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蛋卷机(寻遍海南,只为那一杯最平民自在的南洋咖啡)

Posted

篇首语: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滚筒蛋卷机(寻遍海南,只为那一杯最平民自在的南洋咖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滚筒蛋卷机(寻遍海南,只为那一杯最平民自在的南洋咖啡)

中国咖啡之父和他的四儿媳

米黄色地中海式风格的福山咖啡文化馆大厅入口处,八十多岁的香港人蔡桂花穿着一件玫瑰花图案的绸衫,神采奕奕地坐在轮椅里。离她大概四五米开外,是一座被红色栏杆拦起来的铜质头像——陈显彰,一个中文输入法暂时还没收入的名字,却是同盟会早期会员、印尼华侨企业家。现在,他是整个福山咖啡风情小镇的灵魂人物,早在 1937 年,为“实业报国”,舍弃海外产业,以一人之力带动福山大规模的咖啡种植,而被誉为中国咖啡之父。

“那是我的公公哦,我是他的四儿媳。”蔡妈妈对我说,一口浓重的广东腔。文化馆介绍陈氏家族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蔡妈妈和陈家在福民农场的黑白合影照,拍摄于 1953 年,那年她刚嫁到陈家。来到大户人家,又是华侨,蔡妈妈的神态多少显得有些拘谨。

“家公后来很宠爱我,很多事情都要让我去做。”那时候,蔡妈妈常做的一项工作,是拿草木灰去擦做种用的咖啡豆。作为新儿媳,闲下来也帮着做家务。陈显彰想念一种用豆角、芋头梗、咖喱等五种原料煮起来的印尼炖菜,就让桂花去学,做给他吃。至于咖啡,他反倒并不十分讲究。“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让她煮一大壶,倒在一个大茶缸里,一天喝到晚,凉了也可以喝。”蔡妈妈回忆起年轻时的事情,眼神里都是光芒。

蔡桂花——中国咖啡之父陈显彰的四儿媳。

1953 年,还发生了另一件事。那一年,陈显彰的儿子陈茂修去了两趟万宁兴隆镇,送去蔡妈妈和姐妹们料理的咖啡种子。为此,福山文化馆郑重其事地把当年兴隆华侨农场为陈茂修开具的、让路上军警放行的介绍信放大装裱,以兹证明两地的关系。

福山镇位于澄迈县西北部,距离海口市只有 49 公里,海南岛西线高速贯穿其中。建于 2010 年的福山咖啡小镇就位于高速入口处,说是小镇,其实就是由几十家咖啡店聚集成的一个小村落。五一假期刚过,除了像“守艺人”“那年”等几家有特色的生意还比较好,其余都比较冷清。倒是挨着福湖的几家咖啡厅,现在生意依然红火。夜幕降临,鞭炮四起,跑进一家餐馆吃饭,却被莫名其妙地拉入酒席吃了顿白食。后来才得知,侯臣咖啡文化村正在庆祝海南特有的公期,祭拜神祖,挨家巡游,餐厅老板大宴宾客,大家吃饱喝足后,再跑去看插科打诨的琼剧。

兴隆镇,老迎宾馆里的一棵古榕树

何师傅坐在一棵木姜子树下啃文昌鸡,凳子上立着一个大手电,状如香槟瓶子。他是看车的,见过最远的车来自北京,四川广东常见,春节那阵子,他会忙得人仰马翻。斜对面,一个男人正在关一个院子的门,木门上画着两个大肚子红绿天官门神,手捧咖啡和茶果。几年前,这里是福山咖啡馆创始人徐守义的旧馆址,如今漂亮的新馆开到了湖边,这里就沦为员工宿舍了。

我坐在湖边,点了一杯福山咖啡欧,外加一块绿缘糕。虽然写明了现磨,但还没听闻磨豆的声音,服务员就已经把咖啡端了过来。旁桌两个从海口来的女孩在聊天,她们一直在跺脚,驱赶湖面飞过来的蚊子。远处,我听到一个服务员说,她喜欢现在的福湖,月光洒在水面上,打出一条路来。

“先生,咖啡要续杯吗?免费的。”她走了过来。

咖啡树砍伐后修建的康乐园酒店,花瓶栏杆和西式小洋楼依然典雅宜人。

一起去打锅B针?

