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求荷兰的历史介绍详细一些谢谢了

Posted 荷兰人

篇首语:愿你纵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求荷兰的历史介绍详细一些谢谢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仅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他的名字叫做荷兰。

在800年以前,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

从12世纪-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

直到今天,荷兰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

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三百多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确实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一个人口仅有150万的国家,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的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历史像大海一样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要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讲。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年夏天都会有大批的鲱鱼回流到荷兰北部的沿海,荷兰人每年可以捕获到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

鲱鱼对荷兰的经济很重要,很多人以此挣钱而生存。

14世纪,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约有20人从事鲱鱼的捕捞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人提供了生计。

但是,鲱鱼是一种自然资源,造物主从来没有给予荷兰人独享的权利,北海附近也有其他种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队。

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爆发过三次战争,是什么力量使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1358年,在荷兰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博客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把鱼肚子抛开,取出肠子,割掉鱼头,用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当时没有冰箱),因此荷兰的鲱鱼能够在全欧洲畅销,尤其是在英格兰。

荷兰人用一把小刀将这种人人可以染指的自让资源转变成荷兰独占的资源,直到今天荷兰食用鲱鱼仍然保留着几个世纪来形成的传统形式习惯:鲱鱼被取出内脏之后不经过任何烹调直接提着鱼尾一口吞下。

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他们的商旅生涯。

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建筑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这些不起眼的图案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鹿特丹曾经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史就是从一只只装满咸鲱鱼的大缸开始的。

一旦以货物的流通和交换为谋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也开始先露出巨大的优越性: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欧洲当时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络,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有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机遇。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探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主要是依靠暴力来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而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通过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经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把他们转销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中,荷兰商人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

当时英格兰的面积比荷兰大三倍,人口是荷兰的五倍,作为大西洋中的岛国,英格兰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荷兰人是一口什么样的手段击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呢?就像发明一刀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一样,荷兰人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假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

英格兰的商船都是携带武器的,他们造船也都用足够硬的木头;而荷兰的船几乎没有武器装备,因此,荷兰的造船成本更低,用荷兰船运货也很便宜,于是荷兰就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

在此之前的欧洲商船都建造可以架设火炮的炮台以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载火炮的商船,这样走的代价就是每一次航行都要成为一场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他的好处就是造船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船只的一半,于是货物的运费也低。

即使这样,荷兰人还不满足,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又在船只上加上了一种特殊的设计:他们的设计使得船身很高,船的肚子很大,而甲板很窄,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对于货船的征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税收就越少,利润也就也越多。

在很大程度上,荷兰人就是靠着这种船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设计的船只显然不够,关键还要看驾驶那些船只的人。

1596年-1598年,有一个名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俄罗斯的一个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处北极圈内,巴伦支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到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地方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取得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出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义务和药品。

冬去春来,幸存下来的荷兰商人完好无损地将商品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坚守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

在当时,这样的信念也为荷兰人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阿姆斯特丹荷兰海运博物馆,每个星期天都要在那里举行一次特殊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来学习荷兰的历史,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参加也从不间断,教师有来自不同职业的人志愿者担任,他们一丝不苟的带领孩子们重温400多年前荷兰水手们的生活。

今天荷兰人经常向他们的年轻人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荷兰人的祖先不仅仅是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实际上在距今500多年前的16世纪末,荷兰人几乎是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

在某一段时间里,荷兰人的船队比英格兰、法国、苏格兰的货运商船的总量还有多,他们有1800艘船的船队,能够把货物运送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海运贸易的发展,城市作为交易的市场,储存货物的仓库,维修船只的工厂,在荷兰逐渐兴旺起来。

渐渐的,生活在这片城市中的人们发现一个超越商业贸易甚至超越了经济生活的难题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就是:到底由谁来管理城市?应该怎样管理城市?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荷兰城市的主人都是那些贵族们,因为城市总是建立在某个贵族的领地上,贵族们建立起小型的军队,名义上是保护城市,实际上是依靠暴力的手段取得税收,这就意味着在城市里:有钱人比较有权,他们可以主导讨价还价,贵族依靠有钱人,给他们提供财富,商业和城市的兴起使得人们产生了对于经济自由的渴望。

日渐富有的富人们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他们像购买商品一样从贵族手里购买了城市的自治权,从此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们不能直接向他们征税。

市民自治为荷兰的城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到15世纪末,将近一半的荷兰人生活在城市中。

荷兰的每一个城市都极力争取更多的贸易机会,城市被有钱的商人统治,由他们决定城市的管理。

在荷兰建于15世纪的市政厅,每隔15分钟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历史画面:贵族将城市的管理权交给了市民。

这个发生在荷兰历史上的一瞬间,借助这个特殊的计时工具成为了永恒。

就在荷兰人忙于建造自己的城市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凭借着蒙古大军西征时传入的火药,摧毁了骑士们守卫的城堡,建立起像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一样的君主集权的国家。

这些国家有着格局的贵族领地、独立的商业城邦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可以有效的动员和组织起整个民族的力量,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靠着这样的方式率先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

