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敖包节(中国传统节日)

Posted 敖包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敖包节(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敖包的来源,有这样的传说:从前一个夏天夜里,一个坐骡子轿车的女子,出现于一个村庄,她哭哭啼啼地大闹不休,并招来了暴风骤雨,使整个村庄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到了冬天,人们打冰洞取水时,洞口就出现了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头,吓得人们舍弃水桶慌忙跑回,同时,闹起大风大雪,人们也不得安宁。村里请萨满,凭法力捉住作怪的妖女,将其头部压在石头及土堆下面。人们深恐其日后抬起头来再行作怪,故经过这里时,都要压上一块石头,以增加分量。久而久之,形成了“敖包”(堆积之意)。为防其日后为患,因而又定期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祭敖包,一般在每年六月间选择吉日进行。有一个姓氏的敖包,还有同“莫昆”、苏木(旗)的敖包。如马彦胡硕山敖包,每年由全旗去祭;伊敏河东莫和尔图近处的敖包,是由涂格敦姓氏的人们主祭;查干套拉盖敖包,则由杜拉尔姓氏的人们主祭。
另有一种敖包是萨满死后,在其所葬之地上盖的敖包。其子弟或信仰者,每年进行祭祀。这样的敖包叫“前达尼”敖包。其他敖包叫地方的敖包,行祭是对山神、水神的祭祀。
由旗祭的敖包,其祭物由全旗人摊派,由氏族或莫昆主祭的费用,则分别由氏族和莫昆负担。过去,这种收集的祭物,一般都有剩余,主要是牛、羊等牲畜,由指定的人们代放,留作下年祭祀之用。这种牲畜叫“扎斯”。对寄放扎斯的人,也给予一定的报酬,即从牲畜中支出。当临到祭敖包时,也有自愿提供牲畜的人。富裕的人家,有的一次拿出数只羊供祭用。
祭敖包的程序,一般是先赛马,然后念经,再进行摔跤和射箭等文体娱乐活动。最后是宴会、歌舞,祭敖包是草地鄂温克人的盛会。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祭敖包(中国传统节日)

简介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

传统文化 祭敖包(中国传统节日)

简介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

传统文化 鄂温克族节日 鄂温克族“敖包会”习俗简介

敖包会。祭敖包被认为是鄂温克人的宗教节日,除了举行祭祀仪式外也举行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关于敖包的来源,传说从前一个夏天夜里,一个坐骡子轿车的女子出现在村子里,她哭哭啼啼地大闹不休,并招

传统文化 鄂温克族节日 鄂温克族“敖包会”习俗简介

敖包会。祭敖包被认为是鄂温克人的宗教节日,除了举行祭祀仪式外也举行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关于敖包的来源,传说从前一个夏天夜里,一个坐骡子轿车的女子出现在村子里,她哭哭啼啼地大闹不休,并招

传统文化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的敖包是什么样的习俗

蒙古族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累积起巨大的石堆,也有一些使用土堆起来,一般都呈圆形,叫做敖包。“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来的,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

传统文化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的敖包是什么样的习俗

蒙古族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累积起巨大的石堆,也有一些使用土堆起来,一般都呈圆形,叫做敖包。“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来的,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

民间故事 “敖包”的由来

蒙古族有一个风俗,就是祭敖包。什么是“敖包”?“敖包”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堆子”。《清会典》说:“蒙古游牧交界之所

传统文化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男子节!也是所说的88(爸爸)节!八月八日爸爸节,简单好记又响亮,但你能想像这个节日的由来竟然和对日抗战有关吗?让我们一起把时光回溯到民国三十四年,当时抗战打得

传统文化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男子节!也是所说的88(爸爸)节!八月八日爸爸节,简单好记又响亮,但你能想像这个节日的由来竟然和对日抗战有关吗?让我们一起把时光回溯到民国三十四年,当时抗战打得

传统文化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男子节!也是所说的88(爸爸)节!八月八日爸爸节,简单好记又响亮,但你能想像这个节日的由来竟然和对日抗战有关吗?让我们一起把时光回溯到民国三十四年,当时抗战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