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

Posted 瓷器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

  西村窑是广东宋代烧制外销瓷的著名民间瓷窑。窑址位于广州西北向的西村增埗河东岸岗地上。遗址是1952年发现的,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废瓷堆积三处,其中以土名皇帝岗的最大,是西村窑场的主要堆积遗存物,高约7米,整个窑场有40多种产品,每种又有多样型款与釉色,在此窑中是比较典型的。西村窑产品分粗瓷和精瓷两类。粗瓷较多,精瓷主要是青白瓷和青瓷,西村窑产品在国内大陆很少流传,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等国。近年来在我国西沙群岛及东南亚地区都有发现,主要品种有青白釉、青釉、黑釉、褐釉及低温绿釉。其中青白瓷比例最大。青釉基调为青绿色,呈色不稳定,变化比较多,青釉印花缠枝菊纹小碗从造型到纹饰都与陕西耀州窑相似,就青釉这一类瓷器属耀州窑系品种。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古遗址出土,常见的有青釉凤头壶、青釉划花点彩盘、盆等。

  耀州窑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窑为代表。铜川宋属耀州,故为耀州窑。创烧于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金元延续,停烧于明中期15世纪末,有800多年的连续烧造史。具《铜川县志》记载:“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产品以民用为主,但也曾以常年例贡的形式烧造皇瓷,供北宋宫廷使用。耀州窑最突出的成就是花纹装饰。花纹图案主要有莲花,缠枝花卉,波浪纹,鱼鸟纹等。装饰技法主要是印花,刻花,划花以及模印刻划相间。其花纹装饰特点,在宋早期是于器面刻划简单的花瓣纹;中期花纹则布满器面,大幅的花朵与组成的枝叶,蔬密相间。其花纹知识特点主次分明;到了晚期,花纹线条多细巧。耀州窑的产品以碗、盘、碟、罐、壶、盒为主。釉面多开小片冰裂纹。施釉匀净,颜色深沉;边沿部分发褐黄,俗称姜黄色。

  陕西铜川耀州窑博物馆于1996年专程到广州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耀瓷专题展览,展出了100多件耀州窑的精品,受到广东广大文物爱好者的青睐,特别为广东人民一饱耀州窑瓷器的眼福。并且在展览结束后,赠送我馆一批耀州窑青釉瓷片,我有幸第一次目睹如此众多的耀州窑瓷器,从此加深了我对耀州窑瓷器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感觉到西村窑青瓷和耀州窑青瓷是那么的相似,使我一直想就有关两个窑口的瓷器研究比较一下,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西村窑青瓷产生的历史背景

  宋代广州是我国商品外销的窗口,全国各地大部分外销物品都从这里始发,据《蒲寿庚考》载:“阿拉伯人与中国通商,虽屡经盛衰,而自唐经五代至宋连绵继续未尝中辍,有宋一代其盛遂极。据北宋所收关税以观,广州所征居全税十之九以上,故唐与北宋之互市均易往来极为频繁,居住在广州的番商(包括传教士)就有十多万人”。宋朱《萍洲可谈》卷二云:“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广大举债总一倍,约舶过周......富者乘时蓄缯帛陶货,加其值与求债者计息,何啻倍蓰”。出现了富人平时蓄集陶瓷等货物,囤积居奇,待季节风到船舶南航时,加值与求债计息的情况。这使我们感觉到,宋代陶瓷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我国陶瓷器精美价廉,深受外国人民欣赏和称赞,上至帝王贵族,官僚僧侣,巨贾富豪,下至一般平民百姓,在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婚丧、装饰和宗教等各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对我国陶瓷器的大量需求,大大地促进陶瓷贸易的发展。宋代赵汝适在《诸蕃志》记载,当时与我国贸易货用青、白瓷器的就有渤泥、西龙宫岛、占城、三佛齐、单马令、凌牙斯加、佛罗安、蓝无里、南毗、层拔、麻逸、三岛、薄哩噜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正是广东瓷器在宋代大量输出的真实写照。宋代广东瓷器的输出,已不仅仅限于南洋地区,随着船舶航线和贸易地点的开拓,已远达西亚地区。当时广州为了中国陶瓷的出口,陶瓷业得到很大发展。在各对外贸易港附近或水路交通便利之处,出现了众多窑场,广州港附近就有西村窑、佛山奇石窑、惠州窑、博罗窑、郁南南江窑和封开都苗窑等。就近烧造瓷器使对外贸易更方便、更实惠、更直接销往海外。从传世品瓷器和考古发掘实物资料来看,西村窑完全是民间经营外销瓷的窑口,是在全国陶瓷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外贸大量需求的形势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外销的需要造就了西村窑的产生。西村窑因自己的力量、资本有限,不可能对当时国内所有名窑产品进行仿制,也不可能把全国各地名窑的精美瓷器运输到广州外销,更不可能全套技术照搬。所以把出口畅销的名窑产品,作为自己仿造的对象。在广州建立自己的窑口烧制瓷器,是最合适的地点。

