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敌人们(开国上将杨得志回忆清风店战役活捉三军军长罗历戎)

Posted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熟悉的敌人们(开国上将杨得志回忆清风店战役活捉三军军长罗历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熟悉的敌人们(开国上将杨得志回忆清风店战役活捉三军军长罗历戎)

一个“创例”

平汉战役后,一纵队由冀鲁豫转战到了晋察冀地区。


一九四六年年底,我奉命由一纵队调到二纵队工作,至一九四七年上半年,同兄弟部队一起,先后进行了正大、青沧、保北等战役。仗打得不少,但大家对所取得的战绩,都很不满足。我们感到主要是未能集中兵力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敌人对(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的控制。敌我双方实际上仍处于胶着的对峙状态。战士们着急地问:“我们怎么老和敌人‘顶牛’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形象的说明了当时的敌我态势,更表露出广大指挥员要求打大仗,打大歼灭战的强烈愿望。

一九四七年春末,朱总司令、少奇同志和中央工作委员会的同志来到晋察冀地区,给这里的人民群众和部队带来r很大的鼓舞七月,我从二纵队到晋察冀新组建的野战军任司令员。野战军直属聂荣臻同志为书记和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察冀军区领导野战军政治委员是罗瑞卿(他同时是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和杨成武同志,耿飚同志任参谋长,潘自力同志任政治部主任。我在保定东南饶阳南张堡二纵队驻地接到任命后,不久便到野司驻地东内堡,同罗瑞卿等同志会面,共同研究和确定野战军的工作。

我和罗瑞卿相识比较早,他是我的老上级。他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十一师任政治委员时,我在这个师当过特务连连长。后来他到红一军团和中央机关工作,虽然一个在机关一个在部队,见面还是经常的杨成武同志和我虽然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战斗,长征中突破乌江天险时,他和耿飚同志率领的红四团在上游,我们红一团在下游;战胜大渡河时,我们是在水面上强渡,他们是夺取沪定桥面通行,应该说是互相了解的老同志、老战友了。杨成武同志是位既有战斗经验又有政治工作经验的政治委员。

我和耿飚同志相识多年了,我俩都是湖南醴陵人.长征到达哈达铺,红一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一大队,我任大队长,他任参谋长.从此以后,在晋察冀野战军、在华北野战军二兵团、十九兵团,参加平津战役、打太原、攻兰州,进军大西北到宁夏,直到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前期,我们一直在同一个单位,而且一直是我任司令员,他任参谋长。耿飚同志是一位出色的参谋长。他那过人的记忆力和大战之中清醒的头脑,是许多老同志所称赞的。

潘自力也是一位老同志他一九二三年参加革命,一九二六年入党,参加过陕西渭华暴动,到苏联留过学,西安事变时,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做过出色的群众工作,后来到晋察冀军区作过宣传部长口我们称他是‘武将文官”。这不是一句玩笑话,他确实是一位很有才能,老实勤恳,忠于党的事业的好同志‘党中央和晋察冀中央局让我们几个同志共同领导晋察冀野战军,我是很满意,很高兴的。

老同志相见,大家谈得很热烈中心议题是我军在全国转人战略反攻的大好形势和我们晋察冀野战军西临的艰巨任务。

从一九四六年七月党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号召一年来,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可以说是根本的变化。陈(毅)粟(裕)大军继全歼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所属六万多人,并生俘李仙洲的莱芜大捷后,又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全胜,打掉了被国民党称为“五大主力之一”和蒋介石“御林军”的整编七十四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鲁西南地区,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彭德怀、贺龙等同志领导的西北野战军,正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的精神,转入内线反攻;罗荣桓同志率领东北野战军发动了强人的秋季攻势。就全国来说,我军全面进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总形势已经形成。

晋察冀战场的形势也是令人鼓舞的一年来,我们在晋察冀中央局和聂荣臻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歼敌正规军六个半旅,连同非正规军共十九万七千余人,从四月份转入反攻以来,我们这里已与南边的晋冀鲁豫和东边的山东解放区联成了一片。我们面前的情况是,石家庄之敌已孤立于解放区内地,其他主力分布于我区北西的北宁、平绥、平保沿线各个要点,敌人企图确保平津保战略基地,维护交通线,守住通向东北地区的走廊。根据这一敌情,我晋察冀野战军的战略任务是,务求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从根本上彻底粉碎蒋介石的防御体系。

当时,敌人在数量和装备上仍占着优势,我军则缺乏打大歼灭战的锻炼和经验,这是我们困难的一面。但从总体上讲,我们已摆脱了一年前的被动局面,战争的主动权已掌握在我们手中,这是我们实现这一战略任务最有利的条件。

九月,我们向大清河以北进军,组织指挥了大清河北战役。这个仗虽然消灭敌人五千多.打击了敌十六军等部,但由于战役之初围敌过多,口子张得太大,未能达到全歼的目的,打了一个消耗战。仗打得不理想,部队情绪便有些动荡。有的同志说:肉没有吃到,倒把门牙给顶掉了。当我们把战役情况和我们应记取的教训上报党中央和晋察冀中央局后,毛主席,聂司令员不但没有批评我们,反而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毛主席在以中央军委名义发来的电报中说:大清河北战役虽然来获大胜,但指战员的战斗精神很好,只要有胜利,不论大小,都是好的。聂司令员也鼓励我们说,顶掉了门牙可以镶金牙,打一仗进一步,歼敌的机会多得很嘛!

