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什么韩信的评价并不高

Posted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史记》中,为什么韩信的评价并不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史记》中,为什么韩信的评价并不高

韩信,身为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同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方面,韩信的确是有着过人的能力,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太难实现了。然而,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张良都被列入“世家”,但是韩信却只能入“列传”,这是为何?为何在司马迁的眼中,韩信的地位和评价都不怎么样呢?

史记有五个体例:本纪、书、表、世家、列传。除了书是记录制度方面的之外,剩下的四个体例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本纪主要记录的是宰治天下者,世家是功臣或者诸侯,列传是传奇人物。虽然大体上是这么个标准,但是也有例外,这种例外也隐含着司马迁对他笔下人物的褒贬。

1.萧何完全有资格列入世家。史记之中的萧何不是萧丞相世家,而是萧相国世家,说明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的朝廷之中的位极人臣。而且萧何也是本身汉朝功劳最大的功臣。萧何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的家族之中的十几口人都跟着刘邦出生入死。

刘邦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萧何在关中向前线输送兵卒和粮草,才能保证刘邦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陈豨谋反,位于长安的韩信想要和陈豨里应外合,吕后听从萧何的计谋才除去韩信,再一次稳定住了大汉的江山。

他的眼光非常有远见,他为刘邦举荐了韩信,才有了后来的大汉;入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抢夺珠宝,唯独萧何收集秦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以及天下地图,有了这些,刘邦才不至于像项羽一样疲于奔命。凡此种种功绩,列入世家绰绰有余。

2.张良是韩国的贵族,而且几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刘邦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手下人几乎都遭受过他的辱骂,唯独张良是一个例外。刘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几乎都是第一个想到张良,然后非常恭敬的对张良说:为之奈何?(该怎么办啊),张良每次都能让刘邦从危难之中摆脱出来。因为出身富贵之家的缘故,张良这个人对金钱和财富都不是很在意。

刘邦封给他的地,他不接受,送给他的珠宝,他全部都赠与别人。他仅仅接受了留侯的称呼。因为戚夫人的缘故,刘邦三番五次想要废除刘盈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最终张良暗中运作,才让刘盈地位得以保留。帝王家和普通家庭不一样,太子的废立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命运,但是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张良的功绩列入世家也是绰绰有余。

3.韩信为汉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创立了不世之功业,按照常理因该是楚王信世家或者淮阴侯世家,但是他的传记是淮阴侯列传。公平吗?或许不公平,但是把他降为列传隐含着一种批评。

韩信的出身贫寒,却是一个贵族。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忍让,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显露自己的才华,所以宁愿受胯下之辱,却能在死刑的时候临危不惧,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他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在自己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都没有选择背叛汉,但是天下太平了,他却想着造反。

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常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蒯通苦口婆心的劝他逐鹿天下,他总是回绝,说明他四军事天才,但是对于时局的把握是那样的不敏感。最后因为反叛,落的三族尽灭。他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机会,虽然留下了名字,但是不能成为智者,于是司马迁将他降为列传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通过三个人的对比,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三个人性格的不同。萧何是一个圆滑的人,很精明,对于大局的判断很有眼光;张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怎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刘邦,知道怎么样功成名退;韩信是一个骄傲的人物,他有才华与天赋,却不能够在时局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再延误了机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

相关参考

司马光如何评价韩信,司马光对韩信的评价

提起“兔死狗烹”可能很多人都会因此想到韩信,韩信被誉为是刘邦开国的第一功臣,最后却遭到陷害,不得善终。虽然史书提及韩信有谋反的迹象,但真相究竟是什么早已无从知晓。韩信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他就没提前想...

司马光如何评价韩信,司马光对韩信的评价

提起“兔死狗烹”可能很多人都会因此想到韩信,韩信被誉为是刘邦开国的第一功臣,最后却遭到陷害,不得善终。虽然史书提及韩信有谋反的迹象,但真相究竟是什么早已无从知晓。韩信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他就没提前想...

韩信是怎样评价项羽的,韩信如何评价项羽

...,这些都是我们后世人眼中的项羽,那么当时期的人呢?韩信曾经在项羽的阵营待过,后来去了刘邦阵营,他又是怎样评价项羽的呢?不论一个人的才华有多高,如果找不到好的发展平台,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其才华皆有可能被...

韩信是怎样评价项羽的,韩信如何评价项羽

...,这些都是我们后世人眼中的项羽,那么当时期的人呢?韩信曾经在项羽的阵营待过,后来去了刘邦阵营,他又是怎样评价项羽的呢?不论一个人的才华有多高,如果找不到好的发展平台,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其才华皆有可能被...

测振笔(他用生命创造了34个成语,只有苏轼能与他比肩)

...,果真做到了自己的承诺,赏赐了她千金。【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

测振笔(他用生命创造了34个成语,只有苏轼能与他比肩)

...,果真做到了自己的承诺,赏赐了她千金。【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

韩信根本不是平民逆袭

...信的身世记载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纪录的角度来看,《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实际上是从韩信“从项梁”之后开始的,他的早年经历故事,绝

韩信根本不是平民逆袭

...信的身世记载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纪录的角度来看,《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实际上是从韩信“从项梁”之后开始的,他的早年经历故事,绝

韩信遭受"胯下之辱",为什么放过了那个屠夫

...喻户晓的故事,如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一样流传千年。《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遭受"胯下之辱",为什么放过了那个屠夫

...喻户晓的故事,如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一样流传千年。《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