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邯郸吕翁祠简介

Posted 道士

篇首语: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邯郸吕翁祠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翁祠,又称「黄粱梦」,位于河北邯郸市北10公里处的黄粱梦镇。此祠是依据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中的故事而建。

据《枕中记》载:唐代有青年卢生赴京赶考,途中住在邯郸北面一小客店,遇道士吕翁,授其青瓷枕,遂入梦境。梦中娶妻名门,飞黄腾达,出将入相,五子登科,享尽人间富贵,八十多岁善终。卢生一觉醒来,方知是梦,而此时吕翁在旁微笑,店主人蒸的黄粱米饭还未熟。卢生觉悟,随道士仙去。后人由此典故流传出成语「黄粱美梦」、「一枕黄粱」。传说吕翁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宋代在此处建吕翁祠,明、清两代曾作重修和扩建。吕翁祠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前院、八仙阁、丹房、钟离殿、吕祖殿和卢生殿等。前院南面有一黑色照壁,上书「蓬莱仙境」,由四方石刻大字组成,笔势飞舞,苍劲有力。祠内有占地数千平方米的莲池,每逢夏日不同花色的荷花满塘。池中建有一座精雕细琢玲珑精巧全木结构的八封亭,两端与小桥连接。卢生殿是吕翁祠的游览中心。殿内有整块青石雕成的与睡床相连的卢生石雕卧像,床高不足1米,长约1.7米。卢生侧卧石床,头枕方形枕,两腿微曲,面目清秀,双目微合,睡意朦胧,惟妙惟肖。北壁有壁画,绘有黄粱梦故事。吕翁祠每年农历四月十一举办一次吕祖庙会,热闹非凡。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649页「吕翁祠」条

相关参考

道教 邯郸梦传奇简介

邯郸梦传奇,元杂剧名称,讲述吕喦(洞宾)度化卢生之事。又名《邯郸梦记》、《邯郸记》,共三十出,明朝传奇作家汤显祖所作,是「临川四梦」之一。剧情讲述:吕洞宾在邯郸赵州桥头看见书生卢生,此人自幼读书,精读

道教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简介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元杂剧名称,讲述吕喦(洞宾)受钟离权度化之事。亦作《黄粱梦》、《开坛阐教黄梁梦》,四折,元代马致远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艺人花李郎合著,各作一折。剧尾题名《汉钟离度脱唐吕公》,正名为《

道教 啬色园简介

啬色园黄大仙祠是香港著名祠宇和旅游景点,游人如鲫,香火鼎盛。黄大仙祠位于狮子山南麓,面积达18万平方呎,祠内除恭奉黄大仙的大殿外,其他设施及建筑物均别具特色。历史1915年,广东西樵普庆坛梁仁庵道长及

道教 2011年4月简介

本月新闻香港道联会及黄大仙祠联手为日本震灾祈福4月2日,香港道教联合会及啬色园黄大仙祠合办「超度日本地震灾难暨世界各地灾民祈福阴阳两利大法会」,为日本东北大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罹难和受灾者祈祷。日本驻港

道教 越南的道教简介

目录1道教传入2丁、黎、李、陈时期3玉山祠与《会真篇》4真武信仰5母道教中的道教影响6道教和高台教7越南华人中的道教8参考资料9注释道教传入根据越南学者的研究,佛教传入越南的时间大约是在二世纪。至于道

道教 李允简介

李允,字从道,时人称希夷处士。元朝河北曲阳人。尝登恒山,喜山水之势峻,遂留居不去。筑老子祠、清溪道院。不求身显、不与时竞,随俗浮沉,行老子之道,时人敬重之。

道教 傅霄简介

傅霄(?-1159年),字子昂,南宗初晋陵(今江苏武进县)人。据《茅山志》载,幼以儒为业,博古明经,尤善书法,精通隶体。及长,由儒入道,居常州天庆观。宋高宗召主太一宫祠。后乞还茅山,赐号「明真通微大师

道教 赵威伯简介

赵威伯,东汉东郡(今属河北)人。《茅山志》载其少时受业于邯郸张先生,行挹日月之景,服九灵明镜之华。晚年在中岳,从范丘林受《玉佩金珰经》。后隐居茅山,修行得道。

道教 冯太申简介

冯太申,字悦道,宋朝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人。据《茅山志》载,其自幼为道士,结友十人,居茅山修道。值年饥馑,同学九人均离去,独太申终守初志。久居祠宇,道俗咸归之。后主璨山,门弟子皆恬淡自守,人敬爱之。

道教 周德方简介

周德方,元朝杭州海昌人,别号广莫子。《广莫子周君碣》载,德方幼与父母失散,流落野马氇氊裘之乡,间以进果至京师,见道门衣冠,心其慕焉。年五十余,访道于吴兴计筹山老子祠杜真人,执弟子礼。玄教大宗师吴全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