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为什么称中国历法为“黄历”或“皇历”

Posted 历法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为什么称中国历法为“黄历”或“皇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称中国历法为“黄历”或“皇历”?

  中国的历法是古人依据太阳、月球和地球运转的周期,顺应四季寒暑及大自然规律而制定了年、月、日法则。在华人世界,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新年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此外还有中元节、重阳节、浴佛节、七夕等,这些节日都是依照历法而定。但为什么中国的历法称为“农历”、“阴历”、“农民历”是不正确的,而应该称为“黄历”或“皇历”?

  最早的中国历法是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所颁布。在《史记‧五帝本纪》上记载黄帝时敬天信神,观察天文,推测阴阳变化,建立五行序列,预知节气时辰,制定历法。当时推算的历法充分传达了阴阳平衡的观念,故中国的传统历法不是单纯的阳历或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黄帝像,明人绘。(公有领域)

  历法主要分为三类:阴历、阳历、阴阳合历。阴历即太阴历,是把月球绕行地球一周定为一个月,累积十二个月定为一年,但无法正确表现出天地四时季节的变化。阴历一年约354天左右,较回归年(即太阳年,指地球由春分点出发回至原点所需时间,一回归年等于365.242199天)约短11天左右,现今阿拉伯国家使用的回历即属这种纯阴历。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地球绕行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计算基础。此历法普遍为目前世界各国所接受,又称为西历、新历、公历。一个阳历年为365天,季节固定,并规律的分为12个月,每个月有31日或30日(近代西历每年二月还有29或28日为一个月)。不过仍比回归年少0.242199天,历法上为补足此差数,就规定每四年中得有一年须再加一天,为366天,称为闰年,也就是闰一天。

  阴阳合历则是阳历与阴历兼顾的历法,融合了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周期。月份依月球运行周期为准,年的长度则依回归年为准,闰月则是为了让月份和四季寒暑相配合而设计的。阴阳合历一直沿用至今,也是中国传统的固有历法。

  古代改朝换代新立帝王时便会更改年号,并颁发新历法,在新历法中也会加入君王的年号。而传统的皇朝历书都是由皇帝所颁布,并与皇帝年号相结合,最后由官方印发。因此把传统历法称为“皇历”,而最早的历法来源于黄帝,故又称为“黄历”。

  无论是政治、农业、医学、航空、海运、天文观测等,均与历法有密切的关系。从早期观测太阳周期、月亮盈亏,到推算二十八星宿,定二十四节气等,让农民能依时从事耕种、播谷、冬藏等农事。黄历的作用不只限于农业,现今的黄历内容包罗万象,有春牛图、农业种植、十二生肖运势、渔涝、涨退潮、日月蚀、二十八星宿、算人命斤两重、每日吉凶宜忌…等等,生活常识、祭祀安葬、婚嫁喜庆、节日庆典全都包含了。黄历以干支纪年,直接展现了古人敬天地、信神佛的内涵。黄历的巧妙准确,充分显现了人类的智慧,不仅印证中国历法在天文上的贡献,还深刻的唤醒中国人时时牢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历书为什么称皇历

  相传,我国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3000多年前,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  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宣明历》。该书对日月、时辰和节令已有详细的记载

传统文化 历书为什么称皇历

  相传,我国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3000多年前,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  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宣明历》。该书对日月、时辰和节令已有详细的记载

传统文化 为什么称黄历三月初一为“蝴蝶节”

  黄历的三月初一被称为“蝴蝶节”,主要是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之一。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将他与民间的节日联系起来,使节日形成了独特的情趣,也使故事的意境

传统文化 为什么称黄历三月初一为“蝴蝶节”

  黄历的三月初一被称为“蝴蝶节”,主要是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之一。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将他与民间的节日联系起来,使节日形成了独特的情趣,也使故事的意境

传统文化 洛萨(中国传统节日)

洛萨---藏历新年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

传统文化 洛萨(中国传统节日)

洛萨---藏历新年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

传统文化 四象与分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

传统文化 四象与分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

传统文化 四象与分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

传统文化 “老皇历”典故出于何处

“老皇历”这个词语始于宋朝,原本是褒义词。宋太祖赵匡胤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匡义,是为宋太宗。宋太宗在位期间,注意农田水利,鼓励开荒,每年到了年终,便要宴请群臣,记功行赏,并送给每人一本历书。这本历书记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