我们将首长们的指示迅速传达到部队,发动群众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新的胜利.在野司机关,特别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各级指挥员,集中开会,认真地研究战役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制定新的作战方案。我们的部队是坚强勇敢无私无畏的。这里的关键是指挥。而在指挥上要处理好的主要问题,就是毛主席当时指出的:“到国民党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一”,寻我和捕捉战机,确实是战争学中一门重大的指挥艺术,它需要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熟悉和掌握敌情动态,并据此作出迅速果新的判断;熟悉和掌握敌方指挥人员及所部的特点,甚至性格和心理的变化,并据此攻其所短,打其所弱;熟悉和掌握未未战场的地理民情等多方面的情报,并据此确定切实可行、有利r我的部署这些问题处置得是否恰当,对指挥员的胆魄、决心、毅力、意志,都是严峻的考验。

这种考验又往往表现于战役全面展开后,所发生的战前无法预料的重大变化上。象巨轮在大海中航行,船长—指挥员—应该有驾驭一切惊涛骇浪的本领。

在部队休整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野司领导机关全部工作的重心,就是在寻找和捕捉下次战役有利于我的战机。

九月中旬,我东北野战军进行的秋季攻势越打越猛,蒋介石不得不从盘踞我区的部队中抽调三个师出关增援这样,不但在本战区兵力对比上发生了有利于我的变化,而且敌人兵力部署也出现了漏洞。这时,罗瑞卿同志因参加贯彻中央土地工作会议精神的晋察冀中央局会议,暂时离开了部队。杨成武、耿脱、潘自力等同志和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向敌人展开攻势,在运动中打一个歼灭战,敌人当然也是有准备的。他们为防备我们乘虚而入,将主力部队作了相对的集中:十六军驻守大清河以北之雄县,霸县、新城;二十二师守卫平津间交通线;九十四军一师一旅配置于涿县、涞水、定兴一带;第五师在北河店、固城、徐水一带;新编第二军的两个师守保定;主力中的主力一罗历戎的第三军镇守石家庄。

上述各地,除石家庄外,均在保定以北铁路线的东西两侧,他们的企图仍然是要确保平津保三角地带这块战略要地,如果把这块三角地带比作一头牛,那么,北边的北平就是牛头,东西两侧的天津、保定便是牛腿了,我们决心既不砍它的头,也不剁它的腿,而是在保定以北实行中间突破,吃掉这头牛最肥的部分。

战役第一阶段的决心是围城打援。即围攻既是北平的南大门,又是平汉路的咽喉之地的徐水,吸引敌人来援,以便在运动中歼灭他们。这里的关键是围攻徐水的部队动作要猛,要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徐水,打痛敌人,否则,援敌是不会出动的,这个任务交给了陈正湘和李志民同志领导的第二纵队,并将冀中独立第七旅配属他们。指挥敌人援兵出动的方向可能有两个:一是徐水以南的保定;一是徐水以北和东北的固城、容城。

至于石家庄罗历戎的第三军能不能被调出来,我们也作过研究和分析罗历戎是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嫡系,石家庄是蒋介石支撑平津保三角地带的重要据点。我们当然希望能把罗历戎调出来,在运动中歼灭他。如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它的意义就不仅是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孤立石家庄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城市,并为最后夺取它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分析,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当然,要使罗历戎离开石家庄钻进我们的口袋,比调动其他的部队要难得多。因为石家庄位置的重要,罗历戎和他的上司是很清楚的。这里的关键仍然是徐水方面的战斗情况。要使罗历戎和他的上司,确实感觉到我们的决心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拿下徐水,而徐水一旦被我们攻占,保定便危在旦夕,石家庄将受到更大的威胁这就是说,要使罗历戎出石家庄,就必须以我们的战役行动造成敌人的错觉为此,野司决定:郑维山和胡耀邦同志领导的第三纵队,曾思玉和王昭同志领导的第四纵队负责打援同时,冀中、晋冀和察哈尔省的地方部队也要展开积极的配合行动。其中徐德超同志为旅长的冀中独立第八旅等部队,在石家庄外围,监视罗历戎的行动。

我们也考虑到敌人援兵有从几个方向同时扑来的可能。如果真是这样,他们的兵力会大大超过我们,我们由准备予以相当杀伤后,诱敌西进(东边是天津于我不利),迫敌分散,然后在运动中各人歼灭他们。只是我们没有完全预料到此次战役的“压轴戏”中敌方的主角是罗历戎。

二纵队四、五两个旅经过彻夜激战,拂晓时分别攻占了徐水的南关和北关,五旅的三个突击连曾一度突入了徐水城内,可惜由于第二梯队动作稍慢,三个突击连没能坚持得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坚持围城,继续攻击,以实现打援的预定方案。

援敌终于被调出来了他们从北面调集了五个师十个步兵团和一个战车团,沿铁路东西两侧的容城、固城齐头并进,直奔徐水。只是石家庄方向,罗历戎依然按兵不动。我三、四两个纵队奋力阻击,将敌困集于徐水、固城、容城之间的地区。

徐水、固城、容城是一个小三角地带,敌我双方众多的兵力集结于此,运动起来相当困难,这便出现了我们早有所料,但并不希望出现的对峙局面。我和杨成武、耿飚.潘自力等同志研究决定,立即实行诱敌西进、迫敌分散,在运动中予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案.并决定二纵队仍在徐水一带,围城任务不变,夺城攻势不减,以迷惑敌人,掩护全军的行动。

可是,要北移必须首先北进,因为只有北进,才能绕过徐水、固城和容城这个敌人兵力集中的小三角地带。这时,我野司指挥机关在徐水、保定以东白洋淀附近的东西马庄一带。为了便北进中的各纵队能及时与野司联系,也为了便于观察敌人的动态和接受上级的指示,我们决定野司指挥机关随大部队转移。只把电台暂时留在东面马庄,待部队全部出发后再向我们靠拢。潘自力带着机关的一些同志比我们早走一步,到前面部队中去了我和杨成武、耿飚同志只带了几个作战参谋和警卫员在身边。那时候没有汽车,一行人全部骑马。只是我和杨成武、耿飚同志的马,比其他同志的稍壮一些罢了。

我们是午后离开东西马庄驻地的。深秋十月的华北平原,庄稼大都收过,空旷无际,我们浩浩荡荡的队伍和村头地边偶然出现的牵牛花,给肃肃的田野增添了新的生机。

离开驻地不多一会,大路旁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作战参谋余震同志纵马赶上来问:“首长们要不要休息一会?’我看了看并马而行的杨成武和耿飚同志,说:“怎么样?休息一下吧”还没等他们二位答话,忽听后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同时,有人大声喊着:

“首长停一下,首长停一下!有重要的情况报告!”

