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三国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关于三国的成语介绍

Posted 成语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三国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关于三国的成语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你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哪些成语被发明出来么?其实整个三国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文学作品却有很多,其中也加上了一些东汉末年时期。至于说成语那就更多了,想想我们现在还在使用几千年前人们使用过的表达用语,也是感叹中文的魅力和强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七个在三国里的成语,或许是因为一件事或者是一个人发明出了这个成语,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何其浩瀚,能青史留名者终究是少数,感谢史官们用自己的笔截住了一段时光。每位名列史书者,都活出了一段精彩。如苏则字文师,杜畿字伯侯。

旷日持久

这是张进、黄华作乱时,苏则提出的计策,“虽然敌军人多,但他们磨合得不好,趁现在出击还有机会,等拖得时间长了,就算朝廷派来援军,也无济于事咯”。苏则在河西的战绩很出色,劝降三种胡,斩麹演、斩张进、降黄华,一顿操作下来河西就安宁了。

其实不止河西,苏则还掺和了邻郡的战事,曹操跟苏则的直属领导张既一聊,加官进爵吧。“旷日持久”用来形容荒废时间,耗时太久。

不以为意

轮到魏国第一太守了,政绩常年第一的杜畿。这是少有的几位被称作“国士”的人,杜畿与耿纪秉烛夜谈的时候,被荀彧听了个一清二楚。第二天荀彧就登门问罪,质问耿纪“有国士还不推荐,你这官咋当的?!”。

有荀彧这位颍川系大佬的背书,杜畿仕途的起点也很高,司空司直。杜畿平定河东的过程也是传奇,利用卫固、范先的轻视心理,靠着一张嘴就搞垮了这俩土豪。“不以为意”用来形容对人或事有轻视态度。

名过其实,被褐怀玉

这里涉及了一个人,李丰,就是后来坑了夏侯玄的那位。杜畿之子杜恕,因为小时候与李丰关系很好,这俩人就经常被拿来对比。虽然李丰名气很大,但和杜恕一比差距就出来了,有人认为李丰的才能配不上他的名声,而杜恕才是真正的璞玉。

“名过其实”用来形容名声超过实际才能,“被褐怀玉”用来形容出身贫寒,但有真才实学。

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孔伷相关的记载其实很少,189年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堂堂一个刺史,只在讨伐董卓时露了个面,等到190年,豫州刺史就换成孙坚了...对于孔伷就一句评价“喜欢不着边际的议论,有褒有贬”。

“清谈高论”用来形容不切实际的言论,“嘘枯吹生”用来形容言论中既有赞扬也有批评。连在一起用,就是表示孔伷只适合嘴遁,不适合参与军务。

奉辞伐罪

在诸侯讨董的时候,董卓本来想要亲自出征,但被郑泰给劝下来了,足足列了10个理由。比如诸侯都不是什么领军之才,军队也没什么战意,再加上董卓把持着朝廷,大义就握在手里,随时可以奉旨出征。

其实郑泰不仅阻拦过董卓出兵,还与荀攸、何颙联手想刺杀董卓,只是功败垂成。“奉辞伐罪”用来形容讨伐有罪之人,还是奉皇帝之命。

历史浩如烟海,捞出几个算几个。

张既:他不仅跻身魏晋八君子,政绩三辅第一,还能垂问雍凉

苏则:他性情刚直,绥民平夷威震河西,曹丕还也夸赞“正直之臣”

夏侯玄:他是天下名士,美男子一枚,却因和司马懿作对而被迫害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有关羊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羊的成语文化集萃  汉语语言丰富多彩,有关羊的成语也有不少,一些成语背后还有一段不乏幽默感的故事。  ▲羊踏菜园  此成语出自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

传统文化 有关羊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羊的成语文化集萃  汉语语言丰富多彩,有关羊的成语也有不少,一些成语背后还有一段不乏幽默感的故事。  ▲羊踏菜园  此成语出自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

传统文化 湖海之士典故出处介绍 湖海之士释义解读

湖海之士这个成语可能大家对它还比较陌生,因为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出自于三国时期,也是当时一位三国人物所创造的。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一下湖海之士这个成语,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是什么。乱世出英雄,

传统文化 湖海之士典故出处介绍 湖海之士释义解读

湖海之士这个成语可能大家对它还比较陌生,因为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出自于三国时期,也是当时一位三国人物所创造的。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一下湖海之士这个成语,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是什么。乱世出英雄,

传统文化 应声而倒是什么意思?应声而倒典故介绍

应声而倒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也算是一个应用率很高的成语了。但是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大家清楚么?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下应声而倒的典故,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由三国志作者陈寿创造出的成语。曹真也是

传统文化 应声而倒是什么意思?应声而倒典故介绍

应声而倒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也算是一个应用率很高的成语了。但是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大家清楚么?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下应声而倒的典故,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由三国志作者陈寿创造出的成语。曹真也是

传统文化 舍身成仁什么意思?舍身成仁典故出处介绍

舍身成仁的意思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舍弃掉自己的生命。其实和此类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很多,所以舍身成仁目前的使用率并不算很高,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和这个成语有关的故事。舍身成仁的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庞统

传统文化 舍身成仁什么意思?舍身成仁典故出处介绍

舍身成仁的意思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舍弃掉自己的生命。其实和此类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很多,所以舍身成仁目前的使用率并不算很高,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和这个成语有关的故事。舍身成仁的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庞统

传统文化 迷而知反成语是怎么来的?迷而知反成语典故介绍

今天为大家带来“迷而知反”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典故,古代也是在发展中诞生出了很多成语,因为那个时候存在的字并不多所以需要用四字词代替一些意思。在三国时代就有很多成语诞生,迷而知反就是其中之一。曹丕登基后表

传统文化 迷而知反成语是怎么来的?迷而知反成语典故介绍

今天为大家带来“迷而知反”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典故,古代也是在发展中诞生出了很多成语,因为那个时候存在的字并不多所以需要用四字词代替一些意思。在三国时代就有很多成语诞生,迷而知反就是其中之一。曹丕登基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