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才北大教授与他的辫子,言行怪异的民国文人:辜鸿铭

Posted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怪才北大教授与他的辫子,言行怪异的民国文人:辜鸿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怪才北大教授与他的辫子,言行怪异的民国文人:辜鸿铭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新生的时代。在民国初的北京大学,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和风起云涌,所有的思潮都在出现。一个梳着辫子的“老怪物”走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

看到这位辫子教授的辫子之后所有学生哄堂大笑。只见这位教授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这位头戴瓜皮帽,脑后拖着又长又细辫子的人,就是精通西学又极端保守,且言行怪异的民国文人--辜鸿铭。

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生平经历

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1870年,14岁的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此时,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操九种语言。

1880年,辜鸿铭结束自己14年的求学历程返回故乡槟城。

1881年,遇到马建忠并于其倾谈三日,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即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学习中国文化。

1883年,开始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

1885年,辜鸿铭前往中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为“洋文案”(即外文秘书)。张之洞实施新政、编练新军,也很重视高等教育。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1893年11月29日,在辜鸿铭鼎力谋划并拟稿,再呈张之洞审定,于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以《设立自强学堂片》上奏光绪皇帝,筹建由国人自力建设、自主管理的高等学府——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得到钦准。自强学堂正式成立后,蔡锡勇受命担任总办(校长),辜鸿铭任方言教习,成为自强学堂一代名师。

1915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提出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用人主张,创中国大学昙花一现的鼎盛时代。辜鸿铭被邀请教授英国文学。

1924年,辜鸿铭赴日本讲学三年,其间曾赴台湾讲学,由台湾远亲鹿港辜家的创始人辜显荣招待。4月23日,印度诗哲泰戈尔访华,辜鸿铭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熊希龄、蒋梦麟等前往北京前门车站迎接。同年,见溥仪。

1927年,辜鸿铭从日本回到故国。不久妻子淑姑去世。日本人推荐他做新组建的“安国军政府”大帅张作霖的顾问。张作霖对这位穿前清服饰,留小辫的老古董很奇怪,直截了当地问:“你能做什么事?”辜鸿铭怔怔地看着这位大帅,丝毫也找不到当年张之洞总督那待人如宾的影子,乃拂袖而去。

1928年4月底,奉系军阀张宗昌内定辜鸿铭为山东大学校长,辜鸿铭也有意前往执掌。但染了感冒,请了法国医生来看,不见好转。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辫子留还是不留,自清人入关,便是和掉脑袋一样重要的事情。那是政治忠诚的表现。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后留辫子,大胆。蔡元培先生聘用留着辫子的辜鸿铭在革命的漩涡北大教书,更为大胆。其实,以反革命面貌出现的这些行动,某种意义上更说明了他们的坚定意志。这种坚定意志可能是整个20世纪中国随大流话语霸权现象中,国人最缺乏的一种独立精神。

相关参考

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民国大师云集,其中许多人都曾针锋相对过,如胡适和辜鸿铭就因观念不同,而暗自较劲。虽说辜鸿铭在英国长大,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于情感。回国工作后,他不满胡适等人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思想守旧,因此两人...

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民国大师云集,其中许多人都曾针锋相对过,如胡适和辜鸿铭就因观念不同,而暗自较劲。虽说辜鸿铭在英国长大,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于情感。回国工作后,他不满胡适等人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思想守旧,因此两人...

邢俊臣:宋朝最毒舌的文人,直接敢讽刺朝廷官员

...游、李清照、欧阳修这样的文坛领袖,也有邢俊臣这样的怪才。  说起邢俊臣,现在的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它的名气也不是很大,然而在当时他却挺出名。这是因为他的词很有特点,一是爱挖苦人,二是在末句必定引

民国八大胡同名妓谢蝶仙的坎坷情路

...”的第二个高潮。民国初年文坛怪人多,怪事多,像辜鸿铭,刘师培,严复都古古怪怪,林琴南属于这个类型。他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却根本不懂外文,大部分译著是与精通外文的王寿昌合作,一个口...

智商较高一群大佬(北大“韦神”爆红,网友却担心:天才智商高情商低,容易打光棍)

北大“韦神”露面几分钟,就杳无踪迹了。网友们对他的膜拜、嘲讽、期待……仿佛与他无关。自始至终,他关心的只有:给学生讲数学课,以及探索数学的奥秘。就像金庸小说中的“扫地僧”:他们身穿青袍,总是拿着一把扫...

北大教授谈大学意义

1、北大教授谈到大学是让一位思想家真正影响你的生活,书不是谋生工具,而是思想家眼中的万千世界。大学的质量也许不在于校园本身,而是因为这里的人。2、北京大学,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

民国景德镇制瓷名家(珠山逸韵巧手绘 长沙博物馆展出超百件套景德镇近代文人瓷画)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展出展品。展览现场。展出展品。红网时刻新闻1月6日讯(记者袁思蕾通讯员万国珍)说起中国的瓷器文化,江西景德镇是不能不提的地方。景德镇的历史里藏满了制瓷人的故事,体现在一件又一件瓷器...

旧版超声刀(北大整形教授张宗学:突然变老的皮肤“超声刀”有效果吗?)

舞台上、银幕中,明星们总是星光熠熠,似不老传说般永远享受着青春的美好。要知道,她们虽为女神,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她们一样要坚持保养才能在人前年轻靓丽。这些美好的赞美词并不是只能用在她们身上,她们跟...

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专访北大教授:年轻人现在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生那么多的孩子)

正观新闻记者梁宸瑜2月15日,是四川省实行最新修订的《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第一天,关于其中修订的几点内容,如“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引起了广泛讨论,虽然四川...

金圣叹是个什么样的人,金圣叹是什么人物

...单介绍下金圣叹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如何。一、天下怪才金圣叹的悲哀文学大家李国文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