我们三人翻身下马,站在路旁来者是野司的通信员。只见他满脸汗水,上衣都湿透了。他向我们敬了个军礼.接着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我,电报是野司留在东面马庄的电台收到的。电文极简单,大意是:密悉:罗历戎率第三军出石家庄现已渡滹沱河,向新乐开进。

战争中情况突变是经常的。罗历戎出石家庄我们也有所料,但情况变化得这样快,却是我没有完全料到的二十几个字的电文,将牵动千军万马,真可以说是字字千钧。

“罗历戎是冲我们来的。”这是我看完电报后的第一个反应。

“整个战局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化。”我想。

新乐县在石家庄东北,保定、徐水、容城西南.罗历戎北出石家庄的意图,显然是想造成对我南北夹击的局面.这是一个野心勃勃又十分大胆的行动。罗历戎怎么敢有这个胆量?又怎么敢下这个决心?后来才知道,这是当时正在北平的蒋介石亲自决定的。他认为我军在这个地区的兵力不足,想以此役解救其在东北和华北的危局。

敌情突变,我们怎么办?

我把电报交给杨成武和耿飚同志的时候,作战参谋余震已从我的马袋子里取出地图,就地铺开了。战争年代机关工作的同志就是这样,许多事情他们定在首长的前面,是真正的参谋。

在这田野空旷、尘土飞扬的大路旁,我们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参谋长三人,就地蹲下,围拢在地图的局围.警卫员要卸马袋子让我们坐下,被我制止了。

敌情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化,我们北进西移的预案必须政变,而且要快,不然,不但难以歼敌,且有可能陷入被敌人南北夹击的境地.那样便很被动了。

我提议:“尽快抓住罗历戎,打掉他,歼灭他!这个敌人是送上门的,战机确实难得!”

杨成武、耿飚同志完全同意我的提议,他俩几乎是同声说:“打!坚决地打!”

这一仗打好了,就可以扭转长期以来敌我双方对峙的局面。

决心一定,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战场的选择在哪里打掉罗历戎呢?

在保定以北打,是敌人所求,绝对不行,仗必须在保定以南打,但又决不能离保定太近。因为敌人不仅在保定有一个军,保定以北还有更多的部队,耿飚同志伏在地图上,围着清风店地区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说:“我看就在这里打!”

清风店以北是望都、保定,以南是定县、新乐(罗历戎当时的驻地),对我们来说是个比较理想的战场.只是罗历戎的三军距清风店地区只九十多里,我军主力离清风店地区最近者一百五里,最远者达二百五十里以上,且正在继续西进如果战场北移,我们的行程可以缩短,罗历戎的行程会加大,但是,那样便离保定太近,不行;南移,我军的路程将更远,也不行。所以,能不能打上和打好这一仗,关键是我军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在罗历戎的前边,到达清风店“兵贵神速”时间就是胜利!

我们三个人围在地图旁,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着敌我双方行军的速度。

我们正常的行军速度一般为每小时十华里。现在情况异常,这样的速度显然不行,要强行军。强行军的速度,每小时可达十四华里。但是连续强行军很难按这个时速计算。因为四个小时以上总要吃点东西,十几个小时以上总要有点休息的时间。就算我们的战士不吃不喝不休息赶到预定战场,巨大的体力消耗是很难保证战斗胜利的。另一方面,我们从来不打糊涂仗。当时野战军三个纵队的大部分及上万的地方部队,都在运动中西进,要他们掉头南下,就必须讲清楚这个带全局性变化的原因.这也需要时间。

时间,时间,一切的一切都集中于时间。

我们三人的计算更具体了.罗历戎距清风店地区九十余里,天已过午,国民党军队是不敢也不愿搞夜行军的.何况罗历戎根据蒋介石的通报,认为我军兵力不足,行军速度不会加快.即使他发现了我们的意图,他的部队由于一些军官眷属紧随不舍,一小时能走十华里,也就不错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从新乐县至清风店地区都属于解放区。罗历戎从石家庄北进,实际上是孤军深人。我们在这个地区有坚强的地方党和政府,有广大的、觉悟很高的人民群众,有原先布防于此的徐德超等同志指挥的独八旅和大量的地方武装、民兵。他们了解到野战军的战略意图后,会积根有效地袭扰和钳制敌人,迟滞其前进的速度。

因此,罗历戎到达我们预定的战场清风店一带,最早也得明日黄昏。如果地方武装和民兵钳制得好,甚至可以迟滞他们到后日拂晓。就我们的部队来说,前三个昼夜在徐水地区,不论是攻城的,阻击打援的,都是在运动中激战,体力消耗大,减员也不少,现在强行军南下,困难自然很多但是,要抓住罗历戎并且消灭他,我们的主力无论如何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走完二百里左右的路程,赶到方顺桥以南的清风店地区.否则,不但这个仗能不能打上是问题,即使打上,要消灭他,困难将会更多、更大。

