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谢道韫一生所托非人,咏絮之才巾帼不让须眉

Posted 敌军

篇首语: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谢道韫一生所托非人,咏絮之才巾帼不让须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你们知道谢道韫的一生是怎么过来的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中提到的王谢,就是东晋时代两个豪门大族王家和谢家。作为显赫一时的江左高门,王家和谢家在世人的眼中一直以名门望族的形象示人。

然而,在繁华背后这些名门后代又有怎样的经历呢?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才女在繁华之后的故事。

一,咏絮之才

冬日的大雪自黛色的天空中缓缓飘落,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宰相谢安这日刚好在家中休息,他看到这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时兴起,想考考族中子弟的才学。

于是谢安问道:“这满天的大雪该怎么比喻呢?”

谢安的侄儿谢郎反应最快,马上说:“我觉得可以用在空中撒盐来相比。”侄女谢道韫跟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后眼前一亮,发现这个侄女的才华真是不可小觑。谢道韫也凭借这场对诗一战成名,被后人称作“咏絮之才”。

这则故事原本记载于《世说新语》,但或许是谢道韫才女的名声太大,后来连《三字经》中也不忘提一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二,家世强大

谢道韫的才华优秀得让人钦佩,而跟才华一样优秀的还有谢道韫强大的家世。

谢道韫的父亲是安西将军,叔父谢安是当朝宰相,族中兄弟也多为朝中显贵,而谢道韫作为家中长女,一向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备受疼爱。

古代女子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有段好姻缘,为此,叔父谢安没少为谢道韫操心。

为了给谢道韫选个好婆家,谢安考察了许多的适龄青年,最终为谢道韫选择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东晋时代有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王指的就是王凝之所在的王家,这样的家庭既和谢家门当户对,又实力强大,怎么看都是一桩好姻缘。

然而,豪门大族的背后不一定是繁花锦绣,也可能是一地鸡毛。王凝之虽然出身不凡,却是个十分平庸的人,偏偏朝廷看在琅琊王家的面上,任命他做江州刺史。

谢道韫的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自从嫁给了王凝之后,谢道韫的脸上就常常不见笑容,有一次谢安问她说:“王凝之是名门之后,你嫁给他为什么不开心呢?”

谢道韫回答:“我们谢家族中的子弟每个都很出色,哪知道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自此留下了“天壤王郎”这句成语。

谢道韫想不通为什么天底下还有王凝之这样的人,正如同世人想不通豪门为什么有婚姻的烦恼一样,其实谢道韫表面繁华的婚姻背后,早已不知流干了一代才女多少眼泪。

三,家破人亡

公元399年,孙恩造反,兵锋直指会稽,而此时的会稽内史,正是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

按理说,敌军进犯,王凝之作为地方长官应该组织人马御敌才对,可王凝之却既不出兵也不设防,而是寄希望于他所深信的五斗米教。

恰好孙恩也是五斗米教的信徒,于是王凝之更加坚信孙恩一定不会真的攻打会稽的。

国难当头,谢道韫苦劝丈夫组织兵马,修筑工事,以备万全,可王凝之一心求神问道,对谢道韫的建议置之不理。

谢道韫没办法,她只能自己挑选家丁,日夜训练,希望在最后关头可以助丈夫一臂之力。

敌军很快兵临城下,这时王凝之才相信孙恩是真的要攻打会稽。

官署一日三报,请求出兵抗敌,可王凝之却说:“我已经请来了鬼兵,把守住各处要道,孙恩的叛军根本攻不进来,你们就放心吧。”

结果,孙恩轻轻松松的攻下了会稽城,敌军入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会稽城中顿时成为人间地狱。

王凝之和他所有的孩子都死在敌军手中,可怜一心信奉五斗米教的王凝之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能等来他的保护神。

王凝之的死讯传来后,谢道韫顾不得悲伤,她组织起家丁和家中的女眷一起迎战强敌。敌军杀到府上后,谢道韫自己手持长剑,身先士卒,接连砍杀了数名敌军,与家中的女眷一起保护三岁的外孙突围。

但敌我实力到底太过悬殊,最终敌人活捉了那个三岁的孩子,威胁谢道韫说要杀了这个小孩。

谢道韫虽败不乱,昂然说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这段话说的不卑不亢,如果你们非杀这孩子不可,就踏着我谢道韫的尸体过去吧。

孙恩被她的气势所摄,最终放了谢道韫和她的小外孙。

然而,这场战乱带给谢道韫的伤痛却是永久的,谢道韫不仅失去了丈夫和儿女,谢家的许多族中子弟也在这场战乱中或死或伤,人丁凋零。权倾天下的王谢两家,也品尝到了繁华背后苦涩的泪水。

如果谢道韫不是出身豪门,或许此刻她正在一边织着布,一边看着田间的丈夫,等到夕阳西下之时,喊着满山乱跑的孩子回家吃饭吧。

可历史不容假设,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豪门给了谢道韫超乎寻常的物质条件,也使谢道韫承受了夫死子亡的巨大苦痛。

谢道韫晚年,隐居在会稽城中,不问世事。

一日,会稽城下了一场大雪,谢道韫呆呆的看着漫天飞雪,眼角默默的滑落一滴清泪。

很多很多年前,也是这样的一场大雪,有位明眸皓齿的少女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声名大噪。

眼前的雪和多年前谢家子弟满堂欢愉赏雪对诗之景太像了,可那年的人却再也不会回来……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东晋的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

传统文化 东晋的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

传统文化 才女谢道韫如何淋漓尽致把她的才气发挥出来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

传统文化 才女谢道韫如何淋漓尽致把她的才气发挥出来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

成语故事 天壤王郎

  晋代时期,有名的女中豪杰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由于她的才学比王凝之高,十分不称心。叔父谢安经常安慰她,希望她不要轻视他,夫妻和睦相处。可谢道韫还是忍不住叹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传统文化 王凝之是怎么死的

东晋女才人谢道韫出于名门,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丈夫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那时候王谢两家最为风光,势力财力均是那时候最鼎盛的家族,直到在梁武帝在位时被诛杀。王谢两家的风光也就被泯灭。谢道韫从小便

传统文化 王凝之是怎么死的

东晋女才人谢道韫出于名门,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丈夫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那时候王谢两家最为风光,势力财力均是那时候最鼎盛的家族,直到在梁武帝在位时被诛杀。王谢两家的风光也就被泯灭。谢道韫从小便

传统文化 为什么用“咏絮”称赞能诗善文的才女

为什么用“咏絮”称赞能诗善文的才女?  在《红楼梦‧第五回》︰“堪怜咏絮才!”这句是称赞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另在古诗词中则有南唐张泌《碧户》诗:“咏絮知难敌,伤春不易裁。”这首诗中的“咏絮”也是对能

传统文化 为什么用“咏絮”称赞能诗善文的才女

为什么用“咏絮”称赞能诗善文的才女?  在《红楼梦‧第五回》︰“堪怜咏絮才!”这句是称赞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另在古诗词中则有南唐张泌《碧户》诗:“咏絮知难敌,伤春不易裁。”这首诗中的“咏絮”也是对能

成语故事 牝牡骊黄

  东晋时期,尚书仆射谢安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把儿女辈召集在一起谈论诗文经义,要求子侄们用诗形容此时的大雪,侄儿谢朗作诗“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欣赏侄女的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