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道教与道家的同异简介

Posted 道家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道教与道家的同异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道教与道家不同,道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而道教是宗教,但二者之间又有联系,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道」为道教所继承改造,道家创始人老子被道教塑造为太上老君,《道德经》和《庄子》既是道家典籍,又成为道教的「真经」。

道教在多方面继承改造了道家的东西,继承显示出与道家的联系,改造则显示了区别。可以说,道教与道家的价值取向根本上还是不同的。按照后世的划分标准,一般把道家的发展阶段分为:

先秦老庄道家, 秦汉黄老道家, 魏晋玄学道家。

魏晋以后,道家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不复存在,道家被道教取而代之。所以魏晋以后人们所说的道家,除了确指先秦和汉魏晋道家以外,多指的是道教。即便是人们常说的「唐代钦定道家」,其骨干多是道教中人物,实际上也是道教。因此可以说,魏晋以后道教取代了道家的地位,在社会上扮演角色,发挥功能作用。

美国学者唐纳德.毕肖普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导论》一书指出:「认为道教是作为纯哲学的道家思想的普遍堕落和腐败的产物的看法是毫无道理的,我们应用另一种眼光来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所缺少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道家诉诸心灵或理性,而道教却诉诸于人的情感、情绪或情趣。道教充分普遍而又巧妙地利用人的敬惧、神秘和惊异等感觉,而道家却对此熟视无睹。」不仅看到道教与道家的差异,而且认为两者是互补的,道教对于一般人的现实生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要认识和理解道教,必须明确区分道家与道教,同时又不要忘记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文史知识》1987年5期任继愈《道家与道教》 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老子、老聃与道教》。 李刚:《汉代道教哲学‧导论》之三﹝巴蜀书社,1995年﹞

相关参考

道教 道家文化研究简介

《道家文化研究》,有关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的学术辑刊,由香港道教学院主办,著名学者陈鼓应主编。一九九二年创刊,每年以繁体字出版一至二辑。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改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道教 道术简介

道术,早期曾用来指宇宙真理或诸子百家的学术,后来则多用指与道家道教有关的行为、方法。「道术」一词源出《庄子》之〈天下篇〉,指「无乎不在」的宇宙真理。〈天下篇〉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状况,

传统文化 道家学派与道教有什么区别?道家和道教为什么不一样?

说起“道家”或者“道教”,或许很多人都会把它们混为一谈,毕竟好像都是一些让人不太能看得懂听得明白的东西。实际上,“道”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甚至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本人还是孔子的老师。不

传统文化 道家学派与道教有什么区别?道家和道教为什么不一样?

说起“道家”或者“道教”,或许很多人都会把它们混为一谈,毕竟好像都是一些让人不太能看得懂听得明白的东西。实际上,“道”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甚至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本人还是孔子的老师。不

道教 抱朴子简介

抱朴子简介  《抱朴子》为道家重要经典,为东晋著名方士葛洪所撰,《抱朴子》为《抱朴子‧内篇》与《抱朴子‧外篇》所组成,两篇撰写内容、篇章结构各有不同,合称《抱朴子》。撰者葛洪(283-343),字稚

道教 正骨真传简介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作者:应有荣出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书号:9787117104692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应有荣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内容简

道教 道教简介

道家(也被称为道教)是中国哲学归于老子(约公元前500年),其从民间发展宗教的人主要是在农村地区的中国,成为国家的官方宗教下的唐王朝。因此,道教既是一种哲学又是一种宗教。它强调顺其自然,“顺其自然”,

道教 道教简介

道家(也被称为道教)是中国哲学归于老子(约公元前500年),其从民间发展宗教的人主要是在农村地区的中国,成为国家的官方宗教下的唐王朝。因此,道教既是一种哲学又是一种宗教。它强调顺其自然,“顺其自然”,

道教 香港道教学院简介

香港道教学院是香港青松观主办的道教学府,1991年成立。学院除开办课程外,亦经常举办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并且出版了《弘道》、《道家文化研究》、《香港道教学院丛书》等书刊。目录1课程1.1道

道教 真人是什么

真人是什么?真人简介  真人,在道家、道教方面是指「修真得道」的仙人,与仙人统称为「仙真」,受道教徒的崇敬。《庄子》的〈天下〉篇有:「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虽未至于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