续杯问题,被兴隆香料研究所的陈鹏拿来揶揄福山和兴隆两地咖啡文化的不同。“在福山,咖啡可以续杯。在兴隆,咖啡卖一杯是一杯,而茶水免费,鹧鸪茶。”我和陈鹏约在兴隆老咖街上的瓦西里咖啡厅见面,一起的还有兴隆巴厘村讲解员柏云。我没有见到瓦西里的吴老板,据说他长得很像《列宁在 1918》里的卫兵瓦西里,镇里人都这么称呼他,后来干脆就当了店名。瓦西里位于老咖街路口的把手位置,街对面是兄弟开的瓦东里,哥儿俩还当真成了这条街的哨兵。我望了望四周,气氛特别混搭,一群身着兴隆篮球队队服的年轻人正围着桌子埋头吃海南米粉,每人边上配一杯咖啡。离他们不远,一群中老年人在下象棋,棋盘边上,也放着几杯咖啡。

兴隆茶铺里,一壶茶、一杯咖啡、一盘棋便能消磨一整个下午。

陈鹏原籍海南儋州,苏东坡被发配的地方。前几年调来兴隆,在热带农科院做了 20 多年的咖啡种植研究。几年前,他跑去云南普洱学习美国精品咖啡协会的烘焙认证,后来创立阳光咖啡工作室,从事咖啡文化的推广工作。认识他,正是通过在普洱一家专业从事咖啡种植、生产和认证培训的 Torch 公司。某种意义上,这也说明了国内两大咖啡产地的力量对比。

一把传统的南洋咖啡壶。

在阳光咖啡工作室,当一杯杯通过虹吸和手冲等不同萃取方法的罗布斯塔咖啡喝进嘴里,32 岁的柏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味道很纯正啊。

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一个年长的闯入者,用手肘碰了碰,叫醒了一个沉睡的年轻人。论喝咖啡的年龄,作为印尼华侨后代的柏云,比大他十几岁的陈鹏还要长。每天早上起来,总有朋友在微信里给他打招呼:在哪里啊,要不要一起去打锅 B 针? 锅 B,是海南人对咖啡的口头称呼,马来语和闽南语的杂交,英文里写成 Kopi。

在兴隆的早茶店,如果你说来一杯兴隆咖啡,那就是默认的咖啡加炼乳。如果只加糖,那叫咖啡欧。如果什么都不加,你得提前说。新加坡 Kopidiam(咖啡店),甚至根据炼乳、奶度、糖度以及咖啡浓度的不同,已经发展出一套比星巴克还要复杂的咖啡行话,差不多有二十来种点法。如果你不懂这些,进去肯定会懵。

兴隆乡下的咖啡馆,柜台上残留着过去的饮料广告招贴。

发源于琼中斩岭的太阳河自西南流向东北,穿过兴隆镇,注入万宁水库,最后汇集于中国南海。兴隆华侨农场就位于风情摇曳的太阳河畔,如今的兴隆人,大多是华侨农场的后代。而在更久远的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小集市,这些人带回来了南洋的建筑风情、饮食文化。咖啡和九层糕,仅仅是其中最显而易见的部分。普通兴隆人喝的咖啡味道重,炒制的时候已经加了糖,喝的时候,还会加点炼乳。“所以一般兴隆人喝过我做的纯手工咖啡,会觉得我是骗人的,因为口味太淡,一定是掺了水了。”陈鹏笑道。

一颗剖开的海南槟榔果。

开着电瓶导览车,陈鹏带我们去看兴隆热带植物园里的罗布斯塔咖啡种植园,见血封喉、香草兰、可可,一路上他指指点点,对各种植物如数家珍。“我的太太比我强多啦,她是国内糯米草的研究专家。记得我们两地分居的时候,经常通信,她每次都会在信里夹上几束糯米草,那信纸,可香了!”夫妻俩现在终于团聚,就住在植物园里,可以看到咖啡树开花结果。岛上的空气本来就好得令人艳羡,园里更是绿野仙踪,万宁最近几年被评为世界长寿之乡,不是没有道理。

还是炭火来得香

“我父亲炒咖啡的时候都要加牛油,喝的时候也会加一点点啊。后来回国在合作社炒豆找不到牛油,父亲还郁闷了一阵子。”

71 岁的“南洋风味”餐厅老板能叔刚从热带风情园钓鱼回来。他坐在自家店门外,边桌上摆着一碗清补凉。几年前他开始和亲家在街头卖南洋小吃,发展到现在餐厅已经极具规模。他给我讲小时候自家在印尼开咖啡店的故事,满足了我对南洋咖啡文化的好奇心。

