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岁寒三友留墨香

Posted 青松

篇首语: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岁寒三友留墨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岁寒三友留墨香

  松竹梅是文人雅士崇尚、追求高尚人格的化身,松竹梅不但是古今画家喜欢画作的题材,也是历代诗人托物咏志的歌颂对象,被尊称为:“岁寒三友”。

  刻铜墨盒是晚清至民国间文人墨客实用的文房用品,把松竹梅刻上铜墨盒,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人格、情操,请同好共赏松竹梅“岁寒三友”刻铜墨盒,增雅趣,添笑意。

  松

  松树墨盒为黄铜,正方形10厘米。山峦之上,一株老松,苍劲挺直,松针茂盛,宁折不弯。松树不惧严寒酷暑,风雨摧不倒,冰雪不变色,四季常青,被人们誉为“不老松”。多少文人画家以此作画、吟诗,表达自己的人格品质。唐白居易的《松树》云:“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杖,夜深偷送好声来。”宋吴芾的《咏松》:“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陈毅同志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道出了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竹

  竹墨盒为黄铜,正方形8.8厘米。几杆修竹,清瘦高雅。竹蓬勃向上,虚心正直的君子风度,多少诗人为其歌咏,代不绝人。唐王维的《题竹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宋黄庭坚的《画墨竹赞》道:“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唱出了多少文人雅士的高风亮节。

  梅

  梅花墨盒为白铜,长方形10×4.5厘米。一枝老干横斜,数朵梅花绽放。梅在寒冷风雪中独天下之春,被称为:“报春花”。多少诗人咏梅、颂梅,留下传世绝句。唐杜甫的《江梅》诗中道:“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宋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卢梅坡的《雪梅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冲寒斗雪,高洁芳香的品质,尽在诗人的情感中。

  品茶之余,提笔之时,凝视着“岁寒三友”,它们无声地告诉我:做人要谦虚正直,不求名,不唯利;做事要坚韧持恒、公平认真;遇到挫折时不退却,坚定地走下去。

  我喜欢松竹梅。

  来源:收藏界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缂丝岁寒三友图

[专家点评]清乾隆缂丝岁寒三友图清乾隆 缂丝岁寒三友图(提款)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我国织绣工艺中极为重要的品种之一,织造过程“通经断纬”,费时耗工,色彩丰富,变化多样,为其他织绣所不及。缂丝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缂丝岁寒三友图

[专家点评]清乾隆缂丝岁寒三友图清乾隆 缂丝岁寒三友图(提款)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我国织绣工艺中极为重要的品种之一,织造过程“通经断纬”,费时耗工,色彩丰富,变化多样,为其他织绣所不及。缂丝

传统文化 为什么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为什么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不管是古代或现代的瓷制器物,我们最常见的纹饰就是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描绘或吟咏松、竹、梅的诗画,也是多的不胜枚举。如元朝白朴《

传统文化 为什么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为什么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不管是古代或现代的瓷制器物,我们最常见的纹饰就是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描绘或吟咏松、竹、梅的诗画,也是多的不胜枚举。如元朝白朴《

文章大全 岁寒三友的诗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2、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

文章大全 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2、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文章大全 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句

1、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崔涂《题净众寺古松》2、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3、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白居易《松下琴赠客》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文章大全 经典名著语录

1、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格言联璧》2、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警世通言》3、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

传统文化 釉中丹青色 瓷苑傲群芳

釉中丹青色瓷苑傲群芳  ——元青花与明初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的对比分析(上)  苍松、翠竹、寒梅组成“岁寒三友”,是中国历代文人抒怀、寄情、言志的景物。元代末期,景德镇青花彩绘“岁寒三友图”开创性地将

传统文化 釉中丹青色 瓷苑傲群芳

釉中丹青色瓷苑傲群芳  ——元青花与明初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的对比分析(上)  苍松、翠竹、寒梅组成“岁寒三友”,是中国历代文人抒怀、寄情、言志的景物。元代末期,景德镇青花彩绘“岁寒三友图”开创性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