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的意思和造句(小学作文的道与术)

Posted

篇首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烙印的意思和造句(小学作文的道与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烙印的意思和造句(小学作文的道与术)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德经》)。“非常道”而“道”之,道亦“道”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道为先。学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也,术以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孔子-《系辞》)。幼子学童,蒙以养正。字、词、句、段、篇,继而为文,“情”为第一要义,“感受”为第一主旨。体验而观察,观察而感悟,涵养之“美情美文”才能呼之欲出。愤而启,悱而发,举一隅则能三隅返(原文出自《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体验、不观察、没感悟、没涵养、没沉淀,即“不入道”,不入道则徒具“形之美”而无“神之韵”。故,子曰:“君子不器。”

作文之“道”有如阴阳相搏和,“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作文之“术”也似谋生之技,力智之舍,三餐之得。韩愈之“文以载道,陈言务去”于我辈似乎太重,但“道、术”取舍,还是要“保本”而勿“过逐末”。庄子说“吾生也有涯”——可以求道,“而知也无涯”——求术无穷,“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悲哀。作文有法,文成后“法”当舍。作文有则,无非“人法师、师法道、道法自然”。

交流一下小学生写作文的一些方法,混含教法、学法和写法。把学生对象假定为:想写作文但不得要领的四、五、六年级学生,不想写的自动飘过。

第一:从一个字开始

会写字了,能组词了,造句也不差了,那我们离作文其实就不远了。

一个字,我们把它组词就意味着你在思考了,有了思考的对象、思考的内容及思考的结果。那我们为什么不顺着感觉一路想下去呢。举个例子:

“乐”这个字,我想把它组词为快乐、乐享其成、乐不可支。哦,对了,他还有一个读音 yuè,那我还能组词为音乐、奏乐。我翻开字典,唉,它居然还读作lào,乐亭是河北的一个地名,他还读作 yào,有句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似乎挺有道理的。还有一句话,居然把乐的两个读音都用上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它说的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大家一起欣赏音乐快乐”。我有同感。过生日我就想邀请几个同学来我家庆祝,不为了礼物,就是大家在一起玩儿感觉很开心。昨天爸爸看新闻,我也陪他看了一会儿。新闻里说美国的疫情很严重,和中国一对比我感觉生在中国真幸福。中国这些年越来越好了,变得强大了,可我们不欺负其他的小国家,还带着他们一起发展,搞了“一带一路”,最近又搞了一个“RCEP”。这不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一个“乐”字,能写什么作文?把上面的记录整理出来,就是一篇作文;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作为中心,围绕着中心发表看法,就是一片作文;把发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涵义的喜悦记录下来,就是一片作文。

第二:开个好头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确实能让人信笔成章,也能让看作文的人产生拜读的兴趣。所以,有人非常重视作文的开篇。

下面是网友总结的作文开篇,虽称“法”,其实是技巧。录在下面供玩味。

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

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

四、借物联想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五、巧设悬念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

六、名人作答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

七、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总结的真好。但万法归一,我个人认为开篇也就两种:“高开高走”,一波三折,就像那首歌曲《沧海一声笑》;“低开高走”,高潮在后,就像那首歌曲《I Surrender》(林志炫版本的叫《没离开过》)。或者说是:“自然的开篇”和“刻意的开头”。我们可以找几个好作文的开头,看看品品,有什么不同吗?

①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路遥-平凡的世界》)

②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③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都江堰》)

④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韩寒-《三重门》

⑤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第三:抄

老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抄来抄去有提高”,说的好听点我们可以叫他“仿写”。仿写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李白小时候就仿写过不少“古风”的诗——相反,有效的仿写恰恰是步入作文殿堂的捷径。学(阅读)了一篇好文章,我们就从来不想想“为什么作者能写的这么好”而“我能不能照猫画虎”学一学呢?

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你是否学到了行文的气势;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是否学到了作文的词句精炼;讲课文《丰碑》,你是否学到了环境描写的运用。看例子:

①小古文: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学生仿写:地瓜 番薯蒸熟,香气四溢。它或细长或短圆,形如土豆。又名地瓜,来自美洲。瓜瓤有黄、有白、有紫、有红,能生食也能熟吃,实是贫者果腹之美食、富人保健之佳品。(六年级学生:陈郑宇)

②《顽皮公主不出嫁》 故事梗概:一个喜欢动物的公主,美丽又有钱,所有的王子都想娶她做太太,女皇要公主好好打扮,准备选婿。公主想反抗但终究斗不过妈妈,于是决定比武招亲,谁能通过考验,就嫁给谁。 然后一连串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考验接踵而至,一个个王子被淘汰出局。但公主没想到,来了一个史瓦斯王子。这个王子可厉害了,智勇双全,每一关考验都难不倒他。史瓦斯王子全过关了,公主大方地献上“神奇的一吻” ……结果王子变成了癞蛤蟆!