能叔的父亲叫黄兴义,小时候跟随父亲坐“猪仔船”到印尼讨生活。能叔开始记事的时候,家里已经在苏门答腊岛的亚沙汗市临近港口的地方置下一处咖啡馆。由于地处十字路口,咖啡馆生意兴隆,早上五点不到,父亲就要起来烧水,到了六点,就要开门迎客。和兴隆如今菜市场的早茶店一样,这家黄记咖啡店也是当地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很多顾客早上都会过来,点上一杯咖啡,外加一份七层糕和炸香蕉,这些常客中,能叔一直记得一个绰号叫 693(当时流行的一种抗生素药)的印尼警察署署长。这位警长为人正直,从来不吃霸王餐。有一次,一伙拿着长枪的印尼士兵在黄记咖啡吃完饭后想赖账,正好被警长碰到。他站在咖啡厅里大喝一声,掏出短枪,一群小流氓乖乖付钱,立即作鸟兽散。

兴隆太阳河。

父亲宠着能叔不让他干活,但四个姐姐却忙得不亦乐乎。每天甫一放学,四朵金花就从马路对面的华侨学校跑步回家,帮父亲打理生意,招徕顾客。“相比苏门答腊,海南还算有个冬天,天亮得没那么早。”能叔说。

天亮得晚,也抵不住人勤快。1979 年,陈鹏的好友黄来乡师傅在兴隆镇桥下早茶店炒咖啡,也是五点就得起床烧水。为了多睡一会儿,他干脆就住在桥下。一杯咖啡卖一毛二分,五个大桶,轮流烧水,而且也是六点开门。想象一下,当大半个中国还只知道豆浆配油条的时候,兴隆人已经大口大口地喝上咖啡了。我依稀记得,当我在 1990 年代初在北京喝到雀巢咖啡时,曾经像对待圣物一样用纸包着一撮咖啡粉,坐火车从北京带回给浙江乡下的弟弟。

兴隆街头即景。

如果说黄兴义是兴隆华侨里第一代炒咖啡的,黄来乡应该算是第二代。在他的院子里,至今还摆放着几台 1980到1990 年代自己使用过的炒咖啡机,搅拌式的、滚筒式的,整日风吹雨打,这些老家伙都已锈迹斑斑。院子里堆积如山的小木块是燃料,当陈鹏开始用土耳其进口的 Toper 烘焙机烘豆时,黄师傅依然按照传统习惯使用炭火。按他的说法,南洋炒咖啡的工艺,还是炭火来得香。

挂果期过后,咖啡果依然长势喜人。

满口黄牙的老咖啡客

民国时期,鲁迅写过一篇《革命咖啡店》,列出他几条不去咖啡店的理由,第一,他是不喝咖啡的,他总觉得这是洋大人所喝的东西,不喜欢,还是绿茶好;第二,他还要抄旧闻小说等,没有余暇;第三,嘲讽在咖啡店里的那些长相俊美的革命文学家,自己“满口黄牙”,还是不去亵渎了。

假如鲁迅住在兴隆,他的这段“革命 Kopidiam”可能会这么写。第一,他是要去喝咖啡的,他不觉得这是洋人喝的东西,因为这里的人从小就喝,而且蘸着油条喝,很市井;第二,他不用抄旧闻小说了,这里的人有余暇,生活就应该这么过;第三,这里咖啡店里的人真是三教九流,既有长相俊美的文学家,但更多的是像自己一样“满口黄牙”的街坊、戴礼帽算彩票的爷们儿,能够听到许多社会的琐事和下层职业的情况。

一个周末的下午,兴隆老菜市场对面的咖啡馆生意兴隆。

在新菜市场的一号茶店遇到的冯中华,就是这么一个满口黄牙的老咖啡客。进入这家咖啡店,时间一下子穿梭回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简易的灶台上,一把铝制茶壶里挂着发黄的法兰绒咖啡漏网,旁边立着一个红色的保温瓶和一瓶国鹰牌炼乳。穿着竖条衬衣的冯中华把一只腿挂到边上粉色的塑料椅子上,边嘬着三块钱一杯的咖啡,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被卷成蛋卷形状的红白相间的纸条,那是他刚刚买的彩票。在他边上,坐着几个他的老友,他们每天都约在这里喝咖啡、吃早点、聊天。和他们不一样的是,冯中华经常送进嘴的两样东西,都是他流着汗水看着长大的:咖啡豆和槟榔。这位老咖啡客还告诉我,他自己最喜欢的咖啡喝法,是光煮不过滤,喝完了还要把咖啡沫掏出来,放进嘴里嚼。这种几近失传的喝法,我在云南朱谷拉村和开罗亚历山大街头还能见到,应该是人类发现咖啡后最原始的萃取方法了。

