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1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炙甘草汤”)

Posted

篇首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1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炙甘草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1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炙甘草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 桂枝附子汤、麻子仁丸、茵陈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都能有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建议学习完《迈入中医之门》系列后,再进入本系列学习。


气和血是人体最基本能量单元,人体血管中流动的气和血既起到滋养人体和抵御外邪的作用,又起到新陈代谢和能量交换的作用,人体的气血主要贮存在五脏六腑和肌肉、血脉当中。当人体的气血水平下降时,人体的整体身体机能就会下降,抵抗外邪的能力也会下降。

具体承担太阳表系统防御功能的最基本能量单元是津、血、气、水,太阳系统的供应来自内部其他五大系统的支撑,当这些基本能量物质匮乏时,外邪入侵很容易攻陷人体最外层太阳表系统设置的防线。外邪入侵导致人体受邪、发烧等病理作用都会消耗人体的气、血、津和水,当病人的体质素来虚弱,气血不足时会导致人体的气血更加不足。当气血不足影响到对心脏系统气血的供应时,就会导致脉道中气血不流利,出现心脏跳跳停停感到不舒服。

《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枣十二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这一条的含义正是前面所提到的意思,病患体质衰弱,气血一直不足,抵抗力不强,伤寒入侵人体可直接进入血脉,消耗津血或者产生郁结,导致心肾供应不足,出现阴阳两虚、气血不足的状况。

脉结代和心动悸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心脏主管血脉的运化,人在正常的时候是感觉不到心脏在跳动的,当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砰砰乱跳的时候,实际上是出现了心律不齐的状况。结脉和代脉是两种脉,都是动而中止,跳一跳,停一下,然后再跳。脉搏停一下,自己还能回来继续跳,叫结脉,不能自还的,跳一跳,停了,待会儿再跳,跳完了还跳得很快的,叫代脉。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如果脉象出现了结代,反映了身体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气血亏虚的问题。这时首先应该扶助正气,把恢复人体正常的血脉运行作为首要事项。

炙甘草汤以补血、恢复人体血脉运行为主要目的,“君药”炙甘草除了补益心气滋养津液以外,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简单来看,人体的血液的载体实际也是水,在血液流失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把人体的水分留住,所以组方用炙甘草来“蓄水”,确保里面的生地、麦冬、阿胶这些补血养阴的药都能留在身体里。

地黄:《神农本草经》曰,“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地黄是中药里面非常常用的补血和补充精气的药物,著名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地黄。《本草纲目》认为:生地可以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地黄是一味非常补的药物,有补充人体精气和血气作用。《本草乘雅半偈》称,“种植地黄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上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入药也。”地黄之所以又叫生地,意思是不能在“熟悉”的土地上连续种植,是因为地黄非常善于汲取土地中的营养,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效果不是很好,古人讲在相同的土地上要间隔10年以上再次种植,可见地黄中蕴含的营养丰富。

地黄的味道尝起来是发甜的,所以可以有效存留人体的水分和津液,同时具有非常好的补益作用。炙甘草汤中重用地黄主要起到快速补充人体血液和津液的作用。

麦冬:《神农本草经》曰,“麦门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川谷及堤阪。”

麦冬的味道也很甜,煮起来很粘稠,有典型滋补阴液的作用。地黄的颜色是黑色的,从归经理论来看,更易入人体的肾经和肝经,偏于补充下焦的津血。而麦冬的颜色是淡色发白的,更容易补充肺液和肺阴。人体的五行是一个循环互生的过程,金生水,水生木。“肺为水上之源”,当人体阴血阴液匮乏时,应当同时考虑进行全面的补充,另外,肺呼吸为心脏跳动提供能量,肺呼吸无力也会导致心功能跳动不足。从阴阳互根的理论来看,肺阴不足也可导致肺阳不足,通过滋补肺阴也可达到润肺强心的效果。

阿胶:《神农本草经》曰,“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

阿胶是驴皮加冰糖黄酒熬制而成的,我们经常说“犟毛驴”,驴皮具有很强的收敛收涩作用,不仅有良好的补血作用,而且其收敛的作用具有“引血归经”的作用,亦可止血和防止血液额外流失。

火麻仁:《神农本草经》曰,“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一名麻勃。麻子,味甘平,主补中益气,肥健不老神仙。生川谷。”

火麻仁有很大的油性,根据生活经验,油性的物质不仅可以保湿,而且有很强的润滑作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润滑油来处理很多腐蚀紧缩的螺丝,当身体干燥血脉匮乏时也用油性物质来润滑增湿。炙甘草汤对应的症状是阴血匮乏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人体的脉络也通常是干涩干燥的,在补益阴血的药物上加上润滑物质火麻仁,可有效润滑枯涩的脉络并加强血液在人体的流动,舒缓结脉代脉。

除了上述四味滋补的药,仲景还在药方里增加了补益津血的大枣和补充气津的党参,大枣重用达30枚。30这个数字,正好是阴数2,4,6,8,10的相加组合,整个一个“群阴会”,深谙“阴阳术数”理论的仲景先生在这里揭示炙甘草汤是一个快速滋补血液、阴液的方子。

大量的滋补性药物滋腻易伤脾,很难吸收。仲景加入的桂枝来“运化推动“这些阴药,另外,桂枝还有振奋心阳和助血液汽化的作用。

生姜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帮助运化人体的脾胃有利于这些阴药的吸收,第二个作用是生姜发散的作用有利于将药物导入到血脉系统之中,有利于改善人体整体的生态系统和血液循环

