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重要事件概括

Posted 野人

篇首语: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重要事件概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流落荒岛,创建家园

鲁滨逊出海冒险,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孙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荒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创建家园。

2、播种粮食

鲁滨逊收藏了几束大麦穗和稻穗,雨季后,分成两次播种,第一次播种三分之二,因为没有下雨,土壤里没有水分,种子没有发芽,第二次播种是在二月份,播种了三分之一,因为三四月份是雨季,雨水滋润了种子,种子都发芽了。

3、拯救星期五

鲁滨逊看到野人吃人的残暴场面后,加固了自己的“城墙”,萌生了把野人杀掉的念头。

他又一次看见野人举行人肉宴,其中一个野人俘虏逃出。

鲁滨逊拯救了这个野人。

鲁滨逊把它首位自己的奴隶,并取名叫“星期五”。

4、挖地窖、造个捣小麦的石臼

鲁滨逊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工夫,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

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第一块长木板。

他起劲地干了好几个星期,想制造一个捣小麦的石臼,最后却只好挖空了一大块木头。

5、鲁滨逊与“星期五”造木舟 

为了到孤岛对面的大陆,鲁滨逊便想和“星期五”一起造独木舟。

由于他思船心切,没有经过太多考虑便开始工作。

结果,花去数月时间好不容易用大柏树凿成的木舟却因太大而废弃。

又过了几年,鲁滨逊吸取教训,在沿河的地方又凿了一只更小的独木舟,并且安装了桅杆和帆,又在舟内凿了许多用来放东西的槽。

但是因为木舟太小,鲁滨逊未能乘它到对面的大陆,只能在附近使用。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Crusoe,又译作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

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Crusoe,又译作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

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Crusoe,又译作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

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Crusoe,又译作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

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评价

作品鉴赏编辑主题分析从这部小说的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但是,故事背后却隐含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也隐藏着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如向往的自由、孤筏重洋、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

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评价

作品鉴赏编辑主题分析从这部小说的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但是,故事背后却隐含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也隐藏着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如向往的自由、孤筏重洋、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

文史百科 鲁滨孙漂流记的评价

作品鉴赏编辑主题分析从这部小说的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但是,故事背后却隐含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也隐藏着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如向往的自由、孤筏重洋、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

文史百科 《鲁滨逊漂流记》的现实意义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笛福)主要内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

文史百科 《鲁滨逊漂流记》的现实意义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笛福)主要内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