我决定跟着去看看他的咖啡园,在附近的沙田村,24 队。当初为了安置华侨,兴隆被整编成 60 个队,现在这个叫法还保留着。比如周恩来去过的古村,就叫 20 队。

咖啡种植户冯中华在他的咖啡种植园里。

1970 年代,冯中华随父母从越南广陵来到兴隆落脚,那年他 19 岁。四亩地的罗布斯塔挨着太阳河的一条支流,长得郁郁葱葱,差不多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比他们来兴隆的历史还要久。咖啡园中间有个巨大的树桩子,那是被队里前几年砍掉卖木材的一棵台湾相思树留下的。在咖啡园里种相思树是特别常见的做法,可以给咖啡遮阴。

“那棵相思树好可惜啊!” 我感慨道。

“那些整片的咖啡树才可惜呢。你不知道,当年我

们兴隆到处都是咖啡树,后来因为种橡胶,都被砍掉了。我们队就我这里还有一点。”

巴厘村,工人在林子里烧荒。

二十块一杯太贵了

坐落在兴隆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咖啡谷,似乎让人看到了兴隆咖啡的未来。九点刚过,四月的太阳就已经很放肆了,四十多岁的刘振邦置身于一片密密麻麻的咖啡林中,头戴暗绿色木髓太阳头盔,一双长长的薄碎花护手套,把双臂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采摘用的指尖。他的脖子上,用绳子挂着一个沉甸甸的果箱,是用某优酸乳品牌的洋铁皮自行改制的,虽然已经过了挂果最多的季节,农场里还是有需要采摘的咖啡果。

在谷底的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满了咖啡苗,等它们开花结果,还需要三年时间。嚼完槟榔微醉的我,跑进谷底的水上咖啡馆喘口气,服务员小蔡在户外巨大的梵天四面佛的注视下,与我分享小时候第一次拿油条蘸咖啡的故事。恍然间,山上刘师傅的抱怨又在耳边响起:“相比早茶店里三块钱一杯的咖啡,我当然更爱喝纯的咖啡啊,但是我喝不起,二十块一杯太贵了。”

咖啡谷,刚栽种完的咖啡苗圃。

转角咖啡店的老板娘沈红梅,卖的就是那种纯的咖啡。她的咖啡厅装潢考究,光线暗淡柔和,一个人在中间的一张长桌上看《荆棘鸟》。在她看来,华侨带给兴隆的,不仅仅是咖啡,而是一些有品质的生活习惯。她给我举例子,过去在华侨家里,房子地面是要打磨得发亮的,衣服都要浆洗,并用炭火烧的电烙铁熨烫,老人衣着讲究,出门要化淡妆。这些生活细节,在几十年前应该是让人震撼的,但现在人们依然需要。她说她没去过东南亚,但她母亲和姐姐刚从新加坡回来,她们很惊奇地发现,那里的咖啡店,和这里的一模一样,甚至说话也一样,好多字都发第四音。

巴厘村一景。

“这里的一切,气候、环境、风土人情,我都很适应,都和巴厘岛差不多啊,我很喜欢这里,除了有一点我还不太习惯,就是这里的饮食太清淡了。在我们巴厘岛,很多食物都是酸辣的。” 从印尼巴厘岛来的女雕塑家戴维小姐快人快语,在兴隆,她有时候能碰到一些像能叔这样的第一代华侨,可以亲切地用乡音(印尼话)和他们交流,甚至在他的店里跳个印尼舞。业余时间,她也被老板安排学习汉语。去年下半年,英航开通了伦敦-雅加达-海口的旅游航线,随着更多航线的增开,兴隆大街的旅游巴士上,会走出更多来自东南亚的客人。他们也许会和沈红梅的母亲一样,坐在新菜市场一号店的粉色塑料椅子里,对着兴隆咖啡发出由衷的感叹:真没想到,原来这里的 kopi,和新加坡一模一样啊!

兴隆咖啡谷,越南华侨后代刘振邦一身越南装束,在采摘挂果期过后的零星咖啡果。

能不一样吗。

早在 19 世纪50 年代,新加坡的咖啡店老板,就基本上是海南人的天下了,并形成了咖啡四大家族。关于为何是海南人经营咖啡馆,华东师大民俗学的研究员张海岚做过梳理:“相比福建帮、潮州帮、广府帮、客家帮,琼帮下南洋是最晚的,挣钱的行当早被同胞揽走。当时正好形成以英国人为中心的洋人生活圈,海南人因为眉清目秀、老实能干,就成了洋人厨师的帮手,学会了煮咖啡、制作糕点、西餐等工作。”等到英国人撤离,这些有一技之长的海南人,自然会开一个咖啡馆谋生。