取胜的关键仍然是无情的时间。

决心既定,绝不动摇。耿飚同志蹲在秋风萧萧的田野里起草命令:全军除原攻击徐水归二纵队指挥的部队不动外,其余各部接令后一律立即掉头南下,目的地是方顺桥以南的清风店地区。

从接到敌情变化的电报到发出南下清风店的命令,总共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我们身边没有电台,找到电台一时也无法沟通与运动中的部队的联系,下达命令只得靠身边的参谋人员。好在我们当时的有线通信联络网搞得比较好,参谋同志们分头纵马赶赴离我们较近的部队,采取接力的办法,有电话的用电话,无电话的派人,近的通知远的,远的通知更远的。我们向传达命令的同志反复强调:要快!要快!!要快!!!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原定的保北围城打援的计划和各个作战预案,都是报经晋察冀中央局、军区和聂荣臻司令员批准的,眼下这个重大的变化却因为时间异常紧迫,身边没有电台,不可能等报告获准后再实行了。

传达命令的同志出发,我们身边只有作战参谋余震和三个警卫员了。大家一齐动手把地图装好,掉转马头加速南下。

我们三个人的马比较好,急进到午夜,余震等同志便掉队了。拂晓前我们赶到新指挥所开设地时,他们才赶上来。虽然深秋深夜,霜雾浓重,寒意袭人,我们和坐下的骏马却都汗淋淋的。好在当时大家都年轻。我们三个人,耿飚同志年龄最大.才三十八岁;杨成武同志最小,只有三十三岁,真可以说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彻夜急进并不感到特别乏困,只是有些饿了。

余震等同志赶来后,耿飚同志看见他便喊:“快,快把电话搞通!”我见余震走路一瘸一拐的,便问:“怎么搞的?”

余震搞了摸屁股,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那马背上没垫马袋子,这一夜跑得太快,屁股给颠烂了不要紧,不要紧!”

他边说边走,好象怕我们不让他去执行任务似的。

电话很快架通了

野司机关还没有赶上来三位警卫中有两位外出警戒了。耿飚同志面对几部电话机在不停地讲话。杨成武同志和我商谈看起草一个发往部队的战斗动员令。身边那位唯一的警卫员突然问:“首长们要不要吃点东西呀?,我们三个人几乎同时点了点头。是啊,从中午到现在,十几个小时过去了,连口水也没顾得上喝,确实有点饿了。耿飚同志手按着电话机,笑着对杨成武同志和我说:“这里有我,你们二位,”他又指了指警卫员,“你们三位去做饭吧,不过要快一点,我们在这里停不了多久。”杨成武同志说:“这个分工好。不过做饭我不怎么在行。这样吧,司令员和小鬼去做饭,我去溜马。我们的马猛跑了一夜,不溜一溜不行。”

三个战友—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参谋长按照自己的分工,在天将破晓的这个华北平原的小村里开始了工作。我的烹饪技术不值一提,但总是把饭做熟了。耿飚同志一边吃一边取笑说:“你这人饭做得一点湖南味道也没有”我说:“主要是没有辣椒,我的真本领施展不出来哩!”

杨成武同志也打趣地说:‘司令员做的是河北饭嘛,不错,不错!”他一边吃一边对警卫员说:“拿一些给余震和电话班的同志吃吧!”警卫员也笑着说:“不用了,人家做的肯定比咱们的好”看来这小鬼对我的“手艺”也不怎么满意。这也难怪,我确实是个不称职的炊事员。但在大战前能吃上这么一顿饭,大家还是很高兴的。

野司机关的同志陆续到达了指挥所。天虽然还没有亮,指挥所却灯火通明,人家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各个渠道不断送来敌人的最新动向。

罗历戎果然不出我们所料,在新乐宿营了。新乐的群众向我们报告,从敌人号房子贴的“贴子”了解到,三军仅直属单位就有参谋处、副官处、军务处、军法处、军医处、新闻处、人事室等十几个,另外还有一个全套的野战医院。更可笑的是罗历戎还带了一个由十三四岁的娃娃们组成的魔术团。我们有位参谋说:“罗历戎要在新乐唱三天大戏才好哩!”

罗历戎可以宿营做“美梦”。我们却是枪不离肩,马不卸鞍,日夜兼程地往南赶。杨成武、耿飚同志和我,通过电话向各纵队的同志进一步说明情况的变化和野司的决心。

我们向各纵队指出:这个仗打上打不上,打好打不好,关键是时间敌人九十里,我们二百里上下。没有别的办法,就靠我们的铁脚板!要强行军,昼夜不停地、高度地强行军!南下的部队最迟明天拂晓前要赶到清风店一带,并且要打响,不能让罗历戎再北上。吃饭问题地方党政机关和沿途群众会帮助我们解决,就是吃饭也不能停止行军。话说得死一点:走不到爬也要爬到方顺桥以南!我们还提出:任务越紧迫、艰苦,越要关心部队,爱护战士。

耿飚告诉我;各部队的情绪都很好。他们建议野司重视两件事:一,吃饭问题;二,战场救护问题。他们说,吃饭关系到时间,一顿饭连做加吃起码要个把小时,三顿饭就是三四个小时。省下这些时间赶一赶能跑五六十里路哪!战场救护关系到战斗力。连续强行军,赶到战场就要打响,而且是硬仗,高度的疲劳不说,伤亡在所难免。如果要部队自己运送伤员和牺牲的同志,必然会影响战斗力。

部队的建议很重要。我们一边告诉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政治委员林铁和独八旅的徐德超同志,要他们组织地方武装力量和民兵,不惜一切代价拖住罗历戎前进的速度,同时通知晋察冀边区党、政负责同志,请他们组织群众全力支援野战军的行动。我对耿飚说:“应该告诉部队,经过八年抗战,冀中的地方党和政府,冀中的人民群众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吃饭和战场救护问题他们会解决得很好的”耿飚点点头,同意我的意见。他问我:“咱们的指挥所是不是还要往前挪一挪?“要挪!我说,“应该马上就往前挪。”