  二、西村窑青釉瓷器与耀州窑青釉瓷器的装饰艺术各自特点:

  西村窑的青釉装饰是受耀州窑瓷器的直接影响,艺术装饰十分相似,西村窑的青釉器物应属于耀州窑系。西村窑善于模仿当时国内名窑产品,有选择的学习和吸取兄弟窑口的优秀制作方法,制作出销售对路,受国外人喜欢的瓷器。

  1、村窑瓷器的装饰艺术特点。西村窑的装饰艺术特色分为刻划花、刻划模印印花、彩绘、点彩和镂刻等。

  (1)其青釉的主要纹饰。青釉印花是在碗内壁印三朵缠枝菊花,碗心为一朵团菊,外壁刻弧线纹。有在碟内印两朵缠枝菊花。菊花布满内壁,外壁刻划斜行菊花斑纹。只有在盆内中心印一朵或三朵折枝菊花,刻划纹饰一般使用在碗、盘、杯、瓶、壶、盏、盒、盆、盂、枕、坛、炉等器物上,纹饰有菊瓣、莲瓣、折枝牡丹、缠枝牡丹、蕉叶、卷草、蓖纹组合、莲叶鲤鱼珍珠地组合等。产品中的橄榄青釉印团菊和缠枝菊纹的碗、盏、碟、大盆,无疑是仿耀州窑瓷器,同时又不完全照搬耀州窑的模印方法,亦有西村窑的风格,既相似又不一样。而周边刻花,盆心绘酱褐色釉菊纹或牡丹纹的青白釉大盆,则是西村窑特有的产品。表现出纯朴无华的民间情调和娴熟流畅的艺术技巧。从艺术处理上,尽量做到简练、朴拙而不粗率,又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要求;

  (2)器物造型的特点。一般简朴大方,如瓶、壶的造型,一般采用曲率变化不大的弧形,作为塑造形体的基本轮廓线,口沿、底足做得较硬,盘碗类有唇口、撇口、敛口、敞口、葵瓣口等,圈足有平底、圆底、高圈足、矮圈足、卷边圈足。(图1西村窑菊瓣纹碗)外边纹饰多用弧线,口与底的比例相差不大,以增大其盛物容积量,显得线条简练朴实而使用;

  (3)装饰题材。采用适当的手法和纹样,以质胜之,以简胜繁,以拙胜巧,自然流露出劳动人民的纯朴本色,如凸花、划花、刻花、指甲花等装饰方法。凸花使花朵和枝叶突出,富有立体感,器物外壁刻划斜旋形的花瓣纹,借鉴耀州窑瓷器的简练、自然、奔放彩绘手法,有的是单独一种制作工艺,有的是刻划与划花并用。既吸收了耀州窑的制作方法,又具有自己的风格。如小罐、小水盂,均为快轮制成的小件器,胎质虽然粗糙,但造型规整、圆润,线条处理采取收了又放,放了又收。装饰手法更为简练,多采用“浸渍法”施釉,用手倒提圈足部分放入釉中蘸染,然后快速提起,在口沿或颈、腹部位点上黑褐彩或在肩部加几个乳钉纹、凸弦纹等。

  2、耀州窑瓷器的装饰艺术特点。耀州窑的装饰题材广泛手法巧妙、新颖,以刻花、印花最具特色,刻花刀法犀利,线条流畅,构图完美,在诸窑同类装饰之上。纹饰有缠枝莲花、菊花、牡丹、把莲、海水游鱼、飞鹤、博古、婴戏等。如为宫廷精工生产的龙凤纹盘、碗等。纹样构图统一又富有变化,器皿造型与装饰纹样完美结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1)装饰技法。耀州窑在初创阶段还发明了运用毛笔书法、绘画直接以黑色釉在素胎上进行装饰,而成为极有个性特色、纯朴大方的素胎黑彩瓷器。装饰除刻、印以外,还有划花、镂雕、贴塑,技法多样,晚期器物多为盘、碗,器形制作更为规整小巧,胎体变薄,装饰上印花占主导地位。