海南咖啡常备的点心。

最后一天,我驱车去往兴隆国家森林的深处,发现每一处村子,都有一个兼具小卖部和喝咖啡功能的简易咖啡馆。虽然是中午,咖啡馆空无一人,椅子散落在各处,但依然能想象到人声鼎沸时的样子。这是当代中国大中城市十分缺失的公共市井话语空间,礼失求诸野。在充斥着星巴克和精品咖啡的中国,兴隆的咖啡馆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客人来了就先落座,先买单是失礼的,花钱坐得,不花钱也坐得。男的女的,熟悉的,陌生的,挣钱多的,挣钱少的,嘈杂的,安静的,话语真切有回声,眼波流转有真意,都在咖啡氤氲的空间里荡漾开来。如此草根与开放,或许只有开罗的街头咖啡馆,或者成都的茶馆可以与之媲美。

回想我在福山公期祭神中的礼遇,觉察出它与平民咖啡馆有相通之处:无论对熟人与陌生人,要持一视同仁的包容。不论贵贱,和主人是否相识,来了就是客。这样的咖啡,它就是一株普通的植物,人人得而采之喝之,最后留在老咖啡客的齿颊里。而这样的咖啡馆,就是供养众乐之乐的所在。

关于作者

感谢本文撰稿人&摄影师@朱英豪及《新视线》的授权

关|注|海|南|咖|啡

相关参考

开工庆典(海南大学举行南洋文化馆(海外乡亲联谊馆)开工典礼)

12月11日上午,海南大学南洋文化馆(海外乡亲联谊馆)开工典礼在海甸校区项目现场举行。海南大学党委书记符宣国宣布开工,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致辞。骆清铭表示,南洋文化馆(海外乡亲联谊馆)项目作为学校重...

户外礼品机(为那只特殊宠物及其主人准备的9个很棒的定制宠物礼物创意)

据估计,美国约有8500万个家庭拥有宠物。狗仍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猫紧随其后。那么,如何为您生活中的宠物爱好者找到完美的宠物礼物呢?我们对宠物的热爱意味着市场上有许多物品。继续阅读,我们讨论金钱可以买到...

燃气六面蛋卷机(六面燃气蛋卷机)

视频加载中...欧旺机械制造厂主要生产食品机械

燃气六面蛋卷机(六面燃气蛋卷机)

视频加载中...欧旺机械制造厂主要生产食品机械

滚筒式起沟机(我调查了6家消费测评的商业背景,只为科学买买买)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生活家小诗晶近两年,各种各样的消费测评机构变多了起来,比如蓝莓评测、优恪测评、清单测评、有调测评、放心选测评、小红花测评、老爸测评……在这类消费测评机构中,值友们最熟悉...

滚筒式起沟机(我调查了6家消费测评的商业背景,只为科学买买买)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生活家小诗晶近两年,各种各样的消费测评机构变多了起来,比如蓝莓评测、优恪测评、清单测评、有调测评、放心选测评、小红花测评、老爸测评……在这类消费测评机构中,值友们最熟悉...

新大洲本田威武110s一22(威武不同面,居家又时尚这款“本田神车”一直随时代在进化)

...望那抹无忧的清凉跟着心走伴着歌行短暂逃离生活的沉闷只为那一路流动的自由夏日炎炎,交通拥堵,很多朋友都渴望拥有一辆摩托车轻凉出行,但市场品牌众多,各种车型的特性也大相径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座驾让很多人...

激光刻阻机(他是不折不扣的“鸟人” 跑了60万里,换了三辆车,只为拍鸟片)

...不折不扣的“鸟人”十三年,跑了60万里路,换了三辆车只为了拍鸟“成群的鸟儿,在那儿自由自在地觅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暮色晚霞中,苍茫的大海潮声澎湃。面对壮景,我有说不出的舒畅,久久不愿离去”那些照片...

激光刻阻机(他是不折不扣的“鸟人” 跑了60万里,换了三辆车,只为拍鸟片)

...不折不扣的“鸟人”十三年,跑了60万里路,换了三辆车只为了拍鸟“成群的鸟儿,在那儿自由自在地觅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暮色晚霞中,苍茫的大海潮声澎湃。面对壮景,我有说不出的舒畅,久久不愿离去”那些照片...

煤气蛋卷机(值得买厨房电器篇)

老公说下次再也不放我去锅圈食汇买食材了,太败家了。但是,货品太琳琅满目了,没忍住,多买了点。他家的“蛋黄年糕”“鱼籽仙桃”“爆浆鱼丸”“豆三秒”,好吃。这只是我家小家电的一小部分。小浣熊电炒锅买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