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为什么吕后的历史评价特别低

Posted 刘邦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为什么吕后的历史评价特别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但是名声不好,一直被人们称为毒妇、淫妇。

我们不妨把吕后和“明君典范”唐太宗做一下比较:

杀人:

吕后杀死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参与诛杀梁王彭越,将情敌戚夫人炮制成“人彘”,杀死或逼死多个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刘邦儿孙。

李世民杀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死亲生儿子齐王李佑,因为一句谶语“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杀死开国功臣李君羡。

吕后和李世民一样心狠手辣,杀人众多,但没有对自己的亲人下手。

私生活:

与吕后有暧昧关系的男人,只有一个辟阳侯审食其(音审意机)。

李世民除了长孙皇后外、韦贵妃、阴妃、燕德妃、徐贤妃等诸多后宫嫔妃之外,还至少有两个属于“乱伦”关系的女人:

1,隋朝萧皇后,是隋炀帝册封的皇后,隋亡后,辗转流落到突厥,卫国公李靖大破东突厥后,俘虏萧皇后,带回长安,被李世民看中,按照辈分来论,萧皇后应该是李世民的表叔母或者表婶,因为隋炀帝的母亲和李世民的奶奶是亲姐妹,都是独孤信的女儿,按照辈分,李世民应该称隋炀帝为表叔。

2,齐王李元吉的夫人杨氏,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被灭门,但杨氏因为貌美而李世民被留下,杨氏是李世民的弟媳,照样被通吃。

通过比较发现,李世民所做的坏事要远甚于吕后,为什么李世民被后世奉为明君典范,而吕后却成了恶毒女人的代名词?

同样是杀人,难道被吕后所杀之人就是千古奇冤,而死在李世民手里就是“纵做鬼,亦幸福”?

原因其实很简单,历史学家们在评价吕后的时候,会被两种深入骨髓的思维定式所左右:男权社会和刘氏正统。

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一旦掌握权力就会被视为邪恶和不详!而刘氏正统,则是把汉高祖白马之盟约定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奉若神明,非刘姓的吕后临朝称制分封诸吕就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现在已经21世纪了,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继续拘囿于性别、姓氏等因素,而是要看这个人为国家、为民族、为历史做了什么!

吕后执政对国家的贡献,并不比高祖和惠帝差!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就是对吕后施政的极大肯定!

吕后除了众所周知的几件坏事之外,还是有颇多善举的:

1,废除三族罪、妖言罪:

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吕后临朝称制,发布诏令:废除三族罪、妖言罪。

三族罪就是诛连三族,一人犯罪,将会牵连其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被处死,汉朝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全都被诛三族,绝对是一项惨无人道的恶法!

妖言罪,名为发表蛊惑人心的不实言论入罪,但实际上却演变成了只要发表皇帝的负面言论,即会被视为有罪,同样是一项恶法。

两项恶法被废除,天下人拍手称快。

三族罪被废除后,在汉文帝时期,重启过一次,当时有一个叫新垣平的神棍,喜欢装神弄鬼,文帝信以为真,不久之后,他的江湖伎俩被揭穿,文帝醒悟之后,下令将其夷三族。

汉武帝时期,有多人因谋反或者被牵连而诛三族,比如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下令将太子刘据夷三族,只有刘据之孙刘病已侥幸逃过一劫,后来被霍光等人拥立为帝,即后来的大名鼎鼎的汉宣帝。

汉武帝的这次行为,也被后人称为“诛自己三族”。

2,知恩图报:

起兵反秦之前,刘邦放走役夫,逃匿到芒砀山,夫人吕后被牵连,抓进监狱,沛县监狱的一位小吏,看到吕后貌美,有了龌龊想法,正要实施的时候,被刘邦的好友、监狱另一位小吏任敖暴打一顿,小吏到知县处告状,萧何、曹参等人将事情揽下摆平。

吕后在监狱期间,一直受到任敖的保护和照顾,几乎没吃苦头。

任敖后来随刘邦起兵,汉朝建立后,被封为广阿侯,食邑一千八百户。

吕后当政后,对昔日的恩人万分感激,任命任敖为御史大夫。

吕后去世后,任敖拒绝参与陈平、周勃等人的铲除诸吕的行动,被免官。

在吕后掌权时间,大汉王朝在文化、思想、经济、律法等诸多领域有了全面发展,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理性,既要瘅其恶,也要彰其善!

本文为指缝间的历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历史是怎么评价吕后的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

文史百科 历史是怎么评价吕后的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

文史百科 历史是怎么评价吕后的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

文史百科 吕后的评价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

文史百科 吕后的评价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

文史百科 吕后的评价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

文史百科 对吕后的评价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

文史百科 对吕后的评价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

文史百科 对吕后的评价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