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周瑜以少胜多的战役介绍

Posted

篇首语: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和周瑜以少胜多的战役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和周瑜以少胜多的战役介绍

在演义当中,周瑜和诸葛亮就像是一对冤家,双方一生都在斗智斗勇,不过最后还是诸葛亮棋高一着把活生生的周瑜给气死了,然后说出了那一句非常有名的“既生瑜何生亮”。不过实际上周瑜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统领,而且也是东吴政权的大功臣,早年跟随孙策一起平定江东,要是比资历的话周瑜还在孙权之上。三国中诸葛亮和周瑜也就联手指挥过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那就是决定了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吴蜀胜利后曹操想要短时间内完成统一就非常的难了,如果诸葛亮和周瑜能一直联手的话是不是就天下无敌了呢?

诸葛亮和周瑜都是非常聪明而且会算计的人,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时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操战船算是非常出名了。而周瑜这边跟黄盖一起上演的苦肉计也是成功骗过了曹操,不然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能烧掉曹操的庞大战船部队。首先我们要知道,赤壁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中最出名的一场,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其实古代打仗基本上人多的一方是握有绝对胜率的,因为古代不像现代各个国家武器差距那么大,人口的优势在大范围杀伤性武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冷兵器时代,大家都是拼刀拼枪,所以人多自然就会有更多优势。所以赤壁之战吴蜀能赢也是非常的幸运了。

周瑜作为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能获胜他的功劳肯定也是最大的。周瑜制定了作战方针,想要攻破曹操庞大的部队就需要一招治敌,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所以一出手就要给他来一次重创。那只要想办法让曹操把自己的船都连起来,就可以用火攻一网打尽。而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坐船,所以就把所有船连起来减少波动,正好如了周瑜的心意。随后周瑜立刻同黄盖商量苦肉计,让黄盖假叛变博取曹操的信任。

当时曹操是最鼎盛的时期,因为北方都已经被他统一了,士气高涨信心满满,根本就不把吴蜀联军放在眼里。看到黄盖前来受降还以为是真的,结果直接造成了曹操惨败最后只能退回北方。而这个时候诸葛亮让刘备捷足先登,直接把荆州派兵占领好。这下子周瑜算是失策了,没想到诸葛亮的反应这么快。因为赤壁之战的主力部队都是东吴的人,这时候如果在和刘备开战是非常不明智的。

最后,孙权和周瑜保住了自己的领地,而刘备诸葛亮也得到了荆州,使得自己的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了三国其中一员。其实诸葛亮如果和周瑜能联手的话,说不定在三国还真是一个无敌般的存在,想想都还挺激动的。

相关参考

古代打仗为什么要扛旗子,古代扛旗兵

...不同的军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其实在古代为什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甚至几万的士兵能战胜兵力强于自己数倍的敌人,例如官渡之战、还有赤壁之战等。主要原因就和将领在战场上,对士兵的临时指挥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朱棣以少胜多击败李景隆

真定之战(1399年)后,燕王在中秋夜趁南军(朝廷军队)不备,冲出雄县,一举歼灭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在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耿炳文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说耿炳文军败,又命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任大将军,代替耿...

三国时期的三足鼎立是怎样形成的

...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

三国时期的三足鼎立是怎样形成的

...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

炮压伤修复(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一发炮弹吓跑一个师”经典以少胜多)

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常驻之地,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起义部队,经过艰难转战,最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

炮压伤修复(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一发炮弹吓跑一个师”经典以少胜多)

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常驻之地,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起义部队,经过艰难转战,最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

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事100字(郑成功抗清最辉煌一战,以少胜多,大败20万清军,差点复明?)

明末清初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群雄纷争,多尔衮、崇祯、李定国纷纷亮相。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舞台出了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我们都知道他从荷兰人手里收复了台湾。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郑成功还有一大胜仗,...

淝水之战的淝水是

...东南流入巢湖。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  淝水之战的介绍  淝水之战在交战双方是前秦与东晋,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战役。当时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战争...

三皇会战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评价和影响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评价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突出体现了拿破仑的统帅才能,他把谋略与冒险,勇敢与灵活有机的相结合,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奥斯特里茨战役在世界战争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它渗透了拿破仑的军...

乐毅一生有哪些成就

...国接连攻破齐国70余城,从而创造历史,也是古代战史中以少胜多最著名的战役之一。算是为燕国报了当年齐国伐燕之仇,不过等燕惠王上位以后,乐毅却被频频猜忌最后只能转投赵国。其实从战绩来看,乐毅也可以算作是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