参谋和警卫人员听说指挥所要前移,一边收拾地图,一边问:“首长们要不要打个盹休息一下呀?”耿飚一摆手:“清风店,清风店,一切都要到清风店再说”

大家忙着指挥所的前移,杨成武仍坐在蜡烛下审阅野司的作战动员令。

我很喜欢这个开门见山,气势磅礴,火药味浓,鼓动性强,似乎千军万马就在眼前的动员令其中象“为了打大胜仗,必须集冲一切兵力、火力,猛打、猛冲、猛进,发挥我军的传统作风,狠打、硬打、拼命打,丝毫不顾虑,冲垮敌人,包围敌人,歼灭敌人!必须不顾任何疲劳,坚决执行命令,不怕夜行军、急行军,不管吃不上饭.没水喝,不顾连天连夜的战斗,不怕困难,不叫苦,不许怠慢,走不动也要走,爬着、滚着也要追,坚决不放跑敌人,全体干部以身作则,共产党员起特殊作用。敌人顽抗必须坚决摧毁,敌人溃逃必须追上歼灭。号召打大胜仗,比赛为人民立功!”这些激动人心的文字今日读来仍感到热浪扑面,催人发奋。

黎明时分,我们来到大路上。只见几路大军全是跑步向南.向南,向南!象汹涌的波涛奔腾向前!一些干部背包上背着从战士身上“抢来的”背包,肩上扛着从战士们手中“夺来的”抢支,一边跑一边用简明的语言为战士们鼓劲:“提前赶到清风店,坚决活捉罗历戎!”“为我军增光,为人民立功,同志们,加油呀!”有位同志见我们纵马过来,高声地喊:“闪一闪,闪一闪一让首长们过去,让首长们过去!”参谋同志告诉我,这是二纵队四旅(旅长肖应棠,政治委员龙道权)的部队。

四旅是我们的主力旅,他们原来的任务是攻打徐水,后来又转移到徐水东北的容城一线打援,离现在的地区比我们几乎远一倍,可是他们赶上来了,我下马问一位干部:“你们走了多长时间?”他把冒着热气的帽子抓在手里,擦了擦满脸的汗水,说:“从赶到徐水围城到移防打援,到南下清风店—----”他停下来,大概是算帐“噢,八个昼夜了。”

“八个昼夜!”我重复了一句。

那位干部大概认为我为他们的体力担心.他把帽子戴好,笑着说;“八个昼夜不光行军,还打了好几仗。打仗总有空隙可以打盹的。”

“怎么样,还能坚持吗?”我问。

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话,却说二“首长们讲了,胜利就在我们的大腿上!”说罢,行了一个举手礼又前进了。

部队很快赶到了保(定)南解放区.用战士们的话来说,“进到解放区,出气都觉得痛快!”

地方党、政府和解放区的人民,在短短的时间里为部队准备的一切,是我们没有完全想到的大路上每隔五十公尺左右就有一口大缸,缸里分别装的是开水、带枣的小米稀饭、加了糖的玉米面粥。为了保温,有此大缸的外面包上了厚厚的棉被。想得多周到呀,缸与缸之间是临时架起的锅灶。锅里贴着当地老乡爱吃的玉米饼子乡亲们把带着黄腾腾锅巴”的玉米饼子,送到战士们的手里还是热乎乎的哩。这是人民的心哪!守候在路两旁的大部分是妇女同志。她们提着篮子,端着簸箕,里边不仅有馒头、大饼、烧鸡、鸡蛋和大红枣、黄柿子,还有军鞋、毛巾、慰问袋和撕成绑带那么宽的新布条,有些鸡蛋是染红了的。

老大娘一边往战士们的口袋、挎包里塞,一边念叨着:“这是俺儿媳妇‘坐月子’用的带上吃吧!多杀顽固军保俺过好日子”看到有的战士的鞋子破了,用绳子绑在脚上,大嫂们一拥而上,争着给战士换新鞋。有的战士脚跑肿了,新鞋穿不上,她们便把战士的脚拦在怀里,轻轻地挑泡、挤水,然后一层层地包上布条。战士含着热泪继续前进,她们追上去,把新鞋挂到战士脖子上,疼爱地说:“拆布的工夫脚要光见水,湿透了再拆,要不会疼呀‘这新鞋等脚消了肿,再穿,不要紧,里边有垫子,软和的!”姑娘们把绣了花的慰问袋送到战士手里,说;“里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信”有些大胆的姑娘问战士:“你叫什么名字?能当英雄吗?’我们的战士红着脸,跑了。

有的老大爷把烧鸡撕成碎条,紧跟着脚步不停的战士,一边往战士的嘴里送,一边嘱咐着:“孩子,吃吧,打起仗来就没有工夫了。记住,千万小心,躲着点枪子呀,那东西不长眼。”随部队行动的担架队多半是男青年,也有不少英姿飒爽的姑娘。担架上铺着厚厚的被褥,有的是全新的,有的被子四角上还级着花生、栗子、枣,显然原来是为新婚夫妇准备的。担架队员们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少人还带着武器,一看便知道是些有经脸的民兵。战争年代的担架队员,不仅要在炮火中枪救和运送伤员,还要当向导,修工事,运粮草,捕捉和看管俘虏。他们的血汗是和战士们流在一起的。