开始的时候,荷兰人似乎不屑于追随这种潮流,他们更加习惯于生活在彼此独立的城市中,这些城市只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财富。

像英国、法国、西班牙一样的有国王统治的国家也会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国王如果想要扩展就需要大量的钱。

但是在1543年,不管荷兰人情愿与否,他们都不得不面对“国家”这个问题,那一年,西班牙国王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领土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荷兰人认同这种说法;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的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了;当西班牙国王为荷兰派来新的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了;但是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荷兰人奋起反抗了。

当时西班牙正在和法国打战,因此国王菲利普二世需要得到永久的财力保障,而荷兰人只同意在一段时间内提供部分的钱财。

荷兰人的独立战争爆发了。

一开始,西班牙军队轻而易举的粉碎了荷兰人一盘散沙似的抵抗,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就有15万荷兰人死于非命。

严峻的现实让各自为政的荷兰不同省份不得不团结起来。

1579年,来自荷兰北方7个省的代表在一间大厅里签署了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

从此之后战局向着有利于荷兰人的方向转变,一方面是由于荷兰人的团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菲利普二世在欧洲四面树敌,连年的争霸战争耗尽了西班牙的国力。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省的起义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

把国王像不称职的经理人那样打发回家之后,他们已经发现他们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一个国家,可是这个国家应该交由谁来管理和保护呢?他们并不着急说:我们现在没有国王,因为当时没有人那么做;他们也不敢称自己是共和制的,因为那样做台前卫了。

对于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们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所以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他来照顾荷兰的安全,而自己却照顾好自己的生意。

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荷兰人把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女王爽快地答应了做他们的君主并派出军队保护荷兰人的生民财产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们很快发现,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荷兰的市民们说:不,我们不这样认为,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但是我们拥有了统治者,而且他的权力不是很大。

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7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连省共和国,这是在人类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富裕商人阶层以政治权利的国家。

这在荷兰非常典型,政治权利实际上掌握在富人和知识精英手中,不同的省份尤其是拥有沿海城市的省份有商业精英统治,而整个国家政府这些省的代表和统治者,由这些家族产生,所以可以这样认为:荷兰共和国有点像家族的企业。

新的国家诞生了,但是他的未来依然处在重重迷雾中。

如果用国土资源和人口等条件来衡量,荷兰几乎不具备成为国家生存下去的条件,更何况组成共和国的7个省份依然是各自为政。

他们的结构很松散,各省绝对独立,他们只能在决定税收上保持一致,而在其他方面如果意见不一致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有时候可以把它们比作现在的欧盟。

这个结构松散的小国几乎就在刚刚建立之初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重的危机:在独立之前,与西班牙的贸易是荷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独立之后,西班牙国王封锁了国内所有的港口,禁止荷兰商船驶入西班牙,经济的生命线被扼断了,新生的共和国的出路在哪里?荷兰凭借着自己的商业直觉,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因为这片土地上拥有人数众多,并对财富充满渴望的商人阶层,如果将他们的爱财之心转化为一种力量,那么荷兰就拥有了一种比王权更为强大的武器。

根据这个优势,荷兰人决定从精明的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靠自己去寻找前往东方和美洲的航线,可是远洋航行需要的大量资金又从哪里来呢?1602年,在共和国大会议长奥登巴恩威尔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

可以这样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了股票(不过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股票),人们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在账本上记下自己借出的钱,公司承诺给这些钱分红,这就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的方法。

他们筹集了650万的资金(相当于今天300万的欧元,而在当时却值几十亿)他们,用这些钱建立了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荷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对外扩张的资本,甚至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

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己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这个利润丰厚同时也存在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政府将一些特权(包括协商签订条约、发动战争,即使之对外具有独自主权)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船队起航了,西班牙国王几乎适用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

但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内,它每年向海外派出50只商船,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在成立后的10年内,东印度公司没有分发股利,因为投资者在此期间内集中资金造船、造房子、在亚洲建立贸易王国,做完这些之后,东印度公司在10年后第一次给股东派发利息。

连续十年都不给股东们发红利,这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股东们的认可呢?这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通体制。

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

早在400多年前,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经产生了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

这里曾经成为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股票交易所,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那个面积不足1000平米的院子流入了荷兰国库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以获得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相当于200万吨白银。

当大量的金银流入荷兰时,荷兰的经济血脉开始变得拥堵起来,这一次,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建立银行。

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多年,是一个城市银行、存款银行、兑换银行,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有一定数量的金额都要经过银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银行对于荷兰的经济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它发明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那是被称作“想象中的货币”。

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

因此,一个看上去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正在海上与西班牙开战时,西班牙贵族的白银依然可以在阿姆斯特丹银行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依然可以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荷兰人建立他们的政府,不论是国家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是为了他们的商业利益服务的,而不论欧洲各王室怎样的相互争斗,荷兰一直保持中立,他们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

