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 青铜盠方彝

Posted 文饰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 青铜盠方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家点评] 西周 青铜盠方彝

  西周青铜盠方彝西周时期盛酒器,陕西省眉县出土。

  盠方彝为长方形、圈足、顶式器盖,象鼻双耳,内铸铭文106字。彝身铸满文饰,以夔龙纹为主题文饰,对称装饰,中间有圆形涡纹,器身角面以三层文饰装饰,上下两层为夔龙纹两个一组装饰,中间层与盖主纹相同。盖为四坡顶,铸有扉棱为脊。整器庄重规范、工艺精湛。

  彝是青铜礼器的一种统称,金文中通常有“作宝尊彝”的字样。彝又是一种青铜酒器的专名,盠方彝是根据其铭文和形体而定名的。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西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金文记载的内容主要有祭祀、战事盟约等,盠方彝铭文记载的是周穆王时期册命摄可六师、殷八师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

  盠方彝的装饰采用浮雕技法,雕铸出粗犷豪放的文饰,装饰主次关系明确,层次十分清晰,达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其精美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文饰,浑厚庄重的器身以及铭文,通过雕铸将他们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再现了西周青铜器铸造业的辉煌。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早期 折方彝

[专家点评]西周早期折方彝西周早期 折方彝(细部)西周早期 折方彝(细部)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底)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盖内壁铭文)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盖内壁铭文拓本)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底铭文拓本)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早期 折方彝

[专家点评]西周早期折方彝西周早期 折方彝(细部)西周早期 折方彝(细部)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底)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盖内壁铭文)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盖内壁铭文拓本)西周早期 折方彝(器底铭文拓本)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虢季青铜盘

[专家点评]西周虢季青铜盘  这件青铜盘通高17厘米,口径39.8厘米,其型为敞口浅腹,口沿唇下左右各有一拱桥形耳,上腹一周为夔龙纹;下腹一周为下垂的莲瓣纹,有三足,每足上部为龙首正面形象,下部为龙爪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虢季青铜盘

[专家点评]西周虢季青铜盘  这件青铜盘通高17厘米,口径39.8厘米,其型为敞口浅腹,口沿唇下左右各有一拱桥形耳,上腹一周为夔龙纹;下腹一周为下垂的莲瓣纹,有三足,每足上部为龙首正面形象,下部为龙爪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周 吴方彝盖

[专家点评]周吴方彝盖  此金文书写规整、排列有序,颇具雍容之姿。吴方彝盖在清时曾藏上海赵谦士处,后归吴大徵。此拓片有“恒轩手拓”印,知为吴大徵所为。又有吴昌硕印记、题跋及杨岘题跋。  吴昌硕跋于光绪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周 吴方彝盖

[专家点评]周吴方彝盖  此金文书写规整、排列有序,颇具雍容之姿。吴方彝盖在清时曾藏上海赵谦士处,后归吴大徵。此拓片有“恒轩手拓”印,知为吴大徵所为。又有吴昌硕印记、题跋及杨岘题跋。  吴昌硕跋于光绪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 逨盘

[专家点评]西周逨盘  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这件西周青铜逨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 逨盘

[专家点评]西周逨盘  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这件西周青铜逨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 绳纹双耳罐

[专家点评]西周绳纹双耳罐  这件西周绳纹双耳罐高14.5、口径10.7厘米。敞口高领、束颈斜肩、折腹下收、平底,绳索形双折耳,腹部饰绳纹一周。此罐形制在青铜器中首见,相似的陶双耳罐,在甘肃、青海等地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西周 绳纹双耳罐

[专家点评]西周绳纹双耳罐  这件西周绳纹双耳罐高14.5、口径10.7厘米。敞口高领、束颈斜肩、折腹下收、平底,绳索形双折耳,腹部饰绳纹一周。此罐形制在青铜器中首见,相似的陶双耳罐,在甘肃、青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