我们在途中遇到了冀中区党委和行署支前指挥部的吴树声同志.他热情地向我们汇报了支前指挥部的工作情况。他说:“区党委书记林铁同志让我转告野司首长,冀中西千万人民决心做到,前线要什么,我们有什么,部队有什么要求,我们保证做到,”他们是说到做到的据战后统计,在短促的时间里,冀中人民组成的民工队伍达十万人,担架一万一千副,牲口九千六百头,大车三千四百辆。战区一带数以万计的民兵,很好地保护了军用电线,保证了指挥联络的畅送。人民,人民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由于接到罗历戎出石家庄的情报后,我们的指挥所基本上是在马背上、在进军的途中,无法与军区联络。我想,聂司令员找不到我们,一定很着急。于是,当野司的指挥所移到清风店以东温仁村外的一片松柏树林里后,我们立即将作战部署和情况报告聂司令员,并请求指示。

指挥所刚一定点,各方面的情况便接踵面来。

南下各部队的情况良好,减员数量不大,各级指挥员都抓得很紧。记不得是哪个营的一位营长,在部队火速南进中擅自决定让全营休息了儿个小时,旅里决定给他记大过的处分军队的纪律是铁面无私的,尤其是在战场上,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要各部队一定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告诉大家,按时到达各自的指定位置,不但可以保证战斗的胜利,还有可能争取到短暂的休息时间,战前一刻值千金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傍晚,接到罗历戎先头部队接近定县的情报。新乐到定县五十多里,这位罗军长走了不止一昼夜。

不是罗历戎不想走快,是我们的地方武装、民兵和广大的人民群众阻挡了他。罗历戎部队所经之地,除了大道、村口的地雷、冷枪,突袭总是不断。他们在新乐是宿营了,但觉并没有睡好。罗历戎虽然连洒醉饭饱后用以取乐的魔术团也带在身边,但部队的粮草他是准备靠沿途抢劫来补充的,而他根本没想到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实行了彻底的空室清野,有些村庄连水井都填死了。最使罗历戎恼火的是我们地方武装很有声势的袭击,他由于摸不透虚实,有时还不得不摆出阵地战的架势来对付。

战役正式打响前,我们接到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冀晋区党委书记兼冀晋军区政治委员王平同志到了前线。他不是在阜平县参加晋察冀中央局的上地会议吗,怎么突然来到了前线,而且这么快?后来才知道,是聂司令员派他来的,聂司令员交给王平的任务是统一组织指挥地方武装、民兵,尽一切可能迟滞罗历戎北上,为我们的南下争取时间。王平同志接到任务后挥鞭跃马,急速飞驰,竟把一匹膘肥体壮的高头大马活活累死在半路上了,他又赶紧借了一匹马,以想象不到的速度赶到前线,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战友,亲率一个独立团和上千民兵,有效的迟滞了罗历戎北上的行动,我们是清风店战役的主力部队,但在战役正式打响前,王平指挥的队伍已经开始战斗了。

各路传来的消息都是令人鼓舞的、唯独留在保北的二纵五旅,三纵七旅、八旅和冀中军区独七旅的同志,使我们放心不下。这些部队由二纵队司令员陈正湘、政治委员李志民统一指挥,任务是摆开决战的架势,坚决阻击保定地区的大敌南下,以保证清风店战役的胜利.野司带六个旅南下后,他们在敌我兵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打阻击,为使敌人坚信我主力仍在保北,不得不打阵地战,四个旅要打出十个旅的样子,担子实在是太重了。我们通过电台询间他们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请野司放心,决不让这里的敌人南下一步!

战局的发展可以说完全不出我们的预料我军全部赶到方顺桥以南并全线展开后,罗历戎全军被阻止在清风店周围的高家佐、东、西南合,大、小瓦房等地。这时,这位三军军长才发现,挡在他面前的不是他很不以为然的民兵,而是我军的主力他向他的直接上司十一战区司令官孙连仲报告,请示援兵,但是孙司令官却坚持我军主力仍在保北一线。他的根据是:一天多之前那里的战斗异常激烈,我军曾攻进了徐水城关,只是由于他孙连仲“指挥若定”,我军才“被迫收缩“溃退”如今,那里我军的攻击没有减弱,战斗依然十分紧张。难怪这位战区司令长官要对他的下属大吼;共军连辆汽车都没有,他们靠什么在二十多个小时内从保北赶到保南的清风店?他们会飞吗?他们是“神行太保”吗?大吼之后,当然还有安抚:放心北进吧!

我军的战役合围已经形成。罗历戎不但不能北进,东、西两面的活动余地也不大了,即使他敢违令南返,唐河的渡口也已经被我们封锁了。

清风店战役是十月二十日打响的,由于我们急促赶来,对敌兵力部署的情况了解得不很详细,没有在战役合围的同时,在战术上分割敌人,未能很快地各个歼灭。

二十一日,我们采取分割战术.把敌人切成若干小块,集中兵力,将罗历戎及其主力第七师所在的西南合的外围扫清,打破了他的“梅花形”防御体系。这一天战斗非常紧张、激烈在逐村逐街的争夺中,许多部队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斗中曾来了十几架敌机.他们知道我们没有高射武器,有恃无恐地低空扫射、轰炸,疯狂得很。我们用轻重机枪组成对空火力网,击伤一架,打落一架,对部队鼓舞很大。敌机不敢低飞了。不少空投的弹药和食品落在了我们的阵地上。我军曾一度突击罗历戎所在的西南合村,但未能成功。

罗历戎被围困在西南合,但他并没有死心。他等待着南来的援兵,更期望着保北的友军。他觉得,只要自己坚持住,南北夹击,我军的局面也许会出现的。我们不能说罗历戎的打算完全是幻想,但是世界上脱离现实、一厢情愿能办成的事是极少的

