室壁画”、“北齐《校书图》中的胡床”等图,分析哪些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服饰兼有胡汉特色,反映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汉族士人食用烤肉串以及汉族使用胡床,说明汉人胡化的影响。

两者反映了在生活上民族融合的景象。

练习与测评

1.结合本课内容,设计一张南北朝政权更替简表。

东魏 北齐

北朝 北魏

西魏 北周

南朝 宋 齐 梁 陈

2.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概况。

东晋和南朝维持了半壁江山的统治,相对北方的战火频仍、社会动荡,境内比较安定。

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粪肥精耕的实行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皆表明农业技术的长足进步,农副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也成为南方农村经济的重要特色。

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

长江中下游出现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活动于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贡献。

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我国形成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南流高潮,因而也是经济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

3.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典范?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被推向新的高潮。

北魏政权要立国中原,必须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还推行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的政策:迁都洛阳,通用汉语、汉服、汉姓、汉婚。

并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其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皆作出重大贡献。

探索与争鸣

民族融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一种是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

两种方式在南北朝以前是如何体现的?若仅采用第一种方式,能否顺利实现民族融合?

自上而下——出身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文帝自幼博学善文,具有精深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自下而上——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迁徙时期,各民族在迁徙过程中形成相互杂居的局面,随之出现空前的民族大交融,更加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和学习,也促使游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居民的“汉文化”的震荡交汇,使民族间的亲善友好美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为我国重新统一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若仅采用第一种自上而下方式,能否顺利实现民族融合,可从孝文帝改革政策的强制性和推广的果断性两方面来说明。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读图学史

根据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分析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变化:一是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分夺了原来宰相的权利,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了皇权。

二是三省权责分明,各有所司,既可分工合作,使政令更为合理适切,又可互相制衡,防止大臣独断独行。

三是六部的设立使各部门事务的管理更加具体和明确,故而一直延之于清代。

练习与测评

1.与秦汉相比,隋唐中央政权机构的建置有哪些新的特点?

隋唐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在国家政治制度上有许多新的创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一扫魏晋以来的陈腐气息,给人一种政治上清明的感觉;一改武将凭借军事实力篡位夺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大一统的格局。

地位:始于隋,成于唐。

隋朝虽国祚短暂,但能融汇南北之长而推陈出新,因此在制度层面作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与创设。

随后的唐朝更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发扬,推广改进。

2.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主要是针对秦汉以来的察举和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而言。

隋唐之前是以推荐为主,隋唐以后是以考试为主。

政治: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另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社会:改变选举之权被地方世族门阀把持的局面,致使广大庶族人才的参政广开门路。

文化:考试的常举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其中最重要且真正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大大繁荣了唐代文化,出现了唐诗璀璨,散文重振的辉煌现象。

探索与争鸣

秦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是秦汉以来选官制度推举与考试两种方式的具体表现。

它们各有哪些利弊?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为察举和征辟。

如果政治清明,官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荐道德高尚、才学出众的人才,经检验后授以官职是可能的;皇帝也能下诏特征有用之才。

然而,东汉以后由于世家大族的形成,使得察举和征辟名不符实。

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虽有地方舆论须经官方鉴别、确认的初衷,但门阀世族完全控制这一制度后便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结果。

”隋唐的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因此,察举、征辟相对科举制,能了解被举者的人品;而科举制相对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制则显得公平、公正、合理。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文献选读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唐太宗与大臣探讨 “百姓造反”的原因以及如何制止的策略,深知“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和“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的道理。

开元盛世

文献选读

朗读杜甫的《忆昔》。

你能描绘一下开元盛事的情景吗?

开元全盛时国富民安的繁荣景象:小城万户,粮仓满溢;出门畅通,路不拾遗;货物流通,男耕女桑的小康社会。

练习与测评

1.唐太宗是怎样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之道的?又是如何做的?

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得唐太宗,一是善于体察民情——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二是他认为国事千端万绪,皆须审时变通,由君主一人独断,必然有失——强调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必须合为一体,同心协力,行事方有成效。

于是广招贤才,知人善任,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

三是他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努力克制,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2. 史料型历史小论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对“贞观之治”的看法。

材料一 贞观初年,县令裴仁轨犯了轻罪,唐太宗要处以斩刑,殿中侍御史李乾佑奏曰:“法令者,陛下制之于上,率土尊之于下,与天下共之,非陛下独有也。

仁轨犯轻罪而致极刑,是乖画一之理。

刑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臣忝宪司,不敢奉制。

”唐太宗后来收回成命。

——编《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

材料二 (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由是官吏多自清谨。

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

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

此皆古昔未有也。

——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

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

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新唐书》卷51《食货志》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撰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人治”和“法治”存在矛盾,但唐太宗还是善于纳谏,李乾佑也敢于犯上直柬,说明唐初的统治是清明的。

材料二、三反映:唐太宗“贞观”年间,呈现出统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的美好景象,历史上确实罕见,但也有夸张之嫌。