历史学家们比价一致的观点就是——荷兰的市民是现在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的统一成为了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而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的建立起来,此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中亚,他们占据着中国的台湾、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德逊河河口他们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那么荷兰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在一幅《阿姆斯特丹女神像》的油画中,女神将自己的手放在了地球上,正如诗歌所唱:“我们的世界 我们的地球 这个世界属于我们”。

马克思这样评价道:“1648年的荷兰已经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正是在1648年,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决心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厅,出于对质量的考虑,他们没有规定工程的完工期,实际上他们一共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和超过70吨黄金来营造这座宏伟的建筑。

只有正在创造力使得人们才会有这种追求不朽的野心。

1656年,新的市政厅建成了,市民们在那里进行了连续7天的狂欢。

冯德尔,一位荷兰莎士比亚一般的伟大诗人特意为市政厅写了一首颂歌: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起航 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 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了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在冯德尔创作这首颂歌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外交使团扬帆起航去了遥远的东方。

1656年,荷兰的外交使团到达北京,刚刚入主中原八年的大清王朝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见了他们,但是荷兰人遇到当时所有西方使团都会遇到的难题,那就是对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跪九口的大礼。

实际上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顺治皇帝接见了使团,并高兴的赏赐了这个世界上最富庶国家的使团大量礼物。

回国后,一位名叫约翰·尼·霍夫的使团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的理由: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三是重大的利益。

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作为商品贸易的大国,17世纪的荷兰在海外贸易中获取的巨额财富并没有体现在贵族豪奢的宫殿之中,他们被中产阶级的商人们用来建造和装饰自己的住宅。

荷兰人富庶生活图景被佛美尔、伦勃朗等一批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家真实的记录下来。

17世纪中期,阿姆斯特丹大约有800万到1500万张油画,每个人都喜欢油画,每个阶级的家中都有这些油画,人们可以在自由市场上购买这些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国王、大臣和贵族,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成为艺术殿堂的主角,一贯被隐蔽的芸芸众生的喜悦、悲伤甚至心中涌动的欲望都被一一描绘下来。

一幅出自17世纪的艺术大师佛美尔的油画描绘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兰清晨,温暖的色调、稳定的生活秩序构造出平静祥和的氛围;主人公身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只有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才能塑造那样健康的体型;那样专注平和的表情只会出现在那些没有对饥饿的恐惧、不用时刻担心流离失所、在富足的环境中度过一生的人们的脸上。

直到今天,荷兰人的日子一直像作品中的厨娘一样富足和安逸;荷兰这个商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仍然在影响着世界。

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启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历史的发展竟然是这样巧合。

17世纪末期,荷兰的发展速度慢了下来,荷兰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

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都成为了世界中心舞台上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历史上花木兰的介绍越详细越好谢谢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的事

文史百科 qq国际版功能详细介绍下谢谢

一点也不好用真的,不能看空间,什么都不能干更多追问追答追问我要的是功能介绍追答QQ国际版(QQInternational)是一款简化了的无广告QQ,主要面向的是国外用户的QQ。已推出英、法、日、德、

文史百科 qq国际版功能详细介绍下谢谢

一点也不好用真的,不能看空间,什么都不能干更多追问追答追问我要的是功能介绍追答QQ国际版(QQInternational)是一款简化了的无广告QQ,主要面向的是国外用户的QQ。已推出英、法、日、德、

文史百科 qq国际版功能详细介绍下谢谢

一点也不好用真的,不能看空间,什么都不能干更多追问追答追问我要的是功能介绍追答QQ国际版(QQInternational)是一款简化了的无广告QQ,主要面向的是国外用户的QQ。已推出英、法、日、德、

文史百科 东极岛朱家尖自由行求美食住宿景点稍微详细一点谢谢

端午的时候,刚刚好去了,三天两夜。先是朱家尖,然后东极岛。美食:当然海鲜啦,各种海鲜,都放在门口自己挑。晚上在朱家尖的海滩旁边,也有些烧烤啦什么的,味道还可以吧。东极岛上的,基本上要么海鲜面,去的总要

文史百科 历史必修二总结(详细的)谢谢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

文史百科 历史必修二总结(详细的)谢谢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

文史百科 求600字以谢谢你(历史人物)的作文

千年,又是一个千年。抚摸着眼前的复古的窗棂……想起了南唐,想起了李煜,想起了那如诗如煜的诗篇。——题记要说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大家可会说喜欢“武则天”,因为她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喜欢“诸葛亮”,因为他

文史百科 求中考历史和政治答题方法及技巧谢谢了

选择题不要看书答,大概一题用上30秒,不确定的先放着大题也要控制好时间,如果一会想不出来,就跳过下面主要讲讲政治的答题技巧:1选题(题干)上的中心词——显示背景、范围或条件等信息2选项(题肢)中的判定

文史百科 求中考历史和政治答题方法及技巧谢谢了

选择题不要看书答,大概一题用上30秒,不确定的先放着大题也要控制好时间,如果一会想不出来,就跳过下面主要讲讲政治的答题技巧:1选题(题干)上的中心词——显示背景、范围或条件等信息2选项(题肢)中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