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朱棣的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朱棣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

去世后庙号原为“太宗”,嘉靖年间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受封燕王

洪武三年(1370年),十岁受封燕王。

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

十三年(1380年)就藩燕京北平,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之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

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自称清君侧,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他侄儿的天子宝座。

次年改元永乐(1403年)。

南京称帝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

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佛、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他对建文帝诸臣不服者,残酷屠杀,大肆株连,连其家族妻女都被处死、流放或者逼为娼妓,已死者也会被掘去坟墓,甚至认为对方孝孺诛九族不足,但已无亲戚可杀,所以杀死了方的师生、友人作为第十族,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诛十族的处决事件。

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亲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

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

朱棣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

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

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按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讦告。

他善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迁都北京

朱棣十分重视经营北方,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

七年(1409年)在女真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

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

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

同年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

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

九年(1411年)朱棣于疏浚会通河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

十三年(1415年)凿清江浦,使大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十四年(1416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也就是紫禁城(但后来部分宫殿被李自成放火烧毁,清初又重新修复)。

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在此基础上,对其他边疆地区的统治也得到发展。

四年(1406年)设立哈密卫,并多次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中官李达等官员出使西域

随后西域的帖木儿帝国、吐鲁番、失剌斯、俺都准、火州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治水与促进生产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永乐大典与郑和下西洋

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下,朱棣对典籍的整理也比较重视,组织大批人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

为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明朝的影响,从永乐三年起,朱棣派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

永乐时派使臣来朝者亦达三十余国。

浡泥王和苏禄东王亲自率使臣来中国,不幸病故,分别葬于南京(浡泥国王墓)和德州(苏禄国王墓)。

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内属,于其地设交趾布政使司。

去世

永乐时全国范围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由于国家支出过大,赋役征派繁重,使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流亡与起义,十八年山东发生的唐赛儿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支。

二十二年朱棣崩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这是朱棣第五次出兵大漠;出征前户部尚书夏元吉以国库虚耗,曾劝他勿起战事,但他不听,反系之大狱。

据朝鲜的《李朝实录》记载,成祖晚年多疑,曾因怀疑晚年得宠的权贤妃死因不单纯,而一次处死宫女2800余人,后来又因2名吕姓的朝鲜宫人再度引发大狱。

朱棣死后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成祖。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评朱棣的书哪个最权威更接近历史

明成祖朱棣的重要历史活动和评价:1.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2.营建北京,迁都北平,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改元永乐.3.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在云贵、两广地区推行改土归

文史百科 评朱棣的书哪个最权威更接近历史

明成祖朱棣的重要历史活动和评价:1.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2.营建北京,迁都北平,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改元永乐.3.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在云贵、两广地区推行改土归

文史百科 评朱棣的书哪个最权威更接近历史

明成祖朱棣的重要历史活动和评价:1.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2.营建北京,迁都北平,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改元永乐.3.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在云贵、两广地区推行改土归

文史百科 评朱棣的书哪个最权威更接近历史

明成祖朱棣的重要历史活动和评价:1.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2.营建北京,迁都北平,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改元永乐.3.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在云贵、两广地区推行改土归

文史百科 关于朱棣的历史故事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很有作为,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末年,他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三千人之多,为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永乐初年,国家

文史百科 关于朱棣的历史故事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很有作为,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末年,他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三千人之多,为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永乐初年,国家

文史百科 如何评价朱棣的历史功绩?

首先看他的功劳:第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虽然在传统思想来说有篡位的说法,但是如果真的把明朝叫给建文帝估计明朝肯定要走向败亡,因为地方藩亡势力不是软弱的建文能控制的。其次,北征蒙古,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得到几

文史百科 如何评价朱棣的历史功绩?

首先看他的功劳:第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虽然在传统思想来说有篡位的说法,但是如果真的把明朝叫给建文帝估计明朝肯定要走向败亡,因为地方藩亡势力不是软弱的建文能控制的。其次,北征蒙古,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得到几

文史百科 如何评价朱棣的历史功绩?

首先看他的功劳:第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虽然在传统思想来说有篡位的说法,但是如果真的把明朝叫给建文帝估计明朝肯定要走向败亡,因为地方藩亡势力不是软弱的建文能控制的。其次,北征蒙古,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得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