炙甘草汤用了清酒做药引,酒具有快速入血的特点,可以将这些补血的药快速导入血脉。酒还有温通血脉和加强循环的作用,可以帮助这些药物快速吸收,防止这些药物过于滋腻。

炙甘草汤是用来治疗身体缺血心脏早搏的常用中药剂,又称复脉汤。

从经验来看,使用炙甘草汤应当注意,炙甘草汤有典型的“蓄水”作用,如果脾胃虚弱会导致水肿,或者身体经常容易腹泻。服用的时候可以吃几副停下来等一等,等身体吸收转化后再进行服用。笔者经常在炙甘草汤中增加附子和干姜,以加强吸收和汽化作用,防止滋湿败脾。

从炙甘草汤的组方和功能分析,炙甘草汤具有较为广泛的治疗范围:

  1. 炙甘草汤具有较强的养血和补血功能,肝血亏虚的人很容易出现相对的肝阳亢奋,导致后半夜易醒,失眠等症状。这时可用炙甘草汤作为基础方进行快速补血抑制妄动的肝阳。笔者发现,用炙甘草汤作为补益剂对肝血亏虚虚性失眠非常有效,还可以改善体质,增加气血水平。
  2. 对于各类血亏导致脉络枯涩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可以炙甘草汤作为基础方,适当增加活血润滑类药物,可逐步改善症状。但病患和医者需要一定的耐心。
  3. 炙甘草汤也可以作为很多大病预后的补益剂,可改善人体的气血水平并增强体质。尤其是适合长期发烧,或者忧郁思虑过度大量消耗人体津血,体内因为津血亏虚产生虚热的患者。
  4. 炙甘草汤作为一种良好的补血剂,也可以使用在手术创伤出血或者外伤出血后使用的补血剂。对术后康复和失血后的调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5. 对于轻度肝硬化以及肝不藏血导致的各种虚劳证,炙甘草汤也是很好的一种选择思路。
  6. 对于手脚发热出现的失眠、烦躁等情况,也可以采用炙甘草汤作为辩证思路通过补血的方式改善。
  7. 《金匮要略》在虚劳篇中也提出,炙甘草汤机理可以作为一种补虚和补正气的思路,使用得当,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的气血水平。

对于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慢性调养,笔者经常采取两天一剂或者三天一剂的方式通过调小炙甘草汤的服用量,以减低其滋腻的副作用。


(1)本号是今日头条上用现代科学语言、系统化解读中医第一人,旨在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登堂入室,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

(3)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以便帮助更多的人。关于中药剂量的问题,请翻阅此前文章,东汉与现代度量衡不同。

(4)本文章为公众号“四圣弘医”同人原创文章,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书面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同人”,为深圳市保健协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特聘智库专家。


有人问为什么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复如下:

头条有很多不系统的小方法,或者未经授权转载、拼凑的零散火爆文章,但根基不牢,无法持久。

我希望我的粉丝,能够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实现自医,自利利人。

作为医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给医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于有病乱求医,才能避免过度医疗对身体的伤害。


更多文章,请到本号文章中查阅。

关于《伤寒论》经方剂量中的一两到底等于今天多少克?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0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小建中汤”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19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理中丸”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18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柴胡类汤剂”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17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大柴胡汤”

迈入中医之门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你不仅能收获个人的健康,还能帮助更多人。谢谢。

相关参考

甘草附子汤能够治疗痛风吗

我们绝大部分的人应该都知道甘草这种草本植物,其实甘草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不仅仅是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补脾益气哦。那么对于甘草附子汤你们是不是都喝过并且了解这种汤都有哪些功效呢?最常见的其实就是可以治...

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归脾丸不仅治疗四肢乏力,还能治疗这4种疾病,赶快点赞收藏吧)

...来了解一下归脾丸,它主要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一共十一味药组成。它主要的功效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其中黄芪可以补脾益气,当归、龙眼既能补脾又能...

熊胆薄荷含片的功效(上火用什么中成药(二))

...、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酒当归、地黄、炙甘草。主要作用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口炎清颗粒。多个药厂均可生产。主要成分天冬、麦...

熊胆薄荷含片的功效(上火用什么中成药(二))

...、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酒当归、地黄、炙甘草。主要作用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口炎清颗粒。多个药厂均可生产。主要成分天冬、麦...

蜜炙黄芪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后,提高了黄芩的补气血润肺止咳作用哦。2、蜜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与黄芩基本相同,而由于历经了纯蜂蜜炮制后,提高了黄芩的补气血润肺止咳作用哦。因此,蜜黄芩能够养血柔肝、用以气虚困乏,食少便溏。补火温补肾阳,...

白术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安胎功效与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2、食用方法:白术甘草茶。白术15克,甘草3克,绿茶2g,冲水泡饮。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和中的

甘草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1、甘草是一种根部类似圆柱的形状的一种药材,经常使用甘草用来泡茶,加点其他的配药,效果更好。2、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是其最大的功效之一。夏天的时候,人比较容易干渴、上火,喝上一杯甘草泡的茶绝对是清...

党参制作方法

1、原料:党参5钱、白术1钱、茯苓1片、炙甘草1钱、蒲公英1钱、猪尾骨2~3块。2、制法:猪尾骨先以滚水氽烫,并洗净备用。将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蒲公英、5碗水煮开后将猪尾骨再放入锅中,转中火煮约40分钟,即可。...

番泻叶茶的功效与作用

...水消肿的作用,用来治疗水肿胀满;2、具有泻热行滞的功效,用来治疗由于肠热造成的便秘;3、具有抗菌的功效,可以抑制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或者是皮肤真菌的生长;4、具有止血的作用,...

中医怎样治疗抑郁症

...疗抑郁症都有哪些方法?1、肝气郁结者方药及用法:炙甘草、炙枳实、柴胡、白芍药各3克粉碎为末,白开水调服,每天1剂,分3次服下。功效:方中柴胡散热解表,疏肝解郁;白芍药平肝潜阳,养血敛阴,缓急止痛;枳实破气消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