二十一日一天的激战,大概使孙连仲清醒了一些,据说他曾坐飞机到了保北上空,亲自指挥那里的战斗.如果在那里取胜,即使造不成“南北夹击“的局西,起码可以帮助罗历戎突围,因为他在保北的部队有上百辆大汽车,如果能摆脱我军,几个小时便可以赶到清风店地区。孙连仲很清楚,靠清风店以南石家庄的力量来解救罗历戎是不可能的。因为石家庄只有刘英的三十二师及一些杂牌部队,他们是不敢出来的。

这样,我们在保北打阻击的部队压力更重了,战斗更苦了,责任也更大了,野司随时将我们这边的战况通报他们,要求他们也将那边的战况、特别是困难报告野司。陈正湘、李志民同志的报告很及时,但是没有一次提到困难来电都很简单:围住罗历戎对我们鼓舞极大,祝全胜!战士们提出的口号是:“打下去,熬下去,阻住敌人就是胜利!”这个‘熬”字使我们看到了保北战斗的残酷程度和干部战士坚韧不拔的决心。

杨成武同志说:“那边的同志们打苦了”耿飚同志说:“我们这里要快,要争分夺秒!”

为了加速战役的进程,野司连夜决定集中五个旅的优势兵力,从东西南北西个方向向罗历戎指挥所所在地西南合总攻。另派少量部队准备阻击保定方向可能出援的敌人。

二十一日夜,应该说是二十二日凌晨了,我们向西南合发起了总攻。

罗历戎很清楚,这是决定他的命运的时刻。他把步兵、工兵、炮兵、通信兵,大汽车、小汽车、弹药车、军需车都集结在马家大院的四周。兵力是够多了,但这么多部队集中在仅四百多户人家的西南合村,要想构成什么防线是不可能的了。天亮后,敌机成批地赶来为罗历戎打气,但这一切已无济于事了。短兵相接,人民战士从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英雄主义中迸发出来的智慧和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有位叫李德胜的指导员一人抱着十公斤的地雷冲到西南合的一所院子里,这里有敌人的重兵和弹药车,他拉响地雷,连投出十几个手榴弹,引爆了弹药车.院内七间房子在天崩地裂的轰鸣声中全部倒塌,他却安然无恙。共产党员高老二就靠着血染的刺刀和一身虎胆,率领六位战士解决了敌人全部美械化的一个连。战士邢树其只身杀上房顶,冲锋枪直扫敌指挥所十点钟左右,我们全部占领了罗历戎的最后一个据点西南合。

各部队都在清点俘虏,但是没有找到罗历戎,这位军长哪里去了?我们相信他是不会死的,我们更相信他是逃不掉的。果然,没过多久,独八旅徐德超旅长以掩饰不住的兴奋心情向野司报告:“罗历戎捉住了,活的,在我们这里!”

独八旅当时在唐河边上的南合庄一带,罗历戎怎么跑到他们那里去了?原来罗历戎见大势已去,在混战中带三百余人从西南合往东南逃窜,到了南合庄被独八旅的同志捉住了。罗历戎换了衣服,隐瞒了身份,找们的战士也不认识这位将军,但战士们凭着经验,还是把他放到“俘虏官”的队列,送到八旅旅部.当时,全军上下都在寻找罗历戎。

徐德超同志从战场回到旅部,一进联络科的大门,便看见一个相当熟悉的西孔,“这人怎么有点像罗历戎呢?徐德超想。但是他没有贸然发问,他把联络科的一位干部叫到一旁,问:“那些俘虏的身份都搞清了吗?有没有大家伙?”联络科的干部告诉徐德超,有些人的身份问过了,但还没有核实.徐德超指了指那个象罗历戎的人,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联络科的同志顺着徐德超指的方向看了看,说:“还没问到他哩!”也就在这时,那人的目光也向徐德超望来。徐德超一步赶到那人面前,问:“你不认识我了吗?”那人抬头望着徐德超,尴尬地站起来,苦笑着说:“这,这,这不是徐代表吗?啊,遇见老熟人了”

这是罗历戎他和徐德超也可以算是“老熟人”吧。

去年(一九四六年),由我党和国民党、美国代表组成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德超同志作为这个“执行部”石门(即石家庄)执行小组的我方代表,住在石家庄。他的主要对手就是国民党的代表罗历戎。那时候这位国民党的中将军长衣冠楚楚,气宇轩昂,跟着他的美国朋友,气派得很。有一次他以东道主的身份,请美国人和徐德超同志看戏。搞不清是事先的安排,还是偶然的巧合,三方代表到达剧场后,罗历戎问演什么戏,随从们回答是《战濮阳》罗历戎马上煞有介事地说:‘和平时期怎么老唱武戏呢?改,改一出文戏”将军有令,戏目自然是改了。徐德超同志后来诙谐地对我说:“罗历戎为了作样子给我们看,只准剧团在台上唱文戏,可他自己在台下一个劲地演武戏,还老演主角呢!”

如今,这位将军成了俘虏,又换了装,徐德超同志没能马土认出他来,也是不奇怪的。我们要徐德超同志立即派专人将罗历戎送来野司,并马上报告了聂司令员。

战役刚刚结束,聂司令员和肖克(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罗瑞卿等同志便来到了前线。

聂司令员见到我和杨成武、耿飚同志便说:“啊呀,你们怎么搞的嘛,我好一段时间都找不到你们了。”

耿飚同志说:“情况突变,走得太急,电台又掉了队,我们三个就带了一个骑兵班,几个参谋”

杨成武同志说:“我们知道您一定着急我们也急得很哪,”

我笑着说:“我想.这一仗打不好,肯定是要受批评的”

聂司令员高兴地鼓励我们:‘我看你们是只想着打好,没有想到受批评。所以就打好了嘛,打得很好嘛!”

