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历程及体现

Posted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历程及体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化中心的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运

动现象。

它是在经济中心转移的牵引力和政治中

心转移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下逐步迁移的。

然而,

数干年来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

一旦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到某一个国家或一个国

家的文化中心转移到某一个地区,它又会进一步

促进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正是从

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一千多年来中国文化

中心的南迁,尤其是近百年来东南沿海新月形文

化带的形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

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我们

不能从理论上真正认识到这种历史的必然性,那

么,在实践中,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

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瞻前顾后,踌躇不前;就

会失去机遇,遗恨千古。

一、文化中心转移的内在机制

经济中心(又称经济重心)即经济最发达的

核心地区。

经济中心的转移,是导致文化中心转

移的基本的、稳定的、也是最大的牵引力或推动

力。

当然,经济中心的转移是逐步过渡的,是在地

理环境变迁、社会政治动乱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一个地区渐次向另一

个地区迁移的。

根据作者长期研究的结果,从上古到秦汉时

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稳定在中原地区。

从魏

晋到南北朝时期,拉开了江南经济开发的序幕。

虽然此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是已

经开始微微向东南倾斜。

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使

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全国的经济中

心基本上完全转移到了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区。

自宋元以来的干余年间,由于黄河流域环境

不断恶化,长江流域条件优越,致使中国的经济

中心始终稳定在江南地区,而且从未出现过再度

回复到黄河流域的任何可能性。

这种南盛北衰的

格局起码还会维持若干个世纪或更久。

正是由于

中国经济中心转移的这种基本趋势及其所形成

的经济发展格局,吸引着中国的文化中心和政治

中心先后在北宋王朝末叶和灭亡之后相继转移

到了江南地区。

换言之,如果没有经济中心的转

移,另两类中心的转移就很难实现。

政治中心一方面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

移;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形

势的不断转换,它有时往往脱离经济发达地区而

向斗争的第一线转移,它对文化中心转移的影响

是有条件的、不太稳定的。

当两者转移方向一致

的时候,政治中心则往往促进文化中心地区文化

的进一步发展。

从夏、商、周三代到北宋灭亡的三干多年间,

中国的政治中心始终在黄河流域,并且沿着西安

—洛阳—开封轴心缓缓自西向东迁移。

其中

历时最长者当属西安。

自秦汉到隋唐的千余年

间,长安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它领导中国文

化第一次在汉代、第二次在唐代登上了世界封建

文化的高峰。

公元1127年的开封陷落和宋室南迁,标志

着中国的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

州和南京曾一时成为偏安王朝的首府。

然而,由

于塞外游牧民族对农业王朝的威胁并未消除,所

以,中国的政治中心便在明朝初年北上燕赵,北

京成了最近数百年间中国的政治中心。

二、中国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轨迹

1.中原文化时代

根据我们对2500多年来中国历代人才地理

分布的空间转换过程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从夏商时代文明起源一直到北宋灭亡的300。

间,中原地区始终支撑着中国文化的江山。

故将

这一时期称为“中原文化时代”。

从上古到秦汉时代,由于中国的经济中心稳

定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因而这里人才辈出,

学风浓厚,齐、鲁、关、洛为学术重镇。

春秋战国时

代诸子崛起,百家争鸣,各持学说,各据地域,学

风弥漫于黄淮之间的鲁、齐、楚、魏、卫、韩、赵地

区,尤以孔子讲学的鲁国学风最浓。

东汉时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仍然在黄河中下

游地区,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发达的齐、鲁、宋、楚、

韩、卫一带,学风依然浓重。

就东汉的行政区划分

来看,也是以充州学风最盛,而充州又首推陈留

郡鼎盛。

从三国时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中心)