  (2)装饰题材。其纹样多取材于植物花卉,饰于盒盖、盘心和罐的口沿与肩、腹上。计有画于罐的口沿的二方延续图案、肩部的纹样及适合于盒盖、盘心的圆形的纹样等,使比较单纯的造型线条,产生丰富多样的装饰效果。图案主题突出、色调鲜艳、对比强烈,具有纯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装饰题材大体可分为植物、动物、人物、几何形和其它纹样。北宋时期耀州窑青瓷艺术达到历史的顶峰,无论从产量、质量,从器形的丰富,从刻花、印花等装饰手段。

  (3)装饰艺术。在宋代非常突出,北宋耀瓷装饰艺术手法有具体有:划花、刻花、剔花、镂空、印花、贴花、戳花、捏塑、绘画化妆土等多种制作方法。

  划花:使用弹性尖状工具在坯胎表面划出线条纹饰。是耀州窑在唐代、五代主要制作手法,宋初仍使用划花。宋中期以后,用在刻花花朵和叶脉轮廓内的辅助手法。

  刻花:是用金属刀具,在胎体上刻出纹饰的轮廓线,轮廓线略内凹,纹饰微微突出,人称“偏刀”。多见于碗、瓶、壶、钵等的外壁,但少数碗内壁也使用刻花装饰。刻花技法流畅,层次分明,是北宋耀州窑颇具代表性的独特装饰手法。至今,人们只要提及耀州窑瓷器,就会自然联想起精巧的刻花装饰艺术;

  剔花:用刀具刻出花纹,并剔出胎体上以外的部分,这样纹饰清晰,立体感强,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在瓷片标本上清楚的看到。为我们认识剔花装饰的艺术特征和判别烧造窑口,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镂空:用刀刻透瓷胎,把单个镂孔和多个镂孔组成完整的艺术造型,达到装饰效果,有灯、盒等器物;

  印花:用陶范在胎体上翻印花纹。印花纹饰一般在碗、盘、洗等器物内壁,比较规整、繁密、优美。

  贴花:把制作好的各种人物、动物和花朵的浮雕造型,贴塑在器坯上的装饰手法。多装饰在瓶、壶、尊、灯炉等器物上。

  戳花:采用戳刺工具在器物的表面戳出花纹的手法。如唐、五代时曾经为衬托主题纹饰戳出的小圆点等纹样。

  捏塑:用手捏和雕塑出的艺术装饰手法。如某些小件人物、动物和各类翻卷式的器口等,所采用的捏塑技巧进行装饰的。

  绘画化妆土:采用绘画的手法将白色化妆土泥浆绘在坯胎上,或涂在已由印花陶范印出的纹样上,使其加强立体效果的装饰手法。

  耀州窑的纹样十分丰富,从考古资料和传世品的耀州窑瓷观察,仅北宋的装饰纹样就有二百多种。有植物类的牡丹纹、菊花纹、莲花纹等十余种;有动物类的龙纹、狮纹、鹿纹、凤纹鸳鸯纹鱼纹等十余种;人物类的有婴戏图、瓷塑人物等多种;佛教造像 飞天、罗汉等;山石流云水波类;几何、直线纹样;边饰纹样和其它纹样等。

