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汉献帝被废以后刘备为什么不直接把汉献帝接到蜀国?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汉献帝被废以后刘备为什么不直接把汉献帝接到蜀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建立蜀国打的旗号就是匡扶汉室,毕竟当时还有很多人是非常忠于汉室的,不过曹操在北方的势力太过强大,而且汉献帝又不争气所以汉室的衰落也是在所难免。不过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登基后刘备为什么不直接把汉献帝接到蜀国去呢?这样一来不是还能延续汉室的血脉么。当然刘备也不傻,自己能当皇帝干嘛还要弄来一个废帝给自己惹麻烦呢。

有着“刘皇叔”称号的刘备,从小就不太喜欢读书,交际能力还算不错,但如果不是处于乱世,估计他很难有机会做官,说不定会一直从事着织席贩履的工作,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后来遇到了关羽和张飞二人,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恰逢黄巾起义爆发,刘备认为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了,二话不说就开始了创业生涯。

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刘备的信念从为改变,始终喊着要匡扶汉室,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家底薄弱是刘备绝对是一位营销高手,不仅靠着这种口号美名远扬,还招来了不少人才,诸葛亮也是被他感动才决定出山的。得到人才之后,刘备开始抢占地盘,先是从孙权手中借了荆州,又趁刘璋请他入川的机会,把川蜀之地尽收囊中。

孙权多次派人索要荆州,都未能成功,在刘备看来,这是我凭自己本事借的,无论如何都不会还给你,况且荆州如此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论从地盘还是兵马数量来看,都远超孙刘两家,假如他想废帝自立的话,没有人有能力阻拦,但曹操却没有这么做,或许是觉得时机不成熟,也或者是他心中一直把自己视作汉臣,从没想过要当皇帝。

曹丕就不同了,他刚继承王位没多久,就取而代之,把汉献帝贬为山阳公,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并且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汉献帝听到这番话,只能苦笑一番,心想:你可拉倒吧,还与我共享天下,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还不知道你的心思,若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好,压根就不会把我给废了。

刘备听说曹丕称帝的消息,心中五味杂陈,大臣们看出了他的想法,纷纷上书道:“你看曹丕那家伙都称帝了,主公乃正儿八经的汉室后裔,若果你不当皇帝的话,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刘备不是不想称帝,只是天下人都知道他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汉献帝虽然被废了,但他尚在人间,若是称帝的话,岂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但刘备非等闲之辈,稍微思索了一会,就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于是,他就故意装作不知道汉献帝还活着,说是曹丕把汉献帝杀了,哭着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那场面甭提多感人了。就这样,刘备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在群臣再三劝说下,“勉为其难”的当上了蜀汉皇帝。难道刘备真的不知道汉献帝没死吗?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刘备肯定在曹魏安插了不少情报人员,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的事情,他绝对是了如指掌。对于曹丕来说,此时的汉献帝已经失去了价值,肯定不会派重兵保护他,若是刘备想把汉献帝接到成都的话,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他为何不这么做呢?

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刘备若是把汉献帝接来,就会遇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把皇位让给他把,刘备心里肯定不愿意,如果不让位的话,匡扶汉室的谎言就会被揭穿。所以,综合考虑来看,假装不知汉献帝已经死去才是最靠谱做法,接他是不可能的。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刘备统一三国后真的会把政权还给汉献帝吗

在三国里面,我们会时长看到一个说法,就是和汉朝相关的,什么身份地位,以及起义的目的等等,其实大家都懂哈,哪有什么人真的要光复汉室,不都是为了自己打天下,所以,就算三国被三方中任意一位统一,最后汉朝也是

传统文化 遭家不造什么意思?遭家不造典故出处介绍

刘备当年想要称帝,是需要一个正统理由的,毕竟汉献帝不在刘备这边,贸然称帝肯定会引起百姓反感。不过曹丕改朝换代后,刘备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才把大家集合起来,这下汉朝已经

传统文化 遭家不造什么意思?遭家不造典故出处介绍

刘备当年想要称帝,是需要一个正统理由的,毕竟汉献帝不在刘备这边,贸然称帝肯定会引起百姓反感。不过曹丕改朝换代后,刘备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才把大家集合起来,这下汉朝已经

谋略寓言 刮骨疗毒

公元220年,刘备占领了西、东两川和汉中、荆州等地区,有了一定的势力,正式称“汉中王”。由于当时曹操弄权,毒杀董皇后及两位年幼的王子,又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身为皇叔的刘备听到曹操的这些欺君的行为之

传统文化 包藏祸心什么意思?包藏祸心典故出处介绍

曹操的手段是明了名的狠,挟持汉献帝也完全不带眨眼的。更可怕的是,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做政治的筹码,以此做要挟。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包藏祸心就跟曹操有关,包藏祸心并不算一个热门成语,而且意思

传统文化 包藏祸心什么意思?包藏祸心典故出处介绍

曹操的手段是明了名的狠,挟持汉献帝也完全不带眨眼的。更可怕的是,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做政治的筹码,以此做要挟。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包藏祸心就跟曹操有关,包藏祸心并不算一个热门成语,而且意思

传统文化 秉国之钧典故出处介绍 秉国之钧释义解读

曹操挟汉献帝已令诸侯,也是让汉献帝每天都心惊胆战,生怕哪一天自己的性命不保。实际上曹操到死都没当皇帝也能看出曹傲心里还是有几分敬畏的,汉献帝当然也会给曹操很多好处,毕竟曹操整体来看能力还是没的说,就是

传统文化 秉国之钧典故出处介绍 秉国之钧释义解读

曹操挟汉献帝已令诸侯,也是让汉献帝每天都心惊胆战,生怕哪一天自己的性命不保。实际上曹操到死都没当皇帝也能看出曹傲心里还是有几分敬畏的,汉献帝当然也会给曹操很多好处,毕竟曹操整体来看能力还是没的说,就是

文史百科 三国最无存在感的亡国之君,却得以善终,不是汉献帝刘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后魏蜀吴独占鳌头,分别建立国家政权,然而强盛如三国,也阻挡不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潮流。我们都知道最后是司马家夺得了天下,三国归晋,那么三国最后的几位君主都是谁

文史百科 历史上大魏建安帝

建安(元年:196年-末年:220年二月)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五个年号,共计25年。为李傕郭汜之乱中,献帝在流亡途中所的年号。汉献帝也是东汉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时期是从189年到220年。汉献帝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