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古代盗墓贼为什么不敢盗武则天的乾陵?乾陵有什么特殊防范么?

Posted 陵墓

篇首语:最好的治疗是在温暖、干净、干燥的环境下养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古代盗墓贼为什么不敢盗武则天的乾陵?乾陵有什么特殊防范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的陵墓都被盗过,因为古代君王的陪葬品都非常值钱,所以也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只要能克服道德上的障碍基本上也就能下得去手了。不过很奇怪的是武则天的陵墓乾陵一直没有被盗过,实际上是令人有些难以理解的,难道是乾陵有什么特殊的防盗技巧么?下面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个谜题,一起来看看吧。

绝大多数帝王都有厚葬的传统,陵墓中往往埋有大批稀世珍宝,而与此相伴随的,自然是层出不穷的盗墓行为。在和平时期,针对帝王陵墓的盗掘,还只是小偷小摸的民间行为,而且一旦被破获,盗墓者所受惩罚必将极重。

但在战乱时期,盗掘帝王陵墓的行为则成为普遍现象,不仅盛行于民间,就连个别官府和军方也会参与其中,而且规模是相当的大。

董卓曾挖遍东汉皇陵,堪称盗墓界大V

军方参与盗墓的行为从来都是屡见不鲜,例如新莽末年的赤眉军首领樊崇、东汉末年的国贼董卓,便先后将两汉皇陵挖了个遍,获取珍宝无数。近现代则有“东陵大盗”孙殿英,挖掘乾隆、慈禧陵墓,收获也是颇丰。

不过军方参与盗墓毕竟是一件为世人不齿之事,所以他们的盗掘活动通常会遮遮掩掩,而且盗掘时间都不会太长,以防为外人所知。

在军方参与的大规模盗掘皇陵活动中,有一个“异类”,此人不仅作案时间长、盗掘规模大,而且还胆敢将盗掘成果登记造册,在国内宣扬,实在是狂妄至极。此人,便是曾盗挖十七座唐朝皇陵的五代军阀温韬。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温韬虽然极度疯狂,却单单不敢盗掘武则天的陵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温韬曾连挖唐朝十七座皇陵,嚣张至极

温韬是唐末京兆华原人也,年轻时曾落草为寇,后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收为义子,更名为李彦韬,在老家华原担任镇将。温韬因追随李茂贞征战有功,被提拔为耀州刺史(耀州即华原)。

温韬这个人属于典型的“墙头草”型军阀,哪家的实力强就归顺谁,根本没有忠诚可言。唐末后梁时期,温韬游走于李茂贞和朱温之间,朝秦暮楚,最后被后梁任命为静胜军节度使,并更名为温昭图。

静胜军管辖关中地区,境内有唐朝历代皇陵(十八皇陵)。温韬在担任节度使七年时间,利用职务之便,对唐朝皇陵展开系统性、大规模的破坏,共盗掘其中的十七座,所获稀世珍宝无数。

唐朝十八座皇陵分布图

然而温韬是武人,只对金银珠玉感兴趣,对其他书画类艺术品的价值却并不了解,所以在盗墓过程中,往往对其任意加以毁坏,以至于很多稀世珍品被毁,其中便包括唐太宗昭陵中珍藏的王羲之书法名作《兰亭集序》,另后世扼腕。

温韬盗挖唐朝皇陵的初衷,不过是为了筹措军饷、扩充军队,但随着作案次数和所获珍宝的增多,在解决军饷短缺的困境后,其盗墓的目的则变为满足其变态的猎奇心理。

在挖掘完17座皇陵后,温韬将目标定格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温韬之所以最后才盗掘乾陵,是因为他听闻,当年黄巢企图盗掘乾陵时曾遇到诸多灵异事件,最终没有挖成,温韬心中没有把握。

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但乾陵就像是一块悬在屋梁上的肥肉,总归让温韬这只眼馋的“狐狸”难以割舍。所以在挖掘完其他十七座皇陵后,温韬还是决定对乾陵动手。可诡异的情况再次发生,每当温韬的盗墓队伍准备破土开挖时,乾陵周围便会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场面极为恐怖,而当队伍仓皇撤离后,陵墓周围则迅速雨霁云收、天气晴好。