聂司令员听取了我们的汇报,作了重要的指示,和我们一起接见了罗历戎等人,因为土地工作会议还没有结束,他又很快地赶回了阜平临走的,罗瑞卿同志对我说:“把罗历戎他们送到土地会议上去吧,全区的党政负责同志都在那里,让大家看一看,是个鼓舞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嘛!”

罗历戎等人被送往后方。聂司令员又接见了被我俘虏的三军副军长杨光钰,副参谋长吴铁铮。这两个人是当年聂总在黄埔军校任教时的学生。吴铁铮见到聂总,羞愧地说:“二十多年没有见到司令了。”

聂总开朗的说:“现在不是又见到了吗!”

杨光钰在黄铺军校时曾和左权同志在一个队学习,罗瑞卿同志告诉他,左权同志己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了。

杨光钰说:“他是光荣的,他是光荣的!”

聂总问吴铁铮:“你看今天蒋介石的军队,和一九二五年大革命时的国民革命军有什么不同呀?”

吴铁铮叹一声,说:“现在这个军队,和那时候孙传芳的军队一模一样了。“

吴铁铮说了一句实话。

清风店战役歼敌二万余人生俘三军正副军长等将校级军官十名战役结束后,晋察冀边区召开了有三千多名干部和群众参加的祝捷大会。会议由王平同志主持,聂司令员作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评价了战役胜利的意义.说:

“这次歼灭战打得很干脆,从军长至马夫没有一个逃跑掉,李文(国民党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亲率十六军、九十四军和九十五师等部的增援救不了他们,蒋介石在北平亲自指挥也救不了他们!”聂司令员号召我们“更多的消灭敌人”,“配合全国大反攻”!

朱总司令为战役的胜利专门作了一首诗:

南合村中晓日斜,

频呼救命望京华

为援保定三军灭,

错渡滹沱九月搓。

卸甲咸云归故里,

离营从此不闻茄。

请看塞上深秋月,

朗照边区胜利花。

作为晋察冀战场转入战略反攻后的第一个大胜利,清风店战役之后,当时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央领导朱德、刘少奇同志,晋察冀中央局的聂荣臻等同志高瞻远瞩地运筹着更大的行动。

相关参考

扑克金属纪念章(开国上将杨勇的铁骨柔情)

...赫赫。开国上将杨勇即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成武和杨得志)。这位叱咤风云、战功卓著的将军,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前后几乎所有的战争,而且百战百胜,勇冠三军,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不久前,...

残疾人成功的名人例子(十二位身残志坚的开国将军(图))

...短兵相接。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战斗,彭绍辉率一师占领了敌人主阵地。战斗中,两颗子弹击中了彭绍辉的左臂。彭绍辉咬紧牙关,用绷带紧紧扎住伤口,继续指挥部队向敌人防线冲击。直到后续部队第三师赶上来接替第一师继续追歼...

湘江战役惨败是谁的责任,湘江战役损失惨重的原因

...战,当年林彪的红二师4团团长耿飙和政委杨成武都写过回忆录。彭德怀的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也曾撰文。在潇水与湘江之间,方圆二百里的范围,八万红军为最后的命运在死亡线上挣扎。林彪的一军团从34年11月25日夺取界首到12月...

河北易县有钱人排名(他当八路军师长时才23岁,41岁成开国上将,子女中出了3位将军)

建国初授衔时,57位开国上将中,年龄最小的是萧华,只有39岁。40岁的开国上将有两位,一位是陈锡联,一位是刘震。41岁的开国上将有三位,他们是李天佑,叶飞和杨成武。杨成武文武皆备,武有松柏之姿,文有兰竹之韵。1939...

河北易县有钱人排名(他当八路军师长时才23岁,41岁成开国上将,子女中出了3位将军)

建国初授衔时,57位开国上将中,年龄最小的是萧华,只有39岁。40岁的开国上将有两位,一位是陈锡联,一位是刘震。41岁的开国上将有三位,他们是李天佑,叶飞和杨成武。杨成武文武皆备,武有松柏之姿,文有兰竹之韵。1939...

五虎上将地位最低的为什么是赵云

可能说出来很多人不信,在蜀国五虎上将当中,赵云可能是地位最低的一位。其实赵云的资历要比马超还有黄忠高出许多,但在刘备身边赵云似乎总是不得志。对于赵云来说,他似乎总是很少表达自己的要求,也不怎么争取自己...

五虎上将地位最低的为什么是赵云

可能说出来很多人不信,在蜀国五虎上将当中,赵云可能是地位最低的一位。其实赵云的资历要比马超还有黄忠高出许多,但在刘备身边赵云似乎总是不得志。对于赵云来说,他似乎总是很少表达自己的要求,也不怎么争取自己...

摔炮的原理是什么(回忆我的童年自制玩具)

...器,也是玩具。那帮赢了的那帮是解放军,输了的一方是敌人。头被打烂的是烈士,被打哭的是伤亡。敌人要给

涂料岩片(美涂士“五虎上将曜石系列”高端仿石漆震撼发布)

...企业储蓄力量,厚积薄发。近日,美涂士全新发布“五虎上将曜石系列高端仿石漆”,引起市场关注,美涂士的“五虎上将”究竟是什么?跟随慧正资讯,一起走进美涂士五虎上将曜石系列新品!曜星石焕彩麻石,勇冠三军过五...

涂料岩片(美涂士“五虎上将曜石系列”高端仿石漆震撼发布)

...企业储蓄力量,厚积薄发。近日,美涂士全新发布“五虎上将曜石系列高端仿石漆”,引起市场关注,美涂士的“五虎上将”究竟是什么?跟随慧正资讯,一起走进美涂士五虎上将曜石系列新品!曜星石焕彩麻石,勇冠三军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