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粤语的历史有多久了?怎样来源的?

Posted 雅言

篇首语: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粤语的历史有多久了?怎样来源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粤语常识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和封开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广东封开:岭南文化发祥地论坛”在封开举行。

会上历史专家公布了经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的新成果:粤语源自于中国古“雅言”,并进一步确认广信(封开)是粤语的发祥地,粤语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对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粤语保存古“雅言”因素最多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助理巡视员、广东省著名语言学家罗康宁经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成果:广东粤语源自于中国古“雅言”,并进一步确认广信、封开是粤语的发祥地,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

?

我国古代有一种民族共同语,先秦到两汉时期称为“雅言”,宋朝以后称为“官话”。

今天汉语许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粤语。

雅言的基础是原始华夏语,原来只通行于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雅言地位也就相应提高,成为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最早将雅言带入岭南的,是秦朝征服“百越之地”之后从各地征发到岭南的“垦卒”。

这些“垦卒”多半是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

广信是岭南文化和粤语发祥地

潇贺古道和湘桂水道(即灵渠)是唐代以前中原汉人进入岭南的两条重要通道。

广信地处桂江、贺江与西江汇合之处,扼西江之要冲。

在岭南是个交通枢纽。

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远航至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而出口的通道,是经潇水和贺江到达广信,再经桂东和粤西两条走廊,也就是北流江--南流江和南江--鉴江两条贸易通道到徐闻、合浦,广信就成为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

商贸活动离不开语言交际,中原传入的雅言正是通过商贸活动而融合当地百越土著语言,形成粤语。

广信又是岭南最早传播中原文化的阵地。

陈元、士燮等在这里办学,使百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传入的儒家文化,汉族移民也从百越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成分,从而形成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体的早期岭南文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开展,以雅言为主体吸收一些百越土著语言因素的粤语,也就逐步成为这一带人们的主要语言。

广信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粤语的发祥地。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在广信

粤语在分布上的突出特点,是沿江分布。

它以西江中部为中心,分四条渠道向东、西、南扩展。

第一条渠道是西江--珠江,即沿西江向东至番禺(广州)一带。

包括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佛山、广州、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第二条渠道是西江--郁江,即溯西江、浔江、郁江直抵交趾郡。

包括广西南宁、崇左、贵港三市及其所属大部分县。

第三条渠道是北流江--南流江。

包括广西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及其所属各县。

第四条渠道是南江--鉴江,即溯南江而上,越过云开山脉到鉴江流域。

包括广东云浮、茂名两市及其所属郁南、罗定、信宜、高州、化州,湛江市及其所属吴川、廉江。

除此之外,粤语还有两个次方言区:一是漠阳江流域。

二是潭江流域,包括广东江门及其所属新会、台山、开平、恩平,这四个市(区)历史上称为“四邑”,其粤语次方言也就称为“四邑话”。

通行四邑话的还有鹤山以及珠海市斗门区。

四邑地区距广州并不远,四邑话却是粤语系统中跟广州话差异最大的一种次方言,其原因是潭江与珠江水路上并不相通。

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早期粤语的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

粤语保持雅言音系长达数千年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后,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

交趾刺史部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州治也在广信,广信便成为岭南首府和政治中心。

土著居民在学习汉文化和汉字之时,也就学习了雅言。

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本来千差万别,互相无法通话,又没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汉人交往时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间交往也不约而同地借助雅言。

雅言便成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语。

同时,古百越语言中一些元素,也就为汉族移民的语言所吸收,从而逐步形成为汉语的一支方言--粤语。

在中原和北方长达数千年的战乱动荡岁月,从周朝以来一直作为中原汉语标准音的雅言逐步消失。

而岭南地区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变而成的粤语则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音系。

离开粤语岭南文化便不复存在

广东的地方传统文化通常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据的其实就是境内三大汉语方言。

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珠江流域最大的方言,它不仅蕴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

离开了粤语,广府地区许多岭南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

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有必要重新研究粤语的自身价值和保护问题。

专家呼吁 建立粤语馆保存活化石

粤语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建立一个国家语言文字博物馆,但一直没有实现。

封开作为粤语发祥地,可以先行一步,在博物馆内建立一个粤语馆,收集、积累本地粤语的材料,包括语音记录、文献资料,以及粤语扩展和分布地图等等。

特别是那些独特的语音现象,例如上面讲过的浊塞音等,正在消失过程中,及时将粤语这一不可多得的我国最古老的“普通话”的活化石,作为-个宝贵的历史遗存保存下去。

粤语里又保留了大部分的古文言词汇.

用粤语来朗诵古文,词曲比用其他方言更能容易领略其中的意境.

粤语保留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

在北方方言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

如粤语中“粘”说“黐”,用“差人”来表示“警员”等等。

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

例如广州话常于句末的语气助词“忌”(现常常被写作“嘅”),见《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又如“打碥炉”(吃火锅),“碥炉”为一种古炊具;“牙烟”(即“崖烟”,意危险,古文中原意为“悬崖边的炊烟”,就是说“悬崖边的小屋”--自然就很危险了);“濿淅”(现粤语中意为“遇到麻烦”、“麻烦”;来源于古书中形容衣衫尽湿在水中行走的声音--想象一下在水中行走的滋味,就不难发现粤语词生动)等词;再如,现代汉语中“行”和“走”的意思基本没有差异,但是广州话当中,“行”就是走路,但“走”保留了古汉语中这个字“跑”的意思。

但是随著普通话在广东地区的推行和外来人口的影响,很多广州话保留下来的古语词汇已经很少被使用。

保留古文化,粤语是一环.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粤语有多久的历史

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一、语言定义 粤语,是一种发源于两广地区(广东、广西)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香港、澳门占有主流地位的语言,故称广东话或白话。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

文史百科 粤语有多久的历史

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一、语言定义 粤语,是一种发源于两广地区(广东、广西)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香港、澳门占有主流地位的语言,故称广东话或白话。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

文史百科 粤语是谁发名的历史来源

粤语发源地是广州地区,所以粤语又叫广州话。粤语是以广州话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两岸的市县,包括梧州市,还有香港、澳门的话语为基础,这是粤语系统中最为通行的主体方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汉族文化的

传统文化 水族“马尾绣”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

水族马尾绣到底有多长的历史?水书及相关资料都无记载,全靠聪明娴慧的水族妇女世代相传,才保留至今。可能主要是水族有养马赛马的习俗,马尾绣应运而生。其实,这种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有两个较为明显

传统文化 水族“马尾绣”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

水族马尾绣到底有多长的历史?水书及相关资料都无记载,全靠聪明娴慧的水族妇女世代相传,才保留至今。可能主要是水族有养马赛马的习俗,马尾绣应运而生。其实,这种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有两个较为明显

文史百科 山东聊城有多久历史了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

文史百科 山东聊城有多久历史了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

文史百科 山东聊城有多久历史了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

文史百科 哈尔滨的历史有多久了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的西南部,下辖5县〔呼兰、阿城、宾县、方正、依兰),面积为18076平方公里,人口526万人。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哈尔滨市有悠久的历史。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

文史百科 韩国的历史有多久?

韩国的历史,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韩国人自己希望拥有一段很长的历史,竟把韩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追溯到了公元前7000年(跟古埃及差不多),这明显是瞎扯了。不过,按照我国史籍的记载,要追溯到最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