学生续写(也有仿写的味道在):《顽皮公主不出嫁》续

帅到家王子(给改了名字)很生气,开着他的豪车回家了。

回到家后,帅到家王子照着镜子看来看去都觉得自己丑爆了。

他的父王看到了,决定给帅到家王子改名,叫丑到家王子。帅到家王子听了很生气,就找到了三只小精灵。第一个(前后量词一致的好)小精灵说:“乌拉乌拉变!”可是,他把帅到家王子变成了一只青蛙,帅到家王子气冲冲的说:“走开!”第二只精灵说:“变变变!”把帅到家王子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帅到家王子火冒三丈说:“死开(丑爆、死开,这都是哪里的方言?),别让我再看到你!”第三个小精灵是一个和普通小女孩长得一模一样(说“一样”就行了,“一模一样”岂不是克隆人!)的精灵,她亲了一下帅到家王子,帅到家王子一下子就变回来了。帅到家王子重赏了小女孩十万两黄金,然后准备去找公主算账去。

帅到家王子带了两千万个(星球大战的数量级别啊)士兵去了公主家,公主知道了,就带了10个怪物去了战场。帅到家王子看到公主只带了10个怪物来,笑得肚子疼。公主很生气!可不一会儿,死了很多人,只有20个人逃走了,因为他们不是被踩死就是被拍死,不是被拍死就是被吃掉了。帅到家王子再也不敢笑了,只好灰溜溜的逃路(逃跑)了。

从此以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三年级学生:高斯淇)

第四:也给作文分分类

小学生的作文,分别的种类不会太多,大概也就是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发表议论的(话题作文)。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从读和讲来给文章分类,今天我们尝试着从写的角度分分类。不复杂,只记住一条“中心”就足够了:作文是人写的,无论怎么分类都和人有关系。




第五:给你一个临时的结构

我们反对八股文,但我们不能否认作文的结构,它犹如房屋建造的布局、结构一样重要,对作文起着支撑的作用。如果详细认真起来,作文的结构太多了,我们即使分类明晓恐怕也不能生搬硬套。可是,你非要一个结构“模板”的话,这里有一个“三段论”,拿去勉强用吧,记得以后要懂得丢掉它。

三段论:我是谁——回答主角的问题; 我从哪里来——回答因由、因缘的问题; 我要到哪里去——回答所感、所终的问题。看几个例子:

写人:交代角色。 为啥写他? 然后呢?

写事物:它是什么? 它因何产生(近似于背景介绍)? 用处或者归宿。

写景:看到了什么风景? 为什么看风景? 对风景的感情、感悟。

写话题:围绕什么开说? 它的来历。 我的看法(证据)。

一个小作文提纲:题目:我会骑自行车啦。事情:我学骑自行车的经过。起因:我羡慕别人骑自行车,也想骑。经过: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反复多次的学习骑自行车。结果: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四年级学生:胡城睿)

好作文的标准无数条,而我只知道不好的作文标准就一条:你的作文只有两个人看过——自己写作的学生,算一个,必须要完成批改任务的老师,第二个。

我们不需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志,但不能缺“把话说明白,把事讲清楚”的基本能力吧?

请:静心、沉气,认真写好我们的字。

相关参考

斯誉贸易有限公司(《庄子》中的道与德)

《庄子》中的道与德演讲人:孙明君演讲地点: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演讲时间:二○二二年六月孙明君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先后出版《三曹与中国诗史》《汉魏文学与政治》《两晋...

比如造句(小学生的精彩造句)

造句这个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算是非常困难了。因为语文,是个比数学还难的学科。仅仅一个八百字的作文,比好几张数学卷子的字,都要多,真的是太难了。但是,聪明的孩子觉得,造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找些方法...

慈眉善目的意思和造句(二年级常用词语搭配,看图写话不再愁小学好词、好句、好段)

...,看图写话不再愁!小学好词、好句、好段词语搭配是将意思或词性相同的词语配对,是组词的引伸,对于辨析词义,造句、修正病句都有较大作用。低年级学生掌握一些固定的词语搭配,对孩子识字,写句子和看图写话都有很...

机械的解释和造句(小学语文词语知识大全,不收藏可惜了)

...解词语的方法(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

水势盛大用意思造句(小学语文1-6年级成语大全附解释(442个),这学期够用了)

成语是小学语文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孩子们不仅能够用成语为自己的语言和作文润色、加分,同时也能从成语典故中学到不少古人的智慧。本文总结了小学1-6年级要学习的成语,还附带解释哦。爸妈们,赶紧给孩子...

有为有为和有为有为(在无为中有为二)

...关系;从术的角度看,两个为,都有行动、作为与实践的意思,但是又不等同。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区别在于无为是道之行为;有为是术的践行。到底怎么定义二者关系呢?王阳明在术

抄一篇优秀作文300字(围绕中心意思写450字作文,围绕中心写一篇作文(二))

  2、围绕中心意思写450字作文  服  我有一个小伙伴,叫晨晨,今年10岁了,上小学_。我们俩住邻居,每当节假日,只要有时间,他就邀请我这个小姐姐过去和他一起玩儿。日子久了,我发现他有很多优点,我对他就是...

我的日记作文300字(8篇小学生寒假日记300字范文,建议家长为孩子收藏了)

...活的一种载体,日记就是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从字面的意思看,就是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即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有的还会记录对某些事情的感受。日记在考试中也会占到一定的比例,经常写日记对大家写作文是很有...

传道授业解惑的道是什么意思

1、传道授业解惑的道是真理的意思。2、《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

传道授业解惑的道是什么意思

1、传道授业解惑的道是真理的意思。2、《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