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主板的历史发展

Posted 芯片组

篇首语: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在不断看开狠多事情之后、更好的生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主板的历史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板发展历史

主板的更新换代,主要起因于cpu的更新换代,和主板上芯片组的更新换代。

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

82C30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系统。

82C30芯片组单片芯片的集成度小,功能差,是C&T公司的早期产品,但是它的某些基本功能至今仍然在使用。

目前使用的大规模集成的芯片组,常常是把多个芯片的功能集成在一、两片芯片中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

除了82C30系列外,典型的386控制芯片组还有OPTI公司的WB386PC/AT芯片组。

486微机采用的控制芯片组在功能上与386控制芯片组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由于486处理器把协处理器集成到CPU内部(即FPU),控制芯片组的局部性能有小的调整而已。

常见的486控制芯片组如:FRX46C401、FRX46C402;HT321、HT342;M1489、M1487;82C406、82C496等。

486控制芯片组大多为两片结构,即由系统控制器和数据缓冲控制器组成

586时代以后,随着控制芯片技术的发展,主板逐渐显露出我们现在主板的雏形,这时候,包括Intel和威盛等主要芯片厂家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Intel 430FX PCIset 430FX芯片组是Intel公司继430LX和430NX芯片组后推出的第三套基于Pentium的芯片组,也称为Triton。

它在体系结构上作了很多改进,使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新的技术在其后继芯片组430HX、VX、TX、GX等芯片组中都得到继承和发挥,因而430FX芯片组在Intel的430系列PCIsets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VIA Apollo KX133 作为VIA第一款支持K7的芯片组,Apollo KX133有如下特点:

采用了和AMD-750类似的设计方式,有专门的200MHz的外频速度,有特色的内存异步方式,可以支持66MHz、100MHz、133MHz的内存频率,并且真正支持PC133 SDRAM。

在容量上,Apollo KX133支持4条DIMM和最大2GB的内存,是目前BX芯片组支持数的两倍,这对于需要高容量高速度的PC服务器来说,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Apollo KX133的北桥芯片为VT8371,主要负责管理高速的系统总线(支持AGP 4X);南桥芯片则是和新近推出的Apollo Pro 133相同的超级南桥VT82C686A,可以支持Ultra DMA/66和4个USB接口,具有强大的外设扩充功能。

此外Apollo KX133还内建了符合AC’97的音频芯片和软MODEM,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降低了用户的开支。

总之,Apollo KX133在功能上比起AMD-750更加完善。

AMD AMD-750

是AMD开发的第一款能够支持Slot-A架构的Athlon的芯片组,采取传统的“南北桥”的结构方式,北桥芯片主要负责管理系统总线,南桥芯片主要负责管理外围设备。

北桥芯片代号为AMD-751,南桥芯片代号为AMD-756。

AMD-750芯片组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72位宽、200MHz的AlphaEV6总线来连接CPU。

200MHz的速度,是目前主流440BX芯片组的两倍;北桥芯片以异步的方式通过64位100MHz的总线与内存相连,支持目前流行的PC-100SDRAM。

AMD-750的南桥芯片提供了强大的外围设备支持,IDE控制器能够支持最新的UDMA66技术,配合支持该技术的IDE硬盘,能够提高硬盘的数据传输率、降低CPU占用率。

另外,AMD-750还能够支持4个USB接口,是现有BXl芯片组的两倍。

AGP2、PCI2.2、即插即用(Plug&Play)、ACPI电源管理等功能,AMD-750都没有放弃,全部支持。

最重要的一点是AMD-750能够支持多处理器!这是目前惟一一个能够支持两个Athlon处理器的芯片组,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在服务器市场上将会有多Athlon处理器的机型出现。

AMD—750芯片组也不是没有不足之处。

它只能支持3条DIMM共768MB内存,没有支持AGP4和PC-133SDRAM。

这些,对组建高性能的系统有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Athlon的性能优势。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求主板的历史发展到现在!

主板的更新换代,主要起因于cpu的更新换代,和主板上芯片组的更新换代。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82C30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

文史百科 求主板的历史发展到现在!

主板的更新换代,主要起因于cpu的更新换代,和主板上芯片组的更新换代。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82C30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

文史百科 求主板的历史发展到现在!

主板的更新换代,主要起因于cpu的更新换代,和主板上芯片组的更新换代。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82C30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

文史百科 主板芯片组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主板发展史--主板发展综述--电脑扫盲班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会从386开始追溯主板的发展历程,,其实也就是主板芯片组的发展历史,追溯的重点在2000年以前,至于最近的主板芯片组,我们将会在下一节的主流主

文史百科 主板芯片组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主板发展史--主板发展综述--电脑扫盲班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会从386开始追溯主板的发展历程,,其实也就是主板芯片组的发展历史,追溯的重点在2000年以前,至于最近的主板芯片组,我们将会在下一节的主流主

文史百科 电脑主板的发展史

主板的芯片组及其发展史(上)如果把中央处理器CPU比喻为整个电脑系统的心脏,那么主板上的芯片组就是整个身体的躯干。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

文史百科 电脑主板的发展史

主板的芯片组及其发展史(上)如果把中央处理器CPU比喻为整个电脑系统的心脏,那么主板上的芯片组就是整个身体的躯干。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

文史百科 主板的发展过程型号

主板的更新换代,主要起因于cpu的更新换代,和主板上芯片组的更新换代。1.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2.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系

文史百科 主板的发展过程型号

主板的更新换代,主要起因于cpu的更新换代,和主板上芯片组的更新换代。1.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2.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系

文史百科 主板的发展史是什么

主板的更新换代,主要起因于cpu的更新换代,和主板上芯片组的更新换代。1.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2.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