探索与争鸣

在唐太宗的政绩中,为后人称道的有知人善仁,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力倡节俭。

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点,为什么?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全盛

读图学史

观察地图,描述这条陆路通道的大致走向。

并分析唐朝丝绸之路臻于全盛的原因和意义。

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往东可达朝鲜半岛;往西经过敦煌,越过葱岭,经中亚西亚,可达地中海东岸;往南可达天竺。

原因:唐朝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和、对外的开放、疆域的辽阔、国力的强盛。

全方位的凸显大唐的盛世。

意义:大唐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臻于全盛。

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朝鲜、日本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丝绸之路东端终点的唐都长安,作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丝绸之路使唐文化对中亚、西亚文化的吸纳、融合,内涵非常丰富,是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典范。

练习与测评

1.有人说“丝绸之路”是“文化运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唐朝的历史加以说明。

同意。

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至唐朝,丝绸之路一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因此丝绸之路被称为“文化运河”。

中国文化西传: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等远传西域和欧洲。

唐朝时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包括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

西方文化东来:汉朝时,西域的葡萄、苜蓿等物产传入中国;唐朝时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包括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

2.列举唐朝与朝鲜、日本交往的重要史实,分析文化交融的重要性。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

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除医师、画师、乐师及各类工匠外,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

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乃至风俗习惯等,皆为朝鲜、日本广泛吸收。

在十九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文化轴心的东亚文化圈。

在东亚文化圈内,居于优势地位的唐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因此,广泛摄取唐文化是其他东亚国家的主流倾向。

不过,日本、朝鲜等国在吸纳唐文化时,非常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通过咀嚼、消化,进而创新,以实现本土化,并且反过来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由此可见,在这一基础上构造起来的东亚文化圈实际上是一个多样统一、交相互动的文化有机体。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的共识。

在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过程中,一是应学习和引进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与长处,二是应将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与长处融汇到自身的文化中去,从而既保持传统文化,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以及能够持续进展的先进文化。

探索与争鸣

儒家学说适应了人类普遍的道德要求,“和而不同”的思想有蕴含着调和差异与冲突的积极因素。

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为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各国所接受。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你是否同意以上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同意。

一是儒家学说关注现实的人伦道德,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以礼入法,以礼入俗的礼文化,确实适应了人类普遍的道德要求。

二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本身也有个不断汲取的过程。

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发展到董仲舒已渗透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到了隋唐,更是渗透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三是唐文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形成主流倾向。

东亚各国保持了主体选择,并使之本土化,反过来又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

可见“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大方向强调和睦的共性的趋同下,又认同各自的差异,确实起到调和差异与冲突的作用。

因此,儒家思想能为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所接受,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第16课 灿烂的文学艺术

诗歌

文献选读

朗读李白、杜甫、王维的诗句,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三人诗歌的特色。

李白:诗笔出神入化、浑然天成,为“诗仙”。

盛唐时期,诗人感怀大好河山的情景。

其写景与融情,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皆达到至高境界,至今无人超越。

这首诗是李白留给三峡的压轴之作。

杜甫:以大量笔墨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将个人的坎坷遭际化为对国家命运和生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为“诗圣”。

安史之乱由盛转衰时期,“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王维:风格宁静恬淡,意境深邃幽远,为“诗佛”。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由于处于由盛转衰时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绘画

读图学史

观察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颜:厚重 柳:遒健 欧阳:楷书字体结构法36条为习字的金科玉律等等。

练习与测评

1.联系前几课所学的内容,试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唐代呈现灿烂艺术的原因。

政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清明。

经济: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民族关系:开明真诚,使边地各族慕风向化,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对外关系: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汇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弘,同时,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的答案

第一课一、一万畜牧业炎黄中原CCC抄5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擅长栽培水稻,

文史百科 高一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答案6-10课

全手打……累死我也……只要我做了的都给你打上了……你看看是不是吧……给我点分吧……6课1,商鞅、县2,长城、焚书坑儒、中央集权3,C4,D5,B6,D7,1)百官之长,“助理万机”2)战国时期横议,必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练习册答案

第1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练习与测评1、列举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什么说他们的社会主张是空想?答: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了理想中的和谐、协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练习册答案

第1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练习与测评1、列举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什么说他们的社会主张是空想?答: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了理想中的和谐、协

文史百科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的全部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练习与测评1.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是哪些古代民族建立了这些国家?产生时间: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世纪主要古代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

文史百科 初一上册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新教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一历史试题(60分钟100分)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步入历史殿堂!在两个多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下面就来展现你们的亮丽风采吧!注意事项:1

文史百科 初一上册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新教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一历史试题(60分钟100分)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步入历史殿堂!在两个多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下面就来展现你们的亮丽风采吧!注意事项:1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求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与教师交流,了解到教师考虑较多的是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师们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是普遍接受的,但如何进行实践操作却感到十分茫然。所以,谈到新课程实施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求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与教师交流,了解到教师考虑较多的是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师们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是普遍接受的,但如何进行实践操作却感到十分茫然。所以,谈到新课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