的微微向东南倾斜,历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一

直到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转

移到东南地区,南方学风经历了长达六、七百年

的逐渐兴起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心

由北向南艰难转移的过渡时期。

唐代学风的全国分布仍然表现出北盛南弱

的总态势。

在学风浓重的黄河流域,学风分布的

轮廓恰似一把以关中为柄的巨型扇子,扇叶覆盖

了今天的晋南、冀南、鲁西、苏北、皖北以及全部

河南省域。

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在当时河北道南部

的赵州、冀州和流州。

与此同时,南方学风日渐兴

盛,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人才尤为集中。

一形势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文化中心的南迁已经

正式拉开了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从唐代开始,福

建泉州的学风已经兴起,历宋、元、明、清而日渐

兴盛,终成我国东南沿海又一学术重镇。

北宋是我国文化中心自黄河流域彻底转向

江南的关键时期,这时的长江流域在文化实力上

与黄河流域旗鼓相当。

当然,由于传统力量的支

持,黄河流域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人才和学风

密集于西安一洛阳一开封轴心线上,其中尤以作

为北宋“文化首都”的洛阳独领风骚。

在南方,北

宋时代学风最盛者为福建路,次为两浙路。

福建

学风之盛,显受朱熹影响。

他虽为安徽人,但出生

和讲学均在福建,形成所谓“闽学中心”。

2.江浙文化时代

宋室南迁标志着中国文化“江浙时代”的开

始。

在此后的七、八百年间,从长江三角洲到杭州

湾沿岸,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迭出,群英荟

萃,被誉为“人文渊蔽”。

从南宋到元、明,学风盛行江、浙、赣地区。

宋时代学风的分布,在我国南方自西而东形成所

谓五大学风盛地,即四川眉江、资江流域的蜀学、

湘江流域的湖南学、赣江流域的陆学、钱塘江流

域的浙学和闽江流域的闽学。

元朝虽然为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牧者王朝”,并且建都于大都(北

京),然而中国学风南盛于北的总趋势仍未改变,

其中以江、浙、赣和皖南学风尤盛。

到明代,中国

学风南盛北衰的局面已成定局,形成了以江、浙、

赣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学风密集区,尤以苏州人才

密度最大。

清代学风敛聚江、浙和皖南。

江西学风到清

代明显衰减,人才密集区收敛到苏南、浙江和皖

南地区。

其中苏州人才之众,冠绝全国,次为常

州、扬州和杭州。

在浙江,浙西学派以治经学为

主,浙东则以史学见长。

皖南人才集聚于宁国、徽

州二府。

福建学风与人才分布于闽江和晋江两

岸,前者有闽县、建宁,后者有晋江、安溪等学风

盛地。

3.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的形成

近百余年来,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

迅速发展和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影响,使得我国

人才一学风密集的地区逐渐由清代的江、浙、皖

南三角地带渐次顺着江、浙沿海向南发展,初步

形成了北起江苏南部、历浙江、福建而至广东的

我国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

根据我们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改称院

士,下同)籍贯统计的结果发现,在统计的242位

学部委员中,北方(吉、辽、京、津、冀、鲁、豫、陕)

为49人,占全国的20写;南方(皖、川、鄂、湘、

赣、苏、浙、沪、闽、粤、黔)多达193人,占全国的

80。

这是自宋、元、明、清以来我国南盛于北的

人才分布总格局的继续和发展。

在南方人才分布的态势方面,一个显而易见

又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学部委员的出生地集中分

布于东部沿海的江、浙、闽、粤四省,从而形成了

与弧形海岸带一致的所谓“新月形文化带”。

地处新月形文化带北端的江苏省,是人才最

密集的地区。

全省有学部委员58人,远远超过

我国北方8个省市学部委员的总数(49人),占

全国的将近1/4(24. 0写)。

仅次于江苏者为浙江,全省有学部委员40

人,占全国总数的1/6(16.5%)0

上海也是人才与学风密集的重镇,全市有学

部委员11人。

福建省共有学部委员24人,与北京、天津、

吉林、辽宁、河南和陕西等6个省市学部委员总

数相等,占全国的1/l0a

广东省有学部委员20人,占全国学部委员

总数的8.3000

三、东南沿海的机遇

1.岁月悠悠,千载难逢

中国文化中心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过程,经

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显而易见,从公元前

1900年夏王朝后期中国文明起源②到先秦时代,

黄河流域文明在长达3000多年的时间中都占有

绝对的优势;即使到汉唐时代,黄河流域的文化

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北宋时代,尽管中国文化中

心南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但中央政府仍然采

取“竭三昊以奉西北”的政策,以遏制文化中心的

转移。

只是在最近的七、八百年间,中国的文化中

心才彻底移到了南方,而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

的形成,如果从中国文明起源时代算起已经经过

了整整38个世纪。

岁月悠悠,机遇瞒珊,来之不

易,千载难逢,东南沿海人应当更加珍惜这一大

好时机。

2.东亚经济一文化地理的新格局

数千年来,在中国国内文化中心逐步向东部

沿海地区,特别是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同时,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向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辐射、

传播,形成了披染中国传统文化风采的“汉文化

圈”。

到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东亚经济一文化

地理的新格局,它以独具东方风韵的经济文化共

同体的面貌登上了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历史舞

台。

东亚经济一文化地理的新格局以中国传统文

化核心区为依托,呈同心圆状向太平洋方向辐

射、扩散,大体上形成了四个经济一文化带。

其中

第一带为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带;

第二带为包括整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新月

形文化带;第三带包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

等四个国家或地区,即通常所说的亚洲“四小

龙”;第四带即经济发达的日本。

显而易见,包括

东南沿海在内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新月形文化

带正处在十分有利的经济一文化地理位置上,它

不仅背依腹地辽阔的黄河一长江流域,具有丰厚

的资源储备,而且面对东亚经济率先腾飞的日本

和“四小龙”,具有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捷足先登的

优势。

深而言之,由于第三带和第四带同处于“汉

文化圈”之内,因而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血

脉相联的文化传统,这就使得东部沿海地区比起

西方国家来更容易学习日本成功的经济,在即将

到来的21世纪,随着世界文化中心向亚洲一太

平洋地区的转移,东南沿海经济腾飞的光环已经

高悬中天。

主要参考文献:

①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e

②夏绷:《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廖智宏〕

〔作者简介〕王会昌,男.萦古族,1943年S月生,河南省南

阳人,理学硕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来教授。

主要著作有《中

国文化地理》和《古典文明的摘篮与墓地》。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中国近代曲折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什么特点

特点:曲折、艰难。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

文史百科 中国近代曲折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什么特点

特点:曲折、艰难。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

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文物作文

观省文物展有感大家必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古代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

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文物作文

观省文物展有感大家必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古代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

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文物作文

观省文物展有感大家必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古代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

文史百科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的目录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

文史百科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的目录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

文史百科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的目录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

文史百科 观历史文物有感的作文

大家必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古代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的一座桥梁,可

文史百科 观历史文物有感的作文

大家必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古代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的一座桥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