这种情况连续发生数次,仿佛冥冥之中有神灵护卫乾陵,温韬不解其中缘由,但心中却是恐惧至极,最终只好罢手。

有关乾陵因天象反常导致温韬罢手不挖一事,在正史、野史中都有记载。其中大文豪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记载到“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乾陵地宫内部

宋朝另一位大文学家程大昌《考古编》中也记载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由此可见,这件事的可信度相当高。

虽然留下乾陵这个“遗憾”,但盗挖十七座唐朝皇陵的记录,依然令温韬名扬天下,被后世盗墓届奉为楷模。大凡盗墓之徒得手后,都会将所盗掘的奇珍异宝珍藏起来,深恐为外人所知。然而温韬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于自己的盗墓行为却唯恐天下人不知,为对外宣扬其盗墓“成果”,便将所获众多珍宝都编列成册,其胆量之大令同行望尘莫及。

后唐明宗李嗣源为惩罚温韬,将他灭族

温韬用盗掘来的珍宝贿赂当朝君臣,在后梁及后唐庄宗时期,虽然臭名昭著,但官却是越做越大,在地方上割据称雄,日子过得是相当舒坦滋润。然而等到后唐明宗一上台,温韬的好日子便很快到了头。明宗一方面厌恶温韬的朝秦暮楚作风,另一方面深恐他盗掘皇陵的做法为后世仿效,所以借故将其灭族,以儆效尤,时当公元928年。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谁盗了唐十八陵

谁盗了唐十八陵?探秘唐十八陵的神秘盗墓贼  唐十八陵之乾陵  著名的“唐十八陵”或“关中十八陵”是中国唐朝十八个皇帝的陵墓。它们散布在陕西省关中的六个县内,均处在渭水之北,自西而东为:干乾陵、靖陵、昭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五大盗墓贼都有谁

1.曹操在曹操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他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对外星人有记载么

中国古代对外星人有记载。很早的时候,外星人就开始和中国人接触了。《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自然科学著作,里边记载了大量的外星人的行踪,这也是秦始皇最为喜爱的一部书,在他实施焚书坑儒的文华大毁灭计划中,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对外星人有记载么

中国古代对外星人有记载。很早的时候,外星人就开始和中国人接触了。《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自然科学著作,里边记载了大量的外星人的行踪,这也是秦始皇最为喜爱的一部书,在他实施焚书坑儒的文华大毁灭计划中,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对外星人有记载么

中国古代对外星人有记载。很早的时候,外星人就开始和中国人接触了。《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自然科学著作,里边记载了大量的外星人的行踪,这也是秦始皇最为喜爱的一部书,在他实施焚书坑儒的文华大毁灭计划中,

传统文化 古代特殊文化现象有哪些 书写时要避开长辈名

  在古代有很多特殊文化现象普及于社会当中,不过大多数的特殊文化都是尊重长辈。《公羊传·闵公元年》书云:“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范围越来越大,忌讳的也越来越多。那么古代特殊文化现象有

传统文化 古代特殊文化现象有哪些 书写时要避开长辈名

  在古代有很多特殊文化现象普及于社会当中,不过大多数的特殊文化都是尊重长辈。《公羊传·闵公元年》书云:“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范围越来越大,忌讳的也越来越多。那么古代特殊文化现象有

文史百科 古代花钿怎么弄有纯天然的方法么

花丝工艺和平填工艺花丝是一种用金属丝经盘曲,掐花,填丝,堆累等手段制作造型的细金工艺。制作过程:将块状金属经熔化,压丝,拉丝制成需要直径的金属丝,将丝合股拧绞(搓丝),拍扁,在根据图纸的花样用镊子将丝

文史百科 古代花钿怎么弄有纯天然的方法么

花丝工艺和平填工艺花丝是一种用金属丝经盘曲,掐花,填丝,堆累等手段制作造型的细金工艺。制作过程:将块状金属经熔化,压丝,拉丝制成需要直径的金属丝,将丝合股拧绞(搓丝),拍扁,在根据图纸的花样用镊子将丝

文史百科 古代花钿怎么弄有纯天然的方法么

花丝工艺和平填工艺花丝是一种用金属丝经盘曲,掐花,填丝,堆累等手段制作造型的细金工艺。制作过程:将块状金属经熔化,压丝,拉丝制成需要直径的金属丝,将丝合股拧绞(搓丝),拍扁,在根据图纸的花样用镊子将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