  三、耀州窑青瓷对西村窑青瓷的影响。

  关于西村窑仿耀州窑的问题,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西村窑青釉之中有印花缠枝纹小碗,这种小碗看不出与耀州窑有什么区别;另一种说广州西村窑烧制的印花青釉瓷无疑是受耀州窑的影响,纹饰与耀州窑极为相似,有较大可能是使用耀州窑印模,否则达不到极其相似的程度;并把西村窑列入北方耀州窑系,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因为从发表的材料来看,西村窑纹饰与耀州窑纹饰相近似的只有菊花纹碗和碟,西村窑菊花碗内中心印团菊一朵,内壁印缠枝仰菊三朵,外壁刻弧线纹一周,而耀州窑菊花碗内壁模印缠枝菊花六朵,碗内中心印团菊一朵,外壁素面无纹饰,再者西村窑菊花碟与耀州窑菊花碟,花朵数量及纹饰布局亦有区别,器形亦有所不同。为此所谓西村窑“有较大可能是使用耀州窑印模,否则达不到极其相似的程度”。此种说法是难以成立的。西村窑瓷器的纹饰细分有四、五十种之多,其中与耀州窑同类的只有菊花纹。所以,把西村窑列为耀州窑系,也是值得商榷的,这个问题是广东省博物馆老一辈考古专家曾广亿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来了。由于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器物精美和装饰花纹多样及造型独特,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北方地区各窑场竞相仿制的对象和南方地区窑场仿制的标准,使之在全国的很多窑口仿制,自然成为耀州窑系。如河南的临汝窑、新安窑等,广西的永福窑、容县窑、广州的西村窑等诸多窑口仿制耀州窑瓷器,在当时形成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众多窑场组成的耀州窑体系。为了在销售中争夺商品市场,各自努力发挥本身的优势和特长,往往采用多种制瓷工艺,制造出多种特色的陶瓷产品。就广州西村窑而言,利用本地对外口岸外销的优势,仿制多种窑口的瓷器,特别是仿制耀州窑的青釉瓷器较好。西村窑和耀州窑的关系,西村窑的产品具有地方特色,在宋代统一风格下,呈现出地方特色,造型具有南方窑的特色,与耀州窑瓷不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装饰风格有耀州窑的制作手法,洒脱流畅。西村窑的产品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古遗址出土,常见的有划花点彩盘、凤头壶、盆等。广东省博物馆于1992年接收菲律宾东方陶瓷学会会长范迪士夫人(MRSCYNTHIA RALDEC),托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馆长林业强先生转手捐赠给该馆一件西村窑青釉划花盘此盘高5 5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7 2厘米。敞口,宽沿,圈足。内外施青釉,内壁划四朵花,花内刻划云纹,花蕊似圆月,花外一周用手指甲饰一圈指甲纹。纹饰自然流畅,为西村窑的典型器物。西村窑瓷器自北宋开始烧制规模就较大,可以说是专门烧制外销瓷的著名民间窑场。产品陶瓷种类繁多,特别是青釉瓷器,青釉印花的风格与耀州窑缠枝莲纹碗大体相同,明显是受耀州窑直接影响。

  有人说,耀州窑受越窑影响,西村窑又受耀州窑影响,越窑有“如冰似玉”的美称;耀州窑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西村窑则无历史评说,但就青瓷而言,早就被世人赞美为“千峰翠色绿如染,雅淡悦目青瓷苑”,西村窑青瓷和全国其它青瓷一样,同样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它那种器物的质朴、实用、美观,仍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芬芳。

  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  西村窑是广东宋代烧制外销瓷的著名民间瓷窑。窑址位于广州西北向的西村增埗河东岸岗地上。遗址是1952年发现的,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废瓷堆积三处,其中以土名皇帝岗的最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北宋耀州窑青瓷划花斗笠盏

[专家点评]北宋耀州窑青瓷划花斗笠盏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俯视)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底足)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瓷胎)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盏心刻花)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北宋耀州窑青瓷划花斗笠盏

[专家点评]北宋耀州窑青瓷划花斗笠盏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俯视)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底足)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瓷胎)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盏(盏心刻花)北宋耀州窑系青瓷刻花斗笠

传统文化 五代耀州窑青瓷圈足的修足特点

五代耀州窑青瓷圈足的修足特点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魂摄魄的诱感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

传统文化 五代耀州窑青瓷圈足的修足特点

五代耀州窑青瓷圈足的修足特点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魂摄魄的诱感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五代黄堡窑青瓷刻花凤首壶

[专家点评]五代黄堡窑青瓷刻花凤首壶  这是一件五代时期黄堡窑址出土的减地刻花凤首青瓷壶。黄堡窑是耀州窑的前身,宋代黄堡窑属耀州治,故宋以后称耀州窑。耀州窑精美的青釉刻花瓷器举世闻名。减地刻花是先刻出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五代黄堡窑青瓷刻花凤首壶

[专家点评]五代黄堡窑青瓷刻花凤首壶  这是一件五代时期黄堡窑址出土的减地刻花凤首青瓷壶。黄堡窑是耀州窑的前身,宋代黄堡窑属耀州治,故宋以后称耀州窑。耀州窑精美的青釉刻花瓷器举世闻名。减地刻花是先刻出

传统文化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三、复仿耀州青瓷的鉴定要点  从复仿耀州窑青瓷成功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期间所烧复仿制品的数量相当大,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高仿品不断涌现,有些高仿品与真品

传统文化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三、复仿耀州青瓷的鉴定要点  从复仿耀州窑青瓷成功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期间所烧复仿制品的数量相当大,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高仿品不